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后宫造大炮 » 第28章 康陵卫

第28章 康陵卫

    “臣沈炼叩见太后。”守卫康陵的康陵卫指挥使沈炼在永和元年八月初五来拜见白戈。沈指挥使每个月月初都会来拜见太后,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问安还有巡查康陵的工作汇报,白戈不太清楚这是不是一种制度或潜规则。但一般白戈不怎么见他,特别是前段时间还进山了,沈炼也不可能见到她。这一次是想着有几个月没见了,而人家每个月都亲自来行宫问安,白戈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总是避而不见,就通知门卫让他进来了。

    康陵卫不是个新组建的卫所军队,早在二十多年前,成熙皇帝着手修建康陵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五军都督府从周围的卫所抽调了一些精锐的军户编入康陵卫。成立之初康陵卫有五个千户所,编有士兵五千余人,这些人不事生产,专职保卫皇陵,每月有军饷供应。但后来朝廷财政困难,军饷多有拖欠,再加上各级官员克扣,又没有田地,底层军户根本过不下去,陆续有大量军户逃亡,至康陵建成时能拉出来的兵士也就还有三千人,但这水平在皖南地区的卫所军中已经算是兵强马壮的了。

    康陵卫以守卫康陵为职责,几个千户所散布在康陵周围,定期巡查康陵,防止盗墓或破坏陵寝等行为。白戈的娘娘镇离康陵也很近,只有不到十里,白戈是以守陵为理由出宫的,自然也去过几次康陵,从娘娘镇到康陵有一条建陵时修好的官道相连,来往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康陵卫的军户们守着娘娘镇这座宝山自然不会甘于清贫。大部分军户一开始就去了白戈开的工厂里当工人,女人进纺织厂,男人进建筑工地或者玻璃厂。后来脑子活一点的就辞了工从厂子里进货,以出厂价拿到布匹或者玻璃制品贩到外地赚取差价。还有更聪明的,看到了娘娘镇蔬菜肉蛋方面的巨大需求,干脆开荒种菜或者养鸡养猪高价卖到娘娘镇,再用赚到的钱扩大了规模,一时间发了大财。

    娘娘镇发展太快,汇聚的人口太多,这些人每天消耗粮食都是天文数字。娘娘镇初建的时候白戈在当地大量收购粮食,竟使得当地的粮食价格上涨了一倍多,就这样周围的地主粮食还不知足,联起手来囤积居奇,想让白戈吃高价粮。白戈也不惯着他们,直接派人传书湖广巡抚,在湖北买了一大批粮食,不止自用还在娘娘镇平价出售,算是解决了粮食问题。但蔬菜和肉食没法远程运输,解决不了供应问题,半年时间附近乡镇的蔬菜、鸡蛋和肉类价格足足上涨了四五倍,附近的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连财主家都舍不得吃肉了,就这还是有价无市,一时候家家种菜、养鸡养猪。康陵卫离娘娘镇这么近,有心人自然能吃到这个红利。

    “太后娘娘,微臣有事禀报。”这次沈炼向请安之后,像以前一样例行汇报了一些康陵的事,但说完之后没有像以前一样告退,而是顿了一下重新向白戈行了礼。

    得到回应后,沈炼向白戈诉起了苦,自从老皇帝下葬以后,这康陵卫越来越不受重视了,军饷是越发越少,还时常拖欠,康陵卫还没有自己的屯田地,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但康陵卫至少还能维持。自从白戈来了之后,在附近建起了娘娘镇,下边的军户不知怎么听到风声,一窝蜂的跑去投奔太后了,关键这些人还发达了,有的已经发家致富,差一点的也奔小康了。看到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康陵卫的军户们陆陆续续地都被娘娘镇吸引走了,连低级军官都弃职了,沈炼和几个高级军官根本控制不住部下,快成了光杆司令了。

    沈炼苦着脸向白戈一顿诉说,让白戈一时间以为这沈指挥使是来找自己兴师问罪要人的。人肯定是不能给的,把军户们都招过来让康陵卫名存实亡,本来就是白戈的用意,身边有这么一支听命朝廷的军队让白戈时刻危机感满满。她之前派人暗中去几个千户所招工,抬高安家费的银两,还搬出太后的牌子让军户们深信不疑,相信太后能庇护他们不被卫所抓回去。

    “太后娘娘,这布匹和玻璃的生意恳请太后恩赐一点份额,现部下无兵,臣请筹钱募兵以卫先帝陵寝。”原来这沈炼压根不是来要人的,他巴不得军户都逃亡了,好冒领军饷呢。他说了半天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从白戈这里讨点生意。这沈炼眼看着从前自己看不起的穷军户们都靠着白戈发家致富了,自然眼红,但又看不上军户们的小生意。自己好歹也是个卫指挥使,手下没了军户但还有几十个能打的家丁,怎能三瓜两枣的小打小闹,但又实在没有门路,等了几个月,便干脆上门来直接求太后。

    “爱卿如此有心,哀家自然相助,不过布匹和玻璃的份额都已经订出去了,哀家也不好干涉,现在正好精盐刚刚大量产出,你可以做精盐生意。”精盐厂已经建成投产,生产的精盐还没有大规模推广,正好让沈炼去趟趟路。

    沈炼得到了太后赏赐的精盐生意,高高兴兴的谢恩离去,白戈也彻底解决了一桩心腹之患。不过换个角度讲,康陵卫在没有的皇帝旨意之前,其实起到的保护白戈、保护娘娘镇的作用。现在没了康陵卫的震慑,就要提防一些牛鬼蛇神的袭扰,眼下也不能建立军队,那是赤裸裸的造反,白戈只能进一步扩大治安队的规模以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