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后宫造大炮 » 第6章 新帝

第6章 新帝

    几位内阁大臣向白戈见了礼,便商议起大行皇帝的身后事。内阁大臣们说的庙号谥号什么的,白戈也不懂,任由他们争论。袁贵妃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嚣张,这会儿瘫软在一旁,嘴里还在念叨,大概是说老皇帝对不起自己什么的云云。白戈命令乾清宫总管太监周成把她押下去,严加看管,待新皇登基之后再行处置。周成见到袁贵妃失了势,也不再顾忌,让人把袁贵妃拉了下去,那袁贵妃不愿意走,大喊“圣上尸骨未寒,你们就敢对我这样。”,可惜没人理他,周成赶紧多叫了几个人强行把她拉走了。

    把袁贵妃带下去没多久,太子就到了,这是白戈第一次见到这未来的新君,看着三十多岁的样子,长相俊美。太子一进来就扑倒在老皇帝榻前痛哭流涕,哭的还特别急,一口气喘不上来竟昏了过去,旁边的太监宫女好一阵急救才悠悠醒转过来。白戈在旁边心里不禁暗道一声好演技,这哥们不拿奥斯卡屈才了。

    几位阁老赶忙拉住太子劝了一阵,请太子节哀。待太子情绪稳定后,几个阁老同太子商议起了大行皇帝遗诏的事。阁老们也把刚才袁贵妃的事转述给太子,请太子定夺。正说着,有宫廷侍卫前来禀报,称皇六子平王带了一干兵马在宫门外自称奉皇帝诏令入宫,但又拿不出诏令,已被侍卫亲军拒绝,但这伙人马众多,且不肯散去,守卫的亲军统领特地派人来请示。

    太子看了看白戈,“母后,您看此事该如何处理。”

    “军国大事请太子定夺,本宫就不参与了。”太子问自己只是表示尊重而已,这一点白戈还是心知肚明的。再说白戈一点也不想掺和这些破事,费力不讨好不说,还留下专权的名声,现在太子来了,自己能不出头就不出头了。

    “那儿臣就僭越了。”太子与几个阁老商议了一下,决定派人持太子令旨和皇帝兵符前往城内禁卫军大营调兵镇压,事实上太子和阁老们并不把平王的举动当回事,只要现在皇宫不失,就无关大局。眼下最关键的是,尽快草拟先帝遗诏,只要在百官面前宣读了遗诏,就大局已定了。

    太子和阁老们商议了半天,终于把遗诏确定下了。太子拿着草拟的遗诏请白戈过目,白戈大致看了一下,遗诏用词颇多典故,白戈只能连蒙带猜理解个大概。

    遗诏开头叙述成熙皇帝在位时成就,多为掩恶溢美之辞,又说其本人患病的原因,是积劳成疾,虽然尝试过各种可能的医治方法,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接下来提到继任人选,称皇太子的人品极佳,可为储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同时嘱咐新君应尊皇后白戈为皇太后。看到这白戈松了口气,这新君还算没辜负自己为他仗义出手、拔剑捅人,这会回想起那胖太监倒地喷血的样子白戈还犯恶心呢。接下来的无非是些服丧陵制之类的,白戈没有多看,便把遗诏交还太子,并表示认可。

    文武百官已经在正殿外等候多时了,外边太监已经催过几次了。太子、白戈和几位内阁大臣一起走到正殿外,内阁首辅向文武百官、诸皇子、在京王公等宣读了大行皇帝遗诏,众人接诏后,向太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口呼万岁,如此之后,君臣已分,太子登大位之事定矣。

    帝王的丧葬礼制十分复杂,首先要礼部会同内阁集体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整理成《大行皇帝丧礼仪注》,交太子审定后依照施行。整个丧礼大致分小殓、大殓、上尊谥等几个仪程。

    关于这丧礼具体流程,太子也同白戈商议过,但白戈根本没看,只是让太子做主就好。但现在白戈有点后悔了,太折腾人了,白戈赶紧自己跟册封那天一样,跟个木偶似的任人摆布。老皇帝停灵期间,白戈每日都要去给老皇帝守灵,一守就是一天,还好有诸多老皇帝的嫔妃陪着,还算不孤单,后来还有太子妃等和在京各王公及夫人、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及命妇等来给老皇帝哭灵,一群人在老皇帝的灵前哭哭啼啼的,惹得白戈心烦,但又不能说什么。

    老皇帝这灵停了有十八天,白戈也在这守了十八天,也不知道这年头用了什么防腐,这大夏天的尸体竟然没有腐烂,一点臭味都没有。也幸亏如此,不然白戈就更受罪了。第十九天,终于把老皇帝的梓宫移到殡宫了,白戈松了一口气,这十八天可受罪受大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现在总算结束了。

    回到了自己的坤宁宫,一别十八天,恍如隔世,白戈显得格外轻松,虽然宫里所有人包括自己都还穿着丧服,但每个人都不再是那种悲戚戚的表情了。太子的登基大典定在了十天以后,到时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也就该搬离这里了。

    但是光搬离这里还不够,白戈想要离开的是整个皇宫,在这帝国的权利中心,自己做什么出格的事都是不可能的,会引来万众瞩目。而自己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自然有了更高的追求。在这落后的封建社会,白戈最想做的还是尽最大可能推动社会进步,让这里的富饶、强大,以后不被外人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