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燕行天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你们就没想过融合一下吗?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你们就没想过融合一下吗?

    绝杀,真正意义上的绝杀!

    张良的这句话,直接打在了李斯的七寸上!

    战后世界如何构建,这是法家所不曾涉猎的!

    自从诞生以来,法家所思考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集权,而后帮助国君征战,一统天下。

    至于一统天下之后如何治理这个天下,法家却是从未想过。

    毕竟他们诞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

    “自然是继续依律行事了……”

    李斯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还是硬着头皮道:

    “只要人人守法,这天下就乱不起来……”

    “哦?是么?”

    张良闻言,冷冷一笑道:

    “人人守法能否做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一点,等天下一统之后,这天下就没有那么多的仗可打了。到了那个时候,请问你们法家又该如何选拔人才呢?继续靠军功吗?但是那时候已经没有军功了。还是说……继续依靠国君个人的判断?”

    张良说话的声音依旧是那么轻飘飘,但是其造成的杀伤力却是无与伦比的。

    以至于李斯直接被怼得无话可说,当场愣住。

    是啊,等天下一统之后,法家又应该如何选拔人才呢?

    继续靠军功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那时候天下已经一统,没有可以作为征战目标的国家了。就算有,那也是犄角旮旯里的蛮夷小国,小且不说,最重要的是还穷。

    法家军功制之所以能够施行下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套制度可以在战争中掠夺敌国的资源,以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否则光靠秦国自己的财富,是根本无法支撑军功制的奖赏消耗的。

    与中原诸侯作战,秦国只要赢了,就能获得大量的利益,而后将其分配给将士,以满足他们的欲望,而后刺激那些没能立下军功的人,让他们更加奋勇杀敌,令秦国打赢下一场战争。

    这是一个正循环,同时也是秦国军队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可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战争必须给秦国带来足够的利益,一旦战争胜利获取的利益无法满足军功爵的需要,那么这场胜仗对秦国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亏本的。

    这也是历史上秦国为什么在统一天下之后明明表现得那么强大,但是却崩溃得那么快的一个主要原因。看看秦国统一之后的主要对手吧,瓯越,闽越,岭南,匈奴。

    一个比一个强大不说,还一个比一个穷。秦国花费极大的力气将他们干掉,结果却无法给帝国财政带来任何的好处,以至于这些战争完全就是赔本的。为了满足军功爵的需求,秦帝国不得不从国库中掏钱,来弥补将士们。

    胜利得越多,离崩盘也就越近,这就是一统天下之后秦帝国的处境。无休止的征战耗干了秦帝国的最后一滴血,以至于他们甚至无法弹压国内的叛军。

    有人可能会问了,秦帝国的高层难道都是傻子吗?明知道打仗赔本,可能会导致国家崩盘,又为什么要强行征战呢?安安稳稳休养生息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因为这关系到军功爵对于秦帝国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人才选举。

    在没有科举,和察举制的秦朝,军功爵是朝廷选拔大小官员的一个重要依据。一旦战争停止,没有新的军功爵产生,那么整个秦帝国的官员阶层就会停止流动,变成一潭死水,而后彻底腐败变质。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张良为什么能够那么轻易就逃过秦始皇的通缉的一个重要原因,基层官员都已经被收买、腐化了,谁还会再为皇帝卖命?

    不单单是张良,历史上项梁也曾两次入狱,并且结果都是通过走关系收买官员来实现出狱的。

    可见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官员阶层腐败到了何种程度。

    但凡当时的官员们稍微上那么一点心,秦朝也不会灭亡得那么快。

    言归正传,重新扯回到李斯和张良的辩论上来。

    历史上的李斯就曾经经历过张良所说的那个时代,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继续按照原定的轨迹,驾驶着秦国这辆战车冲向深渊。

    当时的李斯是秦国的宰相,见识根本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比拟的。可即便如此,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在自杀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而无能为力,就更别说是现在的他了。

    因此在听完张良的话之后,他整个人直接愣在了原地,不知道应当如何回答。

    他也想说些狡辩之语,但是话到嘴边,却又被他给咽了回去。

    没意义的,面对张良这个档次的对手,狡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搞不好会让自己输得更加难看。

    无奈之下,李斯只能叹了一口气,而后对着张良行了一礼道:

    “张子学究天人,在下佩服!”

    说完,李斯又转头看向燕起道:

    “法家确实还未研究出如何治理一统之后的天下,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法家是最适合一统天下的学说。如今天下纷乱,列国纷争,最重要的是燕国还非常暗弱,若是不借助法家的话,是很难改变这个局面的。因此斯斗胆,还是希望太守能够尊奉法家,以法家之法,来改变燕国当前的局势。”

    李斯已经认输了,但是却没有完全认。他在大道理上讲不过张良,但是却另辟蹊径,直接从君王的个人私欲下手,希望说服燕起能够支持他在燕国推行法家。

    “你……”

    张良见状,正想说些什么,却听一旁的燕起开口道:

    “儒也好,法也罢,全都不过是古人之言罢了。如今天下正处于巨变的关键时期,以往的学说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局势了。诸位师从百家,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重新开创一派,成为一代宗师吗?”

    说完,燕起用眼睛在张良和李斯两个人之间来回扫视,嘴角挂着淡淡地微笑。

    汉武帝能够任用董仲舒罢黜百家,创造出一个究极缝合怪的儒家来,为什么自己就不能?

    相较于遵从往圣人的学说,他更倾向于自己DIY一个新的学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