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IT人之见龙在田 » 15 规划960万

15 规划960万

    贾科长拿着规划方案,认真地看了起来,他同时听着张志佲的讲解。

    随着张志佲的介绍,他在中途不时地微微点头,表现出肯定的神态。

    一边的宁海彦也在察言观色,盯着石院长和贾科长的表情变化。见张志佲讲完,他便补充道:“石院长、贾科长,我公司现在已经在京城医科大附属京城海定医院、京城复兴医院等三甲医院都已经有过案例,顺利交付了一些HIS相关系统。另外,我们在辽省达连、安山的一些三甲医院也进入了实质性合作阶段...”

    宁海彦和张志佲的配合进攻分两路解决石院长的顾虑,案例和技术能力。

    林世琛一直在把控场面,对于石院长这类合作型谈判者,他的目标不是最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对方可接受的结果,让对方有赢的感觉,从而成为长期合作者。

    现在石院长让下属进来一起参与会谈,就已经说明事情已经推进的差不多了。刚才石院长透露东阮已经做了一些系统,那么作为信息科负责人的贾科长至少已经跟东阮有合作,是一个关键角色,也需要考虑其顾虑。

    等到宁海彦讲完,林世琛拿出张志佲准备好的报价清单,分别递给了石院长和贾科长。

    “石院长,贾科长,这份规划的报价清单,就是我们为仁民医院信息化做的努力,我们不做东阮现阶段做的系统,这份报价分三期,建设内容可以在清单上看到。第一期的总报价是960万,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是1000万和1200万,第一期的基础完善部分比较多,打好基础以后,二三期建设将会有更好的延续性。”

    林世琛说完,就观察着石院长和贾科长的表情变化。

    只见石院长拿着报价单仔细看着,眼神留在报价单的建设清单上。而贾科长眼睛放大,吃惊于报价的金额。

    林世琛眼神示意张志佲和宁海彦发起进攻。

    “石院长,贾科长,从这份清单上来看,我们第一期规划了12个子系统,平均下来每个系统才80万。”

    “是啊,石院长,贾科长,我们现在京城医科大附属医院的客单价超过了100多万。对于医院信息化关键系统来说,这个客单价基本只能算保本。”

    石院长看完清单,说道:“林总,这些系统,你们都能够确保一年内顺利交付?”

    林世琛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拍胸脯保证,这个保证不光是给石院长,而且也要给到贾科长。

    “石院长、贾科长,这方面你放心,你也知道我公司的规模,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才做的这份报价。”

    “恩。林总,有你这份保证,我就放心了。贾科长,你觉得这份清单怎么样?”

    “石院长,我没有意见。这一期规划的这些子系统,确实是我们现阶段需要的。”

    “好。至于价格方面?”

    “石院长,这份报价是基于我们的实施案例来做的,对于具体报价,下来我们跟贾科长详细沟通需求以后,再确定,您看,怎么样?”

    “好,贾科长,这个事尽快沟通下。”

    “我们一个星期以后,跟贾科长一起给您汇报,可以吗?”

    “好。”

    “好的。石院长,下来宁总和张总马上跟贾科长交流。

    我们今天很高兴交流,真诚希望能为仁民医院的信息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总客气了。那下次再见了。”

    “好的。再见。”

    “石院长,再见。”

    “石院长,再见。”

    ...

    出了院长办公室,林世琛跟贾科长再次握了握手。

    “贾科长,请多多关照。宁总和张总先跟您沟通下,我这边还有点公司的事儿。”

    “好的,林总,您先忙。”

    “好,再见,贾科长。”

    林世琛跟贾科长告别,剩下的就是宁海彦和张志佲的工作。

    宁海彦和张志佲连忙拉着贾科长沟通起来。

    “贾科长,你办公室在几楼?我们先去认个门儿,你看到了下班时间了,我们一会儿到附近吃个工作餐,再讨论一下,可以吧。我看到这附近就是明湖春,就去那儿吧?...不麻烦,司机就在外面等...”

    ......

    在宁海彦和张志佲忙着搞定贾科长的时候,林世琛也没有闲着。

    他约了卫健委安主任交流,做了一些工作。

    卫健委是医院的上级管理单位,做医院信息化和医疗行业少不了打交道。

    林世琛与安主任就医院信息化的未来和发展交换了意见,取得了一定共识.

    林世琛在医疗器械及服务方面的想法,也获取了安主任的一些支持意见。

    ...

    林世琛接下来见到了宋雅君的父亲,宋国滔,十八局集团副总。

    “宋叔叔,您好。”

    “小林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宋国滔一脸笑容,热情地说道。

    “宋叔叔过奖了。”

    “来坐坐坐,今天喊你过来,一起吃个饭,我听雅君经常念叨你的事情,也有点好奇。”

    “爸,现在见到了阿琛本人,是不是跟我说的一样,很优秀?”

    “呵呵呵,不错。小林,听说你还在上高中,大学准备往那个地方考啊?”

    “林叔叔,我打算考京城的大学,现在我公司的重心在京城,到那边以后也方便。”

    “哦,我还以为你会留在辽省,东大不是挺好的吗?”

    “东大是不错,不过为了以后公司的发展,也趁着年轻,我想到外面去看看。”

    “好,俗话说得好,好男儿志在四方。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安排。我还在想十八局能不能留下你这样的天才。局里对于家属子女加入集团有优惠政策。看来是我们十八局平台还不够大。”

    “宋叔叔,您说笑了,十八局的平台还不大啊,那奉城其他单位都不敢称自己为大单位了。”

    “哈哈哈。阿琛,我就这一个女儿,现在留学回来,还不懂国内的情况,跟我这一批父母辈的理念差别很大。以为靠着西方那一套,就高人一等,能够在国内吃得开,这种想法要不得。

    像叔叔我这一辈的,以前哪样苦没吃过,照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我特别欣赏能够白手起家的人,而你就是这样的年轻人。

    本来,我想劝你留在奉城,这样雅君就不用离开我们了。

    现在,跟你聊过,我也放心了,就不再劝你们留在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