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 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技转化生产力

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技转化生产力

    三车间办公室内。

    六七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此时都被车间主任喊了进来。

    该说不说,就面前这些人,在这个车间内可以说,都是可以横着走的存在,不知道带出来了多少徒子徒孙。

    “长话短说,不耽搁大家时间,诸位老师傅都是焊工行业里的技术大拿,手艺我是相信的~!”

    “关于轧钢厂要兴建家属区,相信应该都有所听说了,不瞒诸位,市里,区里,基本上已经把前期工作安排妥善,但在这之前,我们还要面临一道小小的关卡~!”

    说着,李峰把技术部门设计好的钢桁架桥梁的图纸,展开后铺在了办公桌上,本就认真听的师傅们,听到是关于新建家属区的消息,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李峰让开了位置,示意他们上前,先看看这幅图纸再说,设计归设计,能不能完成,还得看这些老师傅们,有没有相关的经验。

    这座桥,不说用个一百年,至少得迈过千禧年后,使用寿命得达到三十多年,那还差不多,到后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铁桥,自然会被新的桥梁所取代。

    “李副厂长,这是,钢桥梁?”

    老师傅有的端着眼镜腿,有的托着腮帮子,观察了片刻后,最后统一看向了李峰。

    “对,三十二米跨度的一座钢桥梁,厂里决定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毕竟是咱们自己的家属区,也不好给政府添负担~!”

    “现在就差这临门一脚,毕竟咱们厂之前,也没有过这种大型钢结构焊接工作,我觉得还是得向各位老师傅取取经,看这件事儿,能不能厂里自己解决~!”

    李峰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老师傅们都找个凳子坐下,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一人一支,发了过去,摆出了请教的姿态。

    “修桥补路,这是自古以来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李副厂长,不管是为了咱们厂家属房,还是为了别人出行方便,只要材料到位,我们几个豁出去也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老丁,先别急,我老朱多一句嘴,他们设计的时候,恐怕没有注意,现阶段钢制桥梁,大多还是铆接,比如江城的长江大桥~!”

    看到老伙计拍起了胸脯,要把活计给揽下来,另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傅沉吟片刻后开了口,李峰记得这位朱师傅,曾经杨厂长在的时候,还上台领过奖。

    “没事,毕竟是咱们厂第一次干,丁师傅有这样的勇气也是好事,桥梁施工,有勇气是好事,但安全咱们也不能忽略,朱师傅,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先是把性子比较急躁的丁师傅给安抚了一通,李峰随后把注意力看向了朱师傅,这方面细节,他还真没关注过。

    “我去过江城,前几年江城的长江大桥,抱着学习的心态我去亲自上去看过,但主要的连接部位,基本都是铆接,后来我也问过,因为他们所用的钢材,是碳素A3钢~!”

    “含碳量高,可焊性差?”

    另一位老师傅听到话尾,第一反应,就是把A3钢的缺点给说了出来,在这里的,都是七级以上的师傅,焊接是个顶个的都是一把好手,在此时专业性都显现了出来。

    “所以,桥梁的施工,我们还得考虑材质,如果是合金钢,可以考虑焊接,如果还是选用高碳钢,我的建议是铆接,铆接技术上也没问题,只是咱们厂没有气动铆接机,恐怕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铆接工人也需要培养~!”

    好家伙,本来以为,三十二米的桥梁,轧钢厂那是手到擒来的活,没想到到头来,又有新的问题。

    气动铆接机,这玩意,李峰还真没听说过,气动风炮,他倒是见过,还有铆接工人,上哪里弄又是个问题。

    “材料得耐腐蚀,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屈服点不能低,还得有一部分韧性,用于应力平衡,这种合金钢,恐怕不好弄~!”

    另一位老师傅,猛吸了一大口香烟,在肺里憋了半天,吐出来时,把另一条路,又给堵上了~!

    “屈服点,是指屈服度么,高屈服度的船用合金钢,用来造桥行不行?”

    耳朵里好像听到了一个熟悉词,李峰看着绞尽脑汁的几位大师傅,试探性的看向了几人,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那倒是再合适不过,不过,李副厂长,屈服点和屈服强度是两个意思,船用钢材,屈服强度够高,焊接性能优质,但咱们,可没有这种材料的配额,钢铁厂出来的合金钢坯,就送到造船厂去了,轮不到咱们头上~!”

    朱师傅苦笑了一下,船舶用钢铁材料,比自家民用的级别上高上许多,就轧钢厂这仨瓜俩枣,跟国内哪个造船厂掰手腕,那都是掰不过的,想抢人家嘴里的吃食,用来造桥,上级部门可不会轻易答应。

    “锅炉,有了炼钢锅炉,咱们自己才能炼制出自己所需的材料,最近首钢的三十吨氧气顶吹转炉,可风光的紧呐~!”

    另一位老师傅有些酸溜溜的说道,红星轧钢厂别说跟造船厂比了,就是京城的石景山钢铁厂,都能横扫整个京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峰忽然想起了,年前的十四国访问团,不是去摩洛歌找宗主国铁塔大采购了么,石景山钢铁厂怎么还不努把力,把大型的氧气顶吹转炉抓紧弄回来。

    他们不抓紧弄回来,轧钢厂怎么接手他们的二手转炉,这他喵的忙来忙去,突破口还在源头,被上游的冶炼给限制住了。

    电炉炼钢,用不起,大型顶吹氧气转炉,排不上号,二手的三十吨级小型转炉,那自家还是能玩一玩。

    一想到转炉所需要的电力,李峰又想起了郑主任之前说的,变压器的负荷已经到达了极限。

    这没想到穿越一场,到头来还是跟玩建设类的游戏似的,一环扣一环,想要点亮一个桥梁的科技树,还需要点亮之前的一系列配套基础,麻烦的要死。

    “厂里的技术研发部门,有关于合金钢的技术资料,这方面我来找上级部门沟通,找石景山钢铁厂协调试生产,你们也得先熟悉熟悉新型合称钢,科学技术还是要转化成生产力~!”

    锅炉,电力,材料配方,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是限制轧钢厂更进一步的枷锁,想要转型升级,那就得把这一系列问题给解决。

    从焊工车间出来,李峰想明白了,就像他所说的,科技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推动轧钢厂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