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一回:官逼民反黄巾起

第一回:官逼民反黄巾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临江仙》作为本书的开篇。这首《临江仙》为明代杨慎所作,词中既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又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里的大势不是事情的事,而是趋势的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和山西的杏花村没什么关系。自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也是中国封建制王朝的开始。

    始皇的功绩不仅在于车同轨、书同文,南征百越、北击匈奴,而更在于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的建立,他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镌刻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此作为天子印绶传诸后世。之后的两千年中虽然朝代更替,但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传承未变,中华依旧是中华。

    而放眼西方,罗马帝国只是昙花一现,一个面积和中国相近的欧洲分裂成了四十多个国家,而现今的美国也是联邦制,各自为政,公民对国家没有归属感。西方的海盗文化靠入侵和殖民建成的国家,只能靠冰冷的律条强行维持,依靠宗教指引人生方向。

    我们再细想一下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过程,我们从小生活在“家和万事兴”的家庭环境中,沐浴着“邻里和睦”的道德教育,从小就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勤劳致富爱国奉献”,从中国人成长过程就能看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已经深深植入了“追求和平、勤劳奉献、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基因密码,从个人、民族、国家不同层面支持中国人全方位的理想追求。虽然不见得能明晰表述,但每个中国人心中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对“民族兴旺发达的期冀”、对“国家强大社会安全的企盼”都有一致的描述,那就是“和”,和美、和谐、和平。这样一条深入人心的纽带,才是中国区别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和当代所谓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核心。

    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书归正传。话说秦历三世而亡,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刀兵四起,进而进入楚汉相争的局面。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垓下一战,摆下十面埋伏大阵。尽管项羽勇猛无双,堪称宇内第一人,连续斩杀汉将五六十员,但随着张良四面楚歌吹散八千子弟兵,项羽最终愧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刘邦自斩蛇起义以来,以一区区亭长之身最终建立西汉王朝,天下又归一统。经过文景之治,武帝中兴,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同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罗马帝国、贵霜帝国(印度)、安息帝国(伊朗)与我大汉并称为四大帝国。

    公元1世纪的大汉帝国,指的是西汉末期和东汉初期,疆域面积609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万,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两汉极盛时期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西域36国)、北达戈壁,军事力量强大。东汉初期,班超曾打败贵霜帝国,真正诠释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含义,安息、罗马均与大汉有正常邦交,不敢小视强汉。在1世纪四大强国中,大汉帝国无论国土面积、人口,还是军事实力,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三国,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强国。

    西汉传十二帝至平帝(前后少帝期间吕后篡权,不算在内),国丈王莽篡了他女婿的位,建立新朝。他女儿王皇后一怒之下以传国玉玺掷之,就是扔过去砸他,王莽绕柱而走,玉玺摔在地上崩去一角,后以金子镶嵌其上,这就是金镶玉的由来。

    王莽是历史上最神秘的一个人,他在位的十几年颁布了一系列在现在看来都匪夷所思的政令,比如:土地国有化;注重为儒家所不齿的格物之学,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发明了游标卡尺;强迫无业游民劳役;推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推行贷款制度;实行廉租房政策;废除奴隶买卖等,但也许是缺乏改革的土壤,触及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加上政令频出,人民不胜其扰,短短十几年,王莽就一脚从天堂踏入了地狱。

    老子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溃。这应该是加速王莽败亡的因素之一。

    而最终推翻王莽新朝政权,建立东汉王朝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刘秀被称为大魔导师、位面之子,传说昆阳之战刘秀的万余绿林军被百万新朝军围剿,在接连三次的奇异天象的帮助下,刘秀组织了3000敢死队,一举大破新军,奠定胜局。有人说奇异天象是刘秀召唤来的,称他为大魔导师;也有人说刘秀运气爆棚,堪称位面之子。而刘秀率领的绿林军也是后世绿林好汉称谓的由来。也许只有刘秀这位大魔导师、位面之子,才是所谓穿越者王莽的对手。

    东汉又传十二帝至汉灵帝,期间外戚专权,并于宫中宦官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十一二岁的汉灵帝刘宏尊其生母董氏为太后,因灵帝年幼,董太后大权独揽。其实真正的权力也不在董太后手中,当时灵帝身边有十名太监,为首的叫张让,还有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人称十常侍,他们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欺君罔上、卖官害民,无所不为,无恶不作。致使黎民百姓怨声载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而灵帝对这十人却格外信宠,尊称这张让为“阿(四声)父”。拜蹇硕为大将军,把那几个都封为列侯。这十常侍更加肆无忌惮,横行无忌。

    当时让他们给闹得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这可真是官兵民反。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那起义军都用那黄巾包头,用四句话作为起义的纲领。哪四句话:苍天已死,皇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徐州,青州,幽州,济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八个州于公元184年,也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起义了。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巾起义。

    这才引出一段,英雄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