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四回:拒行贿卢植获罪

第四回:拒行贿卢植获罪

    上回书说到,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何为举孝廉呢?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那么这项以“孝、廉”为标准人才选拔制度,为什么在隋唐之后被科举所取代?举孝廉原本是为了广泛选材,也是平民唯一的入仕途径。但由于举孝廉往往是由地方官来进行,民意无从体现,选拔的往往是官宦子弟,呈现典型的世袭状态,权力被牢牢掌握在士族地主阶级手中。有资格获得推举的人,四处拉关系,人才能力渐渐被忽略,朝堂上遍布朋党,反而成为虚假、腐败的工具。

    书归正传。话说十常侍之一的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军士抓来尉所,曹操毫不留情,将蹇硕的叔父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任顿丘(今清丰县)令。因受其妹夫牵连被免官,被调回洛阳担任议郎,掌顾问应对。

    那位说了,议郎是干什么的?这顾问应对又是干什么的?议郎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的属官。汉朝的官员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所以又有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者。

    丞相府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这九卿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但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无独有偶,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

    汉武帝之前,丞相的位高权重,连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

    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胁了皇权,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台(令),从此之后,丞相、太尉虽然都是政权的负责人,但实际权利已转向尚书台。丞相有过失,由尚书问状弹劾。

    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27年后才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已经从往日的监察“改行”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即掌水利、营建之事,回归其本质。椐《史记·本纪·夏本纪》中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可见舜封禹为司空,让其治水。故西周之前就有司空。

    东汉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此外,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

    三公九卿制和举孝廉从隋唐开始逐渐被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所取代,这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前进,前者使官员制度进一步分工明确,并分化了丞相的权力,后者扩大了选材面,不仅是国家可用人才更多,还逐渐销弱了士族地主阶级对朝廷的影响。

    光禄勋总领宫内一切,议郎,掌顾问应对,就是可参与朝政,为皇帝解答一些问题并提建议。

    其时,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博通古今,被提拔为骑都尉,率领数千人马前往颍川助战。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杀的黄巾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张宝、张梁也跑了。曹操在后面紧追不舍。刘备和曹操打这就认识了。

    一切停当之后,刘关张来见皇莆嵩,皇莆嵩说,你们也看到了,我这大战已经结束,张宝、张梁一定会到广宗去投奔张角,辛苦你们,还得回到广宗助卢植一臂之力。

    哥仨心说,瞧我们仨这人品,到哪那消停,净遛弯了。得,那我们就回去呗。三人行至半途,只见几百官兵押着一辆槛车,就是囚车,车上一人正式卢植。

    刘备赶紧上前询问,卢植言道,因围困张角久攻不下,朝廷派黄门左峰前来督军,这黄门就这太监。左峰向我索贿不成,回到朝中言我殆误军机,拿我回朝降罪。军权交予董卓。张飞听得此言只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就欲上前砸车救人,被刘备拦住,言称朝廷自有公断。望着远去得卢植,三兄弟面面相觑,商议之后,只得回归涿县。

    又是行至半路,只见前方喊杀声连天,金鼓齐鸣,一员汉将败退下来,身背后一杆大纛旗,上书河东太守,中间一个斗大的红月光,里面一个“董”字。来者不是别人,正式接替卢植的汉军统帅董卓。三兄弟一见此景,杀入战团,驱散黄巾,救下董卓。

    董卓惊魂未定,见三人近前,随问道,二等姓字名谁,是何官职。刘备上前答道,“草民姓刘名备字玄德,现是白身。”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官职。董卓一听,嘴一撇,冷哼一声,径自离去。张飞见此,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提枪纵马,就欲将董卓刺于马下。

    欲知董卓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