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元祖传 » 第二十八章 少年人

第二十八章 少年人

    对于师父时不时皮这么一下,元恪早就免疫了。

    只是心底对于仙人留在那里的原因,更加好奇了,可这个问题也只有那位仙人知道答案,而对于自己会不会被仙人选中,元恪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元恪估计自己的师父想法也是一样,这次外出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元恪长见识、开眼界来了。

    李玄黄见元恪眉头紧皱,沉默不语,也不知在想什么事情,也跟着思考了一下,自己有没有遗漏什么重点。

    随后,就听他补充道:“小恪,这是你第一次和这些大宗门的修士接触,也是你第一次面对这么危险的局面,所以,你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

    元恪诧异地看向师父,没完全搞懂他说的话——元恪自然会小心提防那些人,可听师父话里的意思,似乎还有别的危险。

    李玄黄面色凝重,缓缓开口道:“据为师打听来的消息,秘境之内可不是一片死域,而是有不少生灵存在的,而能在那种环境下生存的生灵,个个都不是凡俗,便是你师祖当年,都曾遇到过危险。”

    元恪忍不住吸了一口气,想想也是,那个秘境被封印了万年左右,而神火岭当年也不可能把里面的生灵全部杀掉,肯定有幸存下来的,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繁衍……

    光是想想,元恪就觉得里面危机重重,纵使里面的生灵受秘境所限,因环境、功法、资源等,无法臻至极高的境界,但对付他这种菜鸟,想必也是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吧。

    元恪顿时觉得压力大了起来,毕竟,师父都说了,就连师祖当年都遇到过危险,如果被自己遇到了,估计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岂不是死定了!?

    还好李玄黄接下来的话,让元恪不再那么绝望。

    “所以,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为师在你的葫芦上设置了一个阵法,在你面临危险的时候,会自动激发,救你一命。

    只是这阵法有使用次数,你万万不可以为有了这阵法,就肆意妄为,不顾自己安危,而且,这阵法未必能挡下所有的危险,小心谨慎才是你最应该做的。”

    “多谢师父。”元恪连忙感谢了师父,有了这道保险,自己的生存也就有了些保障。

    至于危险,就是什么都不做,都可能有危险,躲只能躲一时,所以我们就要趁机提升自己,在危险来临时,把它踩在脚下。

    只是这样会不会有作弊的嫌疑?

    面对元恪的疑问,李玄黄淡淡一笑,“无妨,其他宗门之人也都是这么做的,他们是来让弟子碰‘仙缘’的,不是来送死的,这连历练都算不上,可危险程度却高上不止一筹,自然不舍得让他们的弟子英年早逝。”

    元恪点点头,表示理解。

    “而且,据为师打听的消息,即便如此,每次也都会有人不幸亡于秘境之内,所以,你要切记为师说过的话。”

    元恪分不清师父最后说的话,是为了吓唬自己,还是真有其事,但心里也再次悬了起来。

    之后,元恪一边看着四周无边无际的云海,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整件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

    远远地,元恪就看见一座雄伟的山峰矗立在视线尽头,傲然屹立与这片大地之上。

    就是元恪感叹这座山顶天立地、高耸入云,简直就是他视线内最靓的仔,他发现他们就是在笔直的向这座山峰靠近。

    元恪心里一动,他猜测这里就是师父说的雷霄殿遗址了。

    当李玄黄带着他飞到这座山附近的时候,元恪才真正发现这座山到底有多大。

    它的山体占地面积在500公顷以上,而山峰更是高耸入云,整座山高约有四千多米,可等元恪离得近了才发现,整座山像是被人拦腰斩断,整个山顶便是一个超大的平台,而上半部分则不知所踪。

    随着葫芦缓缓降落,元恪也把山顶看了个大概,之间一座座阁楼,一间间大殿罗列其上,虽然有些已经损毁,但还是有不少保留了下来。

    而元恪也看见了他们要去的地方,像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周围一片空旷,但元恪似乎看见了几个人影。

    不,确实是有人。

    元恪眼睛微眯,想要看清他们的样子,但直到落地都没有成功,只能确定人数不多,有男有女。

    等元恪和师父落在了地面上,元恪发现那些人也在打量他们师徒二人,同时也看清了具体的人数——一共只有六人,四男二女,彼此之前隔着一段距离,或坐或立。

    元恪还没来得及细看,就有一道洪亮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朵。

    “想不到你们玉皇宗也有人来了,这可真是百年,不,几百年都难得一遇之事。”

    元恪的目光顿时就被吸引了过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一身彪悍的肌肉把身上的道服撑得鼓鼓的,似乎只要一用力,衣服就会自己破了。

    而他也是六人中,唯二站着的人,而另一人就在他身后,同样是一彪形大汉,只是看上去要年轻不少,应该就是他的弟子了。

    “贫道近日收了一徒弟,特意来此凑凑热闹。”

    李玄黄轻笑一声,便回复了那人一句,然后领着元恪向前走去。

    同时元恪听见了师父的传音,“这二人是金刚门的修士,他们宗门的修士都是体修,以炼体为主,个个都力大无穷,但不要被他们的样子所迷惑了,虽然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但心里都贼着呢。”

    元恪知道,这是师父给自己介绍这些宗门呢,同时也是一种提醒,于是,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全都明白。

    而此时,此地剩余的四人,也纷纷把目光望向了元恪师徒二人,师父的声音也再次在元恪心底响起:

    “这几人都是逍遥剑宗的,只是不在一个宗门之内。”

    “???”元恪现在不好说话,只能在心底发出问号,而李玄黄也接收到了元恪的疑问。

    “逍遥剑宗在多年以前,就分裂成了两个宗门,分别位于我们青云州的南北两侧,人称南北二剑宗,相传是因不合导致的,但只是借分裂之名,扩大自己的势力罢了,其实关系好得很,你可千万不要当真,听说以前有人轻信了这个谣言,结果可惨了……”

    元恪没专心听师父说的八卦,知道前面的就够了,把目光看向了坐在那里的四人。

    首先看到的是离元恪近的二人,这二人也都是男子,为首之人年纪约在三十左右,一身黑白相间的道服,那双眼中更是蕴含着无穷的剑意,被他视线扫过的地方,像是被针刺了一般。

    而他旁边之人,也就是他的弟子,外貌看上去尚未及冠,打扮和他师父类似,同样是剑眉星目,英俊不凡,像是一柄刚出鞘的剑,只是脸上却没什么表情,随着元恪的视线和他对上,他也只是点了点头。

    元恪微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元恪的目光就转向了不远处的唯二女修。

    说起来,这还是元恪第一次见到女性修士,之前见的全都是男的——虽然他一共也没见过几个修士。

    只见这二人皆身着淡青色的长裙,头发盘在脑后,身姿曼妙,像是姐妹多过师徒,不同的是师父的脸上带着一袭面纱,看不清真容,可就算如此给人的感觉也仿佛画一般,恬静、温婉……

    其弟子却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的脸上还有着少女的青涩,只是在眉宇间多了一些剑气,使她看上去更加英气逼人。

    元恪同样对她笑着点了点头,却没得到回应。

    李玄黄也笑着跟这二位“师父”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元恪坐了下来。

    而这二位虽然也没想到玉皇宗会有人来,眼神中带着几分惊讶,却一句话都没说,反倒是他们的弟子小声询问了师父一句,想必是在打听玉皇宗之事。

    然后,元恪也在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惊讶。

    呵,元恪心说,大惊小怪,浑然忘了他曾经的惊讶似乎不必别人少。

    而随着元恪师徒二人坐下,这里再次恢复了安静,只有金刚门的二人,一直站在那里,就像是两棵巨松,直到倒下为止,都会巍然屹立于大地。

    元恪却没有他们那个耐心,他坐下不到一刻,就开始觉得无聊了。

    若是修行的话,元恪自问就是一天一夜也不会觉得枯燥,可就这么干坐着,着实让元恪受不了。

    可师父显然和他们不太熟的样子,元恪也不好意思上前跟人套近乎,而此时离元恪最近的一对师徒,就是剑宗的男修,至于女修则在另一个方向。

    元恪暗叹一声,现在这么安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金刚门的二人一看就是话少之人,你不找他说话,他是绝对不会来找你的;而逍遥剑宗的这两对师徒,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家之间宗门不合的传言,所以都沉默寡言,就连位置都特意离了一段距离。

    毕竟,宁被人知,莫被人见。

    面对这样的场面,非“社牛”不可破。

    就在元恪低头沉思之际,忽然察觉有道目光在看向自己这边。

    “嗯?”

    元恪好奇之下,向目光传来的方向看去——正是剑宗那对男修所在之地。

    没发现任何异常。

    那二人皆维持着之前的姿势,老僧入定般坐在那里。

    元恪心里一动,便收回了目光,也闭上了双眼,仿佛不打算再关注外界一样。

    可此时的元恪,却开启了自己的灵觉,用另一种方式观察着世界。

    元恪在默默地等待着……

    终于,那人又按捺不住了,扭头向这边看来,可只看了一眼,下一秒就收回了目光。变得正襟危坐。

    这一幕被元恪看得一清二楚。

    不出元恪所料,正是那对师徒中的弟子,而他看的方向——

    元恪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两名女修静静盘坐。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闭着眼的元恪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