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荟萃一唐 » 第七十六章 杨文干事件五

第七十六章 杨文干事件五

    “我们在这里等着宇文大人。”秋白用轻松的口气说着,越老的家伙越惜命,他不信宇文颖说动杨文干反叛后,自己不想着逃离,只怕他现在比自己更迫切的想离开庆州。

    宇文颖此时的确想离开庆州,但苦于找不到借口,现在杨文干把他当成了同路人,事事求教,宇文颖不由心中连连叫苦,心道:“本来造反的是你,你事事问我,到时候若是让人误会是我造反,那就遭了。”

    他离开庆州之心更为迫切。

    在杨文干眼中,确实把他当成太子一脉,自己造反配合太子长安搞事,作为太子的心腹,宇文颖自然也要跟着造反,他知道宇文颖学问上要高过自己,事无巨细的请教,也没觉得不妥。

    宇文颖急欲离开,只好虚以应付,但苦于找不到借口,此时心中不觉想起秋白,生出一丝诧异,这小子跑去哪了,庆州没有多大,怎么派人都找不到吗?如果这小子回来,我还有借口离开,现在不见他人影,难道这小子出城玩耍了。

    杨文干撤下酒宴,此时处在半醉状态,既然决心造反,他就恨不得马上攻入长安。

    离开府后,便拉着宇文颖上了点将台,先前早就命令心腹点齐兵马,整备三军,此时站在点将台上,陪着宇文颖向下望去,见黑压压的足有万人,每个兵士都盔明甲亮,看起来军容肃整,兵力强悍。

    宇文颖心道:“这一支军队还真不容小觑,太子不知运了多少兵甲,才打造出一支如此精良之军,太子若真反了,庆州距文长安不过两天路程,长安仓促之间还真不好应付。”

    杨文干站在点将台上,冲着下面的兵士喝道:“庆州本是贫瘠之州,自我来到此地,你们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一切都是太子给的,如今太子有难,被陛下关在仁智宫,生死难测,我们应该如何?”

    台下的兵士相互看了一眼,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其中有两人是杨文干的心腹,大喝道:“自然要将太子给救出来。”他一带头,其它的兵士也跟着吆喝。

    杨文干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们不但要将太子救出来,还要让太子当皇上,这样一来,大家都是功臣,以后升官发财,谁都不会落下。这件事对我们有大大的好处,早一天救出太子,早点让太子当上皇帝,我们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兄弟们,跟着我一起去长安救太子。”

    他煽动性的话语刚说出口,其它人便跟着大叫道:“去长安,救太子。”

    杨文干转过身子,冲着宇文颖说道:“宇文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

    宇文颖说动让杨文干造反,但却没让他真的打长安,急忙劝道:“我觉得你造反的事刚刚传出去,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不如明天早上再动身罢,长安城里太子的人现在还不知道你反了,总要在长安城作一番布置,才好里应外和。”

    杨文干皱着眉道:“难道不是越早越好,越是出其不意越能得手吗?而且你是奉太子之命而来,长安城岂能不做好准备。”

    宇文颖心一紧,暗道:“坏了,本想趁晚上天黑离开,没想到让他找到话里的漏洞。”但他素有急智,急忙解释:“长安城肯定有所准备,但太子却不知你忠不忠心,若是你不造反,长安城的人先动起来,岂不是让人抓住把柄。”

    杨文干怒道:“我是太子提拔起来的,怎么会不忠心,若不忠心现在会造反吗?”

    宇文颖道:“太子自然会信你忠心耿耿,但太子属下众多,有的人未必能信。事关重大,劝都督还是稳妥一些更好。”

    杨文干想了想,觉得他说的话有些道理,便对手下兵士说道:“解散,明日五更集合,然后随我一起杀到长安。”

    解散军伍后,杨文干拉着宇文颖的手进入府中,布置酒宴,开始仔细询问长安之事。

    宇文颖灵机一动,心道:“若是将他灌罪,自己偷偷出城,岂不也是一个离开的好法子。”想到此处,一边劝酒,一边夸奖杨文干治军有方,才能训练出如此威武兵士。

    杨文干惶恐之下,冒然起兵,心中怎能做到平静如水。在宇文及的劝酒下,不一会儿便有了三分醉意,宇文颖见自己的计策成功,心中大喜,又说进入长安后救出太子,太子当上皇帝,论功行赏,杨文干功劳当属第一,太子不吝封赏,一个相位是跑不了的。

    一番话又说的杨文干脸红心跳,心中又是害怕,又恨不得现在就杀入长安,他喝酒没有节制,不一会儿,就醉趴在酒桌之上。

    宇文颖连叫了几声,见杨文干没有回应,心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走出房间,对把守门口的兵士道:“都督醉了,任何人不得打扰。”

    把守兵士应了声,宇文颖大摇大摆的出了都督府,向庆州城门走去。他怕杨文干的手下对他生疑,惊动杨文干,也不通知所带的侍卫,一个人悄悄离开了庆州。

    出了城门,犹如惊弓之鸟,急匆匆的向前赶去,心中盼着杨文干多醉一些时间,自己到了下个村镇,花钱买一匹马,那杨文干就追不上自己了。

    正向前走了,猛的三个人影闪身站在他面前,秋白高喝道:“宇文大人,你去哪儿。”

    吓得宇文颖一哆嗦,定睛一看,原来是秋白和他的两个侍卫,不由放下心来。骂道:“秋哥儿,怎么不好好招呼老夫,刚才吓得我差点背过气,你怎么出城了,我在庆州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你,你知不知道,出大事了。”

    秋白心道,如果不是出了大事,我也不会跑出庆州,他笑呵呵的说道:“出了什么事?不会是杨文干要造反了吧!”

    宇文颖听秋白这么一说,心里面不由打了个哆嗦,见秋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有些怀疑道:“难道这小子知道我的计划,否则怎么此时说出这样的话,我劝反杨文干是临时起意,这小子只怕是在故意说笑话。”

    他正了正色,说道:“秋哥儿,你莫要笑,还真让你说中了,杨文干是真的要反了,说起来还是我们大意了,没想到太子和杨文干联系这么深,我们不是骗杨文干说太子请他回长安吗,没想到我刚说完这句话,真的有太子从长安派来的信使来到庆州,说太子因为往庆州私运兵甲被陛下关起来了。”

    秋白见他说话口气和神色配合的惟妙惟肖,也是佩服之极,想不到宇文颖假话张口就来,而且说的和真的一般,难怪杨文干被他说反,若不是自己事先知道他是齐王的人,只怕也会相信了他的鬼话。

    他假意“唉唷”了一声,说道:“那可怎么办,杨文干知道你在骗他,你岂不是要倒霉了。”

    宇文颖道:“可不是嘛,听了信使的回报,杨文干把眼一瞪,说宇文大人,怎么你说的和信使不符,你到底是谁派来的。”

    秋白道:“你是怎么说的?”

    宇文颖大义凛然道:“咱们是陛下的臣子,自然不能惯着这个逆贼,我就说不错,我和秋哥儿都是陛下派来的,太子被陛下关起来了,你要是识时务,立刻回长安请罪罢,陛下为人开明,必然会放你一条出路,我们也是为了你好,才说是太子派来的,好让你把心放宽,你若是体谅我和秋哥对你的一片苦心,就应该马上给我回长安请罪,毕竟太子是陛下的儿子,罪过不会太重,太子没事,你犯的这件事最重莫过于丢,官虽然是当不成了,但被陛下训斥后受些刑苦是跑不掉的。”

    秋白道:“宇文大人金玉良言,说的没毛病啊,那杨文干若是分的清好歹,就应该跟着大人乖乖的回到长安受罚才是。”

    宇文颖顿足道:“谁说不是呢,咱们俩人为他好,才说是太子让他回长安,哪知他听了我的话,不但不领情,反而骂着说秋哥儿为什么正喝酒就跑了,原来是他撒谎骗我怕我看穿,出外面躲着了,又说太子受苦,他绝对不会不管,而且私运兵甲是大事,陛下让他回长安就是想杀他,所以他要造反,杀到长安去救太子。”

    秋白心道:“好家伙,这老小子,连我都被编排到谎话里了,莫说杨文干,若不是我事先知道你的底细,肯定也会被你骗了。”他装作十分焦急的神色,问道:“杨文干这个人官瘾很大,肯定你说要丢官他心怀不满,所以他就反了,宇文大人,见了陛下我可不背这么大的黑锅。”

    宇文颖暗骂了声小滑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对杨文干不了解,秋哥儿早告诉我杨文干的脾气禀性我也不会说出那些话来。更没料到太子府的人会这么快将太子被陛下关起来的消息告诉他,他怕死,不敢去长安,只能造反,这也怪不得我们。”

    秋白拍着胸说道:“幸好我出来玩了,否则杨文干见我骗他,非把我抓起来不可,后来如何,宇文大人怎么从庆州出来了,难道杨文干发善心将你放出来了?”

    宇文颖见骗过了秋白,心放了下来,说道:“杨文干怎么会那么好心,会放过我,他非要拉着我和他一起造反,你想咱们当着大唐的官,怎么可能跟着逆贼作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不过我在人家屋檐下,只能虚以应付,凑个机会将他灌醉,便一个人跑了出来,那些跟随我的侍卫,唉……为了名节,也顾不上他们了。”

    这话听的秋白一阵恶寒,心道:“你贪生怕死,只顾自己逃命,却仿佛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他笑道:“身在险处,灵活从权,这也怪不了大人。”

    宇文颖痛惜的点了点头,说道:“秋哥儿,你可不要再跟杨文干见面了,他现在恨我们二人入骨,要是让他抓去,只怕你我性命堪忧。”他怕二人相见,戳穿自己的谎言。故才希望二人莫要再见。

    秋白道:“杨文干既然敢造反,就是逆贼,我怎么会还去见他,事已至此,我们一起回长安复命如何,唉,这是我第一次给陛下当差,却办的如此糟糕,实在有负陛下重托。”

    宇文颖道:“所谓计划改不了变化,天意如此,岂是人力能够改变的,我想陛下也会体谅我二人的苦心的。秋哥儿,咱们速速离去,若是杨文干酒醒,见不到我,只怕带兵来捉我们。”

    秋白心想不错,既然逼反杨文干,庆州不是久留之地,他说道:“大人所言有理,我们赶快回长安,告诉陛下杨文干反了,让陛下派人征讨。”

    四个人一起向前行去,他们离开匆忙,没有带马车马匹,所以行的很慢,尤其是宇文颖,走两步歇半步,秋白心中十分着急,但又不能丢下他不管,但知道若是再这么走下去,势必会让杨文干追上捉住,只盼着快点走到人烟稠密之地,买上几匹马,快点赶回长安。

    又向前走了一个时辰,宇文颖已经是气喘吁吁,坐在地上,再也无法向行一步。

    秋白几次催促,宇文颖答应着,却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秋白心中着急,几次横下心,丢下此人不管,但细思之下,仍觉不妥,只好命屠刚和另一名侍卫轮流背着宇文颖向前走去。

    这么一来,速度更加慢了,加上天气甚热,向前行了三十里,到达一天最热时分,不说宇文颖,就是秋白,也不想再往前走了。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马蹄之声,如同雷鸣,怕有上千马匹一起跑动。不管是秋白,还是宇文颖,脸上全都露出绝望之色。

    数千兵马一起出动,不是杨文广的大军,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