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三十三章 一封情书

第三十三章 一封情书

    开学不久,学校安排高一年级晚自习到晚上九点结束。大家都是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做功课,或是有针对性的复习打算备战会考。

    一天晚自习的课间,我正在整理书桌,班里一位男生走到我身边非常郑重地递给我一个被叠成了心形的信纸。还顺便说了句:“别的班一个男生给你的,不是我啊。”说完他立刻走开了,似乎是在刻意躲避我可能会向他发出的追问。

    我接过了信纸,将它随手放在了书桌上。我侧目去看刚才递给我信纸的那位男生,他已经从班级的后门走出去了。

    看着眼前这个折叠得十分复杂的信纸,凭直觉我知道那应该是一封情书。但我当时不知道该不该将它打开,如果在课堂上将它打开看,一是会耽误做功课,二是被同桌发现显得很不好;如果不打开看,我还想知道信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又会是谁给我的。矛盾的心情让我犹豫不决,便将它放在了历史书的下面。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此时却不敢再回头看那位男生了,不知为何有意想躲避他。我的同桌当时就是我的下铺舍友,她此刻正在专心读书,对我的一些行为是不太理会的。

    班级里安静极了,虽然没有老师看管,但毕竟都是高中生了,对于班级纪律基本上都能自觉遵守了。即便是不想学习的学生也很少在课堂上扰乱秩序,只是自己默默低头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罢了。

    此刻,我却一点儿学习的心思也没有,虽然那本历史书打开着,就放在我面前。但那上面的文字,我似乎像不认识了似的,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我心里在想着书下面那封信的事情,好奇心驱使我还是在课堂上将它小心翼翼地打开了。

    那是一张工笔画风格的信纸,三十二开的信纸上写满了文字,字迹很清秀也很工整。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可爱的林怡,你好,不知我突然的打扰是否惊动了你平静的生活……”当我看到这第一句后,立刻满脸通红,我能清楚地感觉到,那一刻我的耳朵也一下子红了起来。

    果真是情书,我没有猜错。当我的目光跳过信的内容,快速扫视到信的结尾处,却没有发现落款。顿时,我感到非常迷惑。这会是谁呢?为什么没有写上自己的名字呢?会不会是哪位女生想和我开玩笑故意逗弄我呢?如果是外班的男生,他是如何打听到我的名字的,又是什么时候注意到我的呢?一时间,一连串的问题涌进了脑海里,我感到困惑不解。

    我没有继续读那封信,而是将它简单折叠后又推到了历史书下面,打算晚自习后将它带回宿舍再将信的内容读完。

    我显然是被这封信扰乱了心思,完全没有了读书的状态。脑子里反复想着关于这封信的事情,我该怎么处理它呢?

    高中年级的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在他们中萌芽,似乎并不显得奇怪。况且,许多学生初中时就已经饱尝了恋爱的滋味。

    对一群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年人谈爱情,似乎还是尚早。如果说那是出于人的天性对异性的好感尚且能说得过去吧。但不管将它如何定论,天生性格内向的我是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的,更没有产生过上学阶段与某位男生相好的念头。而且,自从读初中起,我几乎不大和男生讲话,搞对象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的。

    但那晚的一封情书,却像一阵清风,吹动了我内心一扇从未曾打开过的心门。只是它并没有给我带来愉悦,而是令我不知如何是好。

    整节晚自习,我的历史课本一页没翻,虽然眼睛停留在文字上,但思绪却飘到了九霄云外。这期间,我怀着不太理智的情绪,想到了一个处理这封情书的办法,我在盼着赶紧下课。

    那节晚自习似乎是从没有过的漫长,不知熬了多久,下课铃终于响了。我将情书攥在手心里,快速离开了教室,朝班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推开了办公室的门,里面坐着一位其他班级的男老师,我向他询问我们班主任的去向。他告诉我班主任回老家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并问我有什么急事需要找他。

    我当时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就将此事告诉了这位男老师,他并没有要打开那封信看一看的意思,只是对我说:“你先别激动,别往心里去,你正常学习就好,等你们班主任回来,我和他说,他会帮你处理的。”我谢过了老师,攥着那封信又回到了教室。

    接下来的那节晚自习,我依然没能静下心来学习,依然是在恍惚中熬了过去。

    下了晚自习,我第一个回到了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后就躺下了。我将信放在了枕头底下,趁其她同学忙活着洗漱,宿舍也没有熄灯的时间,将那封信完整地读了两遍。

    关于那封信的大概内容,是这位男生每天在宿舍里都能见我从他窗前经过,信中写了些赞美我清纯漂亮,对我表示喜欢的话语,并表示有意与我交朋友。信写得比较含蓄,用语也很有礼貌,只是从头到尾没提他是谁,这令我比较费解。

    这是我第一次收到情书,熄灯后,我将它放回了书包里。一个人静静看着白色墙上映出的月光,月光皎洁如水,我心却被这封情书扰乱了,有那么一丝忧郁,也有一丝逸动,还有一丝带着愉悦的满足。也许那是少女初次面对爱情时,羞涩中夹杂着欣喜,同时又被学业阶段本能的理性所排斥的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吧。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久未入眠,脑子里一直回忆着信中的文字,偶尔会不自禁地偷偷笑一下,但马上又被心中坚定的意念所克制。不知何时,窗外已是一片宁静,透过窗帘,月光照射着浓密的树木,将树影映射到白墙上。偶尔一阵风吹得树木摇摇晃晃,墙壁上树影婆娑,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幅清美的水墨画,美丽极了。窗外偶尔几声莺啼像是风吹树摇,被惊动的鸟儿呼唤着伙伴,扑朔着翅膀归了巢穴。眼前这幅画静中有闹,却显得格外生动。不知不觉,我也在朦胧中渐入了梦境。

    第二天上午的课上,我的状态依然不好,总是会想起那封信。我考虑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心志,索性中午回宿舍时偷偷将它撕掉了。

    没几天,班主任找到我,劝我一心学习,别因为这些走心思,他自会查清楚是谁,并妥善处理这件事。

    周末返家时,我将此事从头到尾和母亲讲了,她听得很认真,之后平静地对我说;“你能和妈这么说,就说明你是个明白孩子,妈也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咱们是冲着学习去的,三年后还要参加高考,咱们不能把精力过早的放在谈恋爱上。只是你做事儿欠思考,太鲁莽,你们都大了,避免不了谁喜欢谁。你这样告老师会伤人家自尊心,万一人家因为这事儿恨上你呢,对吧,做事儿得学会委婉。你也是,怎么不拿回来,我看看啊。”

    “嗨,我都懒得看,我才不想拿回来呢,我给撕了,扔了。”说完,心里便觉得痛快了许多。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确实做事儿有点欠妥,不懂委婉拒绝,太幼稚太直率了。

    这之后,我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不久就忘记了这件事,一心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

    高中阶段的课程门类与初中一样,但课程内容的深度明显又上升了一级。数学则尤其明显,许多习题令我感到无从下手,毫无思路。也许是初中的基础比较薄弱,很多课程内容我学起来已感到十分吃力了。

    当时开设的九门功课全被纳入高中会考科目。什么是会考呢?会考是教育系统对高中阶段所学科目进行的统一测试,全部达到及格水平才能毕业且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否则若有一科不及格,则高中无法顺利毕业。

    会考结果并不显示具体分数,而是以字母代表等级。成绩一般为“C”,良好为“B”,优秀为“A”,及格用字母“Y”表示,不及格则用字母“N”代表。九门功课如果其中五门达到“A”,其余为“B”,则能够获得大学保送资格。一些重点高中的优秀生会有人得到保送资格,提前走进大学校园。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还是要稳扎稳打地进行高中三年的学习,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走进大学校门。

    从高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至高三上学期为止,每学期有一次会考机会,三年一共四次机会。如果一次考试有一门或几门功课未及格,就要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补考。

    这样看来,会考自然是力争一次性通过,且越早越好,以便为接下来的学习减轻压力,利于集中精力进行日后的学习和高考复习。那时候,老师也经常督促大家争取一次考试多通过几门功课,加之会考的试题难度并不大,许多是基础知识,所以从高一开学不久,大部分人都在为通过会考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