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和我的天才儿子的非常生活 » 第九章 历史上的天才都这么悲催吗?

第九章 历史上的天才都这么悲催吗?

    “没有啊,我就是有点担心,我觉得这孩子是不是哪方便有啥毛病?咱一般孩子哪像他这样啊?”

    “既然家长这么不放心,那么查个体吧,脑核磁共振,脑CT,都安排上,给影像科打电话,走加急,就说是我说的。”不亏是挂号费500块钱的专家,说话就是有气势。

    一长溜的检查下来,仙童有点不开心。他委屈巴拉的拉着我的衣角:“爸爸,我是做错了什么了吗?”

    “不不,儿子,你没做错啥,只是你现在跟其他小朋友有点不一样,爸爸带你来检查一下,不要担心。”我安抚着他。

    他很快安静下来,开始看墙壁上挂着的人体图片和医学科普挂牌。

    走加急,上午做完检查,下午就拿到了全部的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的图像我看不懂,但是文字还是能看懂的,似乎没有什么毛病。

    专家认真的从电脑上看检查原片,看的很认真。

    “从检查结果来看没有任何问题,”良久,他扶了扶眼镜,对我说道。“除了脑血供量有些大以外,没有其他的异常,考虑到您儿子平常的用脑量,脑血供量偏大也是正常的。”

    “我明天安排了一个最新的智商测试,您带孩子过来做一下测试吧,本来这是收费项目,不过考虑到您儿子的情况特殊,我做主把这个收费去掉了。”几千块钱的费用说免就免,挂号费500块钱的专家话说的底气好棒。

    听到儿子健康无恙的我很高兴,顺带着就答应了专家。

    第二天,做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智商测试,这次我可以陪着儿子一起做了,从数字记忆到图形选择,从符号类型到汉字内容,到各种数学计算和几何判断,做的我眼花缭乱,给自己心算估测了一下,觉得我的智商也就是100上下,这还是往偏高了说,然而我的儿子仙童,表情沉稳,气势淡定,张口就答随手就写,完全碾压了他的老子我。

    有点尴尬。

    下午。

    拿到了测试结果的我,和专家一样,都有些不太淡定,挂号费500块旁边还围着十几个头发或多或少但总体都偏少的穿白大褂的专家们,目光复杂表情沉重的看着我们父子。

    “这个测试结果有参考意义,但我觉得实际意义并不大。”头发最少的一位专家开口说道,我对他的发型有印象,因为在外面,他的头像就挂在走廊上,之所以印象比较深,是因为他的头像上注明了他的挂号费最贵,1200一次。

    “一般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智商测试多采用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制定的量表简称韦氏量表这两种方法,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90-110是正常的治理标准,120左右的就是高智商人才了,超过140的就是天才了,当然,对于这种智商评定现今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医学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也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并不把他作为评判依据。”挂号费最贵的专家慢条斯理的说着最稳妥的话。

    “您儿子,仙童是吧,根据我们的测试,他拿到的参考分数是:235分,如果再算上他的心理年龄,这个分数应该还要高上不少。“他慢慢摘下眼镜,放在手里用镜布仔细的擦拭着“我从医30多年,仙童是我见过的分数最高的孩子,综合实际表现也是最棒的,我要恭喜您,秦先生,你有一个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儿子。”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我仍然不自觉的抓紧了儿子的手。

    “爸爸,我很厉害是不是。”仙童很自豪的挺了挺胸脯。

    “对,小伙子非常棒,你是伯伯见过的最棒的小伙子。”最贵的专家夸奖了仙童一句,接着对我说:“秦先生,根据我们的评定,仙童现在虽然生理年龄只有6周岁,但是他已经基本具备了16周岁,或者更大一点的心理年龄,这使得他现在的性格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性,有时候会显现6、7岁孩子的童真,有时候又会凸显青少年的成熟,这一点很重要,你作为家长一定要特别的引起重视,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精神状态的关注和情感的陪伴。”最贵的专家郑重其事的交代。

    “当然,您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我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您知道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吗?据说他是近200以来人类有据可查的智商最高的人,出生6个月就能发出有意义的音节说话,8个月就能分辨太阳和月亮,2岁时自学拉丁文,3岁自学希腊文,6岁开始自学几何学和逻辑学,9岁就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同他相比,我们这些人就简直是萤火之光比照莹月。但是很遗憾,他成年后的遭遇并不好,也并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人们记住的成就。”

    “如果说这位天才的事迹因过于遥远而有所夸张的话,那么我们举两个现在还活着的人的例子,金雄鎔,1962年出生,到现在为止他还活着,这也是一个5个月能走路和说话,7个月能写字和下棋。3岁学微积分,4岁时就能读能写日、韩、英、德四国文字,7岁高中毕业,9岁大学毕业,11岁就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核物理系毕业的家伙。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会成为改变世界的天才,然而可惜的是,16岁以后,这个天才慢慢的恢复了平常人的身份,现在只是在一所普通大学里当普通的讲师,没有任何可以与其幼年的神童身份所匹配的成绩。”

    “另一个人您也许听说过他的名字,陶哲轩,1975年出生,他是澳大利亚籍,但是是华国华裔,7岁进入高中就读,9岁进入大学,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他还未13岁时已赢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最年轻的参赛选手金牌这项纪录至今也是由他保持,16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学位;17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硕士学位;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2006年31岁时获得菲尔茨奖、拉马努金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2008年获得艾伦·沃特曼奖;2015年获得科学突破奖。毫无疑问跟前面两位相比,他要幸运的多了,他现在不仅活的很好,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这或许才是人们理想中天才应该有的样子。”

    “同历史上已知的这些天才比起来,您的儿子也就没那么夺目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现在所拥有的天赋,”他目光咄咄的看着我:“秦先生,我不客气的说一句,人类历史上的99%的科学成就,可以说是由0.01%的天才创造的,更多的凡人,客气点说是普通人,或局限于天赋,或局限于环境,庸庸碌碌过完一生。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天才,甘罗十二为秦相,项橐七岁为孔子师,骆宾王六岁写下《咏鹅》诗,蔡文姬7岁通音律,这些都是曾经在历史上留名的少年天才,更多的没有在历史上留名的天才也数不胜数,这是普通人羡慕不及的。但有了天才的天赋,并不代表着能取得相应的成绩。作为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这孩子的父亲,我希望,不,我拜托您,能够好好的陪伴他,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能取得与他的天赋相匹配的有成绩的人。”

    在回去的路上,我搂着儿子,脑海中一直回响着那个挂号费最贵的主任的话:“人类是社会群居生物,而天才注定孤独,天才注定不会被绝大多数凡人理解,无法融入凡人的圈子,注定只能孤独的走在自己的不被人知的道路上茫然前行,唯有来自亲情的陪伴,才能不让天才过早陨落。”

    “甘罗十二为秦相,然后史上再无记录,估计是很快就死了,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后,史书无名,估计也早早的死了,骆宾王活的长久些,40岁被人砍了头,蔡文姬一生悲苦,这就是天才的宿命吗?”我心事重重的想着。

    “儿子,爸爸问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对我说实话,爸爸保证会保密,行不行?”

    仙童有点困惑的看着我:“爸爸你想问什么?”

    我扳着仙童的肩膀,认真的看着他的眼睛:“告诉我,儿子,你是不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穿越者?如果是的话,你告诉爸爸,爸爸一定帮你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