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无限世界游戏 » 第十章:晁错身存的可能性

第十章:晁错身存的可能性

    “已经到这个时候了吗”试炼空间中张宇低头沉思,要是时间线再靠前一点,他还有机会周旋一二,但已经到最后的东市腰斩环节了,基本上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这种情况,张宇一时也不知道从何下手,现如今晁错基本把能得罪的都得罪完了,内有满朝大臣不满其长期仗着景帝宠信行擅权之事,外有诸侯王忌恨其削藩之策起兵造反,最主要的是景帝已经与其离心。

    “现在主要的问题的七国之乱”在张宇看来晁错之死最重要是原因引爆了七国之乱,却没有办法应对它,可他也没办法应对啊,现七国已反,直言要清君侧,砍了他的脑袋。

    而且目前来看大汉朝廷的兵力对比也并不占优,虽然历史上这场叛乱被周亚夫等人三个月平定了,但景帝可不知道。

    而且平定叛乱的窦婴、郦寄、栾布等人具于晁错不和,且如果晁错不死,本来在七国之乱中坚守的梁王还会不会坚守还是两说。

    现如今他死了外可以让吴楚等国失去清君侧的理由,内可以稳定人心,目前看来基本上算是必死之局。

    “唉,难办啊,让我顶着内外压力去平定七国之乱实在是异想天开了”张宇也是无奈“现在只能想办法让自己的死有价值点吧”

    张宇现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晁错是必死的,但不能这么腰斩于市,得死出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不会连累家族,才会有机会平反。

    随后张宇下线查了些资料,很快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将之记住后便重新上线开始试炼。

    “要是文帝的话就好多了吧”张宇苦笑一声,毕竟比起文帝来,景帝是出了名的薄情寡义,他也只能多做些准备了

    “继续试炼吧”

    随后张宇再次附身于晁错身上。

    “大人,中尉陈大人到访”

    ”请进来吧”

    “错公,陛下相召,请往大人上朝议事”

    “陈中尉稍待,我正巧有一奏疏要上书陛下,还请稍待片刻”张宇这次可不会傻不拉几的直接跟他过去送死了,说罢便让人拿来帛书与笔墨,将之摊在案几上,提笔就写起来。

    “无妨,晁大人请自便,只是还请快些,陛下还在等着呢”陈嘉倒也没有起疑,朝议之事,晁错还不知晓,没有逃跑的理由,只是暗暗嘲笑一个将死之人还想着上书。

    张宇此时异常认真,这封奏疏可是关乎自己的任务能否完成,凭借脑海中的记忆和继承于晁错的功底,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奏疏便出炉了

    “全靠你啊”

    随后张宇让下人为自己备好一匹骏马,才去会见陈嘉。

    “陈中尉,等着急了吧”

    “无妨,无妨,错公还请速行,陛下该着急了”陈嘉虚伪的笑着,完全看不出是要晁错命的样子。

    张宇点了点,大步快行两步,来到骏马旁,翻身上马“既如此,我先行一步”

    随即驭马直奔未央宫而去,也顾不上什么超不超速了,反正也没得活了,也幸得汉初文人具会驭马,张宇附身之后,熟悉一二,也掌握了这项本领。

    而陈嘉此时呆立在一旁,完全没想到张宇会不按套路出牌。

    不多时,张宇来到了宫外,来不及感叹未央宫的壮丽,翻身下马,稍整仪容。

    “陛下何在?”

    “陛下在宣室殿”守卫对晁错的到来并没有什么奇怪,想来朝议的内容还未曾传出。

    “还请通传”

    宣室殿内

    景帝正与几位大臣在商议些什么,不多时,一个小黄门躬身进来。

    “陛下,晁御史求见”

    “晁错,他不是应该已经…,怎会来此”几位大臣面露惊讶,窃窃私语着,按理说这晁错应当被骗往东市腰斩示众了啊。

    景帝内心也十分惊诧,但面不改色,挥了挥手让其余大臣先行退去。

    “宣进来吧”

    不多时张宇施施然的来到殿中。

    “晁错拜见陛下”

    “卿所来何事?”这事景帝最好奇的问题,他想不通这时晁错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为吴楚七国而来”张宇面不改色,事已至此,只能拼上一把了。

    “卿又有何良策”景帝语气不善,晁错之前便进言让其御驾亲征,景帝只以为这次又要旧事重提了。

    “请陛下取臣头颅瓦解诸国之借口”

    “你以为朕不敢吗?”景帝大怒,以为晁错在故意激他。

    “臣不敢,臣具是肺腑之言,臣不死内外不定,臣死可安诸侯之心,可定朝堂之心”

    景帝默然,之前一心要诛杀晁错的他,反而有些下不定决心了。

    “陛下,臣之死,所用刑罚当以车裂,如此方能让内外安心”张宇此时也是豁出去了,反正自己不疼“臣死后,吴楚七国,恐更为骄纵,但其已失大义,不住为虑,可派周亚夫率众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之动向,再笼络于梁王,梁国城高粮足,兵马众多,拖住吴楚当不成问题,如此叛乱可平”

    言毕,张宇拱手而立,给景帝一些时间消化。

    “何至于此啊”景帝长叹一口气

    “陛下,叛乱平定后其余诸侯国不足为虑,当继续行削藩之策”

    “莫不是要今日之事再演乎?”在景帝看来,削藩是必要的,但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如今就是教训。

    “吴楚反叛虽有外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诸侯国权利过大,枝粗干细,必有其害,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所以削藩务必继续”张宇顿了顿,掏出帛书“然削藩亦不可操之过急,臣今日偶有所得,特献推恩令望陛下采纳”

    景帝接过帛书,看过之后“早有此策,何至于此”

    “陛下,此计只有诸侯易制时才有用处”

    景帝默然他只觉晁错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心求死,甚至还举荐了数位与其有仇的人,但又仿佛没变,还是如同他的老师一般,为其扫清一切障碍。

    张宇后退一步,长辑不起

    “请陛下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