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星再现,真武何在 » 第102章 逼宫

第102章 逼宫

    金陵城,紫禁城,金銮殿。

    永历帝没有坐在高台上的龙椅上,而是站在下面和文武百官并列。

    此时,他不断的走来走去,可是总压不下心中的烦躁。

    前线传来消息,史可法战死沙场,他麾下的五十万大军拒不投降,被清廷坑杀。

    朝廷失去肱股之臣,失去一群为国尽忠致死的好儿郎。

    永历帝初闻这道消息也是震惊不已,连忙以王爷的葬礼标准为史可法立下衣冠冢,另外一天内降下七道圣旨,表扬这批为国殉葬的士兵。

    不过抚恤金没有发下来,主要是因为朝廷没有银子。

    他多次让内阁下令,让民间的世家豪门捐献财物,可惜响应者寥寥无几,相反久经剥削的百姓,倒是一人一个铜板,捐出了万两白银出来。

    缺乏抚恤金,就缺乏说服力。军中的士气一时间降低到冰点。

    永历帝愁容满面,可也无可奈何。

    没有史可法这个武将制衡朝堂上的势力,文官集团再次一家独大。他和崇祯一样,满怀救国的热情,可是现实的骨感让他心头发凉。

    永历帝齿冷,半晌后终于忍不住说道:“朕的文武百官们,大清已经屠杀扬州城和嘉定城的百姓,南明的江山处在水深火热中,就当朕求你们,给天下苍生留一条活路,用你们手中的私兵还有钱粮和他们决一死战。”

    马士英此时的心头舒畅,史可法是他的政敌。两人的政治方针不同,拥立的皇帝也不同。

    他和德王朱由崧关系亲密,两人自小穿一条裤裆长大,他很想立其为皇帝。

    哪知道半路杀出一头拦路虎,史可法用武力和兵权威胁,才立了这永历帝。

    原本他让心腹何腾蛟成为兵部尚书,图谋后计,慢慢再和史可法计较。

    没想到连老天都帮他,史可法的命太短了,短到不足一个月。满清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头就捏碎了他。

    马士英越看永历帝越是不顺眼,“不是正统,正统是德王朱由崧才对。”

    见没有人回应,永历帝点名道:“马士英,你是内阁首辅,你说说怎么办?”

    马士英揶揄道:“史可法将军说皇上文成武德,智谋超群,肯定有治敌良策,相信陛下的心中已经有了定夺,本官是百官之首,听皇上吩咐就行了。”

    永历帝心中不悦,暗骂道:“权臣误国!史可法说的一点没错。你这老匹夫,朕有朝一日一定斩下你的脑袋。”

    他不是傻瓜,相反自幼聪慧,哪里听不出马士英话里的讥讽,不过目前不可力敌,他只好当做听不明白,面无表情的说道:“群臣与帝王共治天下,朕也不好乾纲独断,南明的江山需要大家一起治理。朕已经拿出自己的小金库,剩下的就看各位的意思了。”

    “只要保下江山,朕的后代子孙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他的语气不自觉的软了下来,朝廷眼下无人可用,永历帝能依仗的只有这群人。

    马士英清了清嗓子,拱手说道:“南明的江山到了如此地步,是不是有些人出了问题?”

    他绝口不提捐钱的事情,反而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永历帝暗骂老狐狸,这是想要逼宫。

    他对权利毫不眷恋,可是马士英他们要拥立的德王朱由崧是个彻头彻尾的草包,并且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其人更是贪恋美色,在当王爷的时候,就只顾得搜罗天下的美女。南明的江山交到他的手中,不出三五年就会灭亡。

    为了南明江山的延续,他断然不能退位。

    永历帝岔开话题说道:“目前的现状主要是没有钱粮造成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要是史可法将军能够得到全力支持,每月的俸禄可以按时发放到将士手中,兵力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甚至是十倍。”

    “如此兵力横扫天下不过在须臾之间。夺回北方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马士英打了个哈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花费钱粮构建大军需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永历帝不悦道:“大清的百万雄师马上就要打到金陵了,到时候大家都难逃一死。何腾蛟手下还有三十万大军,南方的势力以你们七大世家为首,私兵加起来怎么也有二十万。”

    “这样就有了五十万。”

    “只要咱们坚壁清野,死守城池。不行,再向附属国借兵……”

    马士英打断了后面的话,悠悠的说道:“前线传来消息,以前的附属国全都叛变了,他们甚至出兵协助攻打我们。借兵的事情只不过是黄粱美梦。”

    永历帝皱起眉头,烦躁的心情被一盆冷水当头泼下,似乎一下苍老了几十岁,“那怎么办?南明的江山难道要毁在朕的手中。”

    “其实主要还是陛下的威望不足,不是正统,导致有许多势力不能全心为南明效命。”马士英提了个建议,“陛下不要怪微臣说话难听。若是陛下肯退位,拥立德王朱由崧继承大统,钱粮兵马的事情顷刻就可以解决。”

    永历帝沉默了,这是在逼宫,这是在威胁让他退位。

    火烧蚂蚁的关头,文官集团选择这个时机发难,简直是恰到好处。

    “这就是没有兵权,没有银子的下场。”永历帝心中感叹,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要是史可法能多活一段时间,君臣联手,说不定可以创造奇迹。

    马士英见他的意志松动,连忙送了一个眼神下去,文武百官立刻会意。

    内阁次辅杨开山首先开口道:“恭请永历帝退位!”

    其余的朝臣纷纷响应。

    “恭请皇上退位!”

    “恭请皇上退位……”

    “……”

    永历帝双拳紧握,良久后终于下了决定,只要这个江山还姓朱,权利在谁手中似乎也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他正要开口。

    “皇上,不好了,大清的军队已经到了金陵城下了。”一个太监连滚带爬的跑进了金銮殿,说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杨开山目光闪烁,打起了小心思,“不好,难道要投降大清才是正途?”

    马士英的身形蓦然僵住,要是八旗子弟真的打进来,逼宫还有意义吗?

    “这……怎么会这么快。”

    “难道要投降?”

    “刚开始战前动员,不是说没有三五个月打不到这里吗?”

    “各处的守军干什么吃的,一定要严厉的惩罚。”

    “……”

    朝堂上的群臣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永历帝颓然的坐倒在地,口中喃喃说道:“完了,一切都完了,南明的江山毁在朕的手里。”

    “皇上,皇上……好消息。”有一个小太监快速的跑进金銮殿,赤裸着双脚,许是路上匆忙跑掉了,“南明还有救。”

    “你说什么?”永历帝犹如一个快要溺死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拉住他的脖领问道。

    “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旁边有另一路兵马出现,上面打着‘明’字旗帜。”小太监一口气说完,生怕对方将他掐死。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