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名医景阳 » 第83章 好的中医懂得让出病人

第83章 好的中医懂得让出病人

    进入内室。

    景阳看到了床与家具的简单部局,内室中摆放着两张床,一张靠着北面小窗,一张靠着南墙大窗。

    房子确实有些老旧,还隐约可见墙体裂缝。

    床下有燃烧过的蚊香片,但房子里并没有刺激的气味儿。

    家具只有一面立柜,微旧,也没气味儿。立柜的上方,有一个挂墙上的空调。

    房间收拾的很干净,地面虽是水泥面,但基本不见尘土,可见白咏梅是个很爱干净的人。

    景阳看了眼空调,问道:“晚上空调能开一夜吗?”

    “开不了,乡下没那么热,我们这房子四周都有树,后面更是一片树林,打开北墙上的窗子,风比空调还凉快。”

    封子平说完,白咏梅点头。

    景阳就更奇怪了。

    自己连作弊器都开了,居然还是没有找到问题,难道真是白咏梅的心理因素?

    正疑惑时,躺在南面床上的小沫沫翻了一个身。

    景阳就好奇问道:“嫂子晚上睡在哪张床上?”

    此话一出,封子平与白咏梅一起脸红。

    封子平尴尬道:“前半夜,她跟小沫沫在南边床上睡,后半夜她跟我在北边床上睡。”

    白咏梅脸红点头。

    景阳嗯了一声,走向北面窗子,走近之后,他看到北面老式木窗上,其中一格的玻璃碎了,风从外面灌进来,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

    他盯着窗子,头也不回地问道:“嫂子一般都睡里边?”

    封子平道:“靠,你还说你不会看风水!”

    白咏梅脸更红了。

    景阳重新打开属性面板,说道:“不,你们误会了,我不会风水,但我想我找到原因了。”

    “什么原因?”白咏梅好奇问道。

    “有胶带吗?”景阳问道。

    封子平看向白咏梅,等对方说出胶带在什么地方后,出了内室,很快就拿回胶带。

    景阳接了胶带,撕下一尺长,把窗子上的裂缝粘上,把胶带又还给了封子平。

    “今天晚上还按老习惯睡,第二天如果不头疼了,就说明原因找对了,如果还疼,就去省医院,再做一个全面检查。”

    景阳说着,就看到自己的属性面板上,(望、闻、问、诊)数字从90/100,跳到了91/100。

    封子平看着窗子上粘着的胶带,疑惑道:“这就是她每天醒来头疼的原因?”

    景阳道:“八成是了。”

    封子平长吁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是我太厉害了。”

    景阳怔了怔,道:“不许开车!”

    “哈哈哈……”

    封子平爽声大笑,把白咏梅羞的恨不能上来捂住封子平的嘴。

    说笑间,三人走出了内室。

    封子平道:“那我们就再等一天,如果还疼,就去省医院。”

    “嗯。”景阳嗯了一声,说道:“问题看的差不多了,封大哥还是把我送回去吧,我看这里不通公交车。”

    封子平道:“那不可能。”

    说罢,他就对白咏梅道:“咏梅,今天晚餐,就留景阳在家吃吧,你做几道菜,我和小景喝一杯。”

    白咏梅立即对景阳道:“这个可以有,上次小沫沫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谢谢你,你可不许急着走。”

    景阳苦笑道:“吃饭行,酒我是一滴都不能沾,酒过敏。”

    “啊?”封子平不信。

    景阳道:“真的,喝一滴就醉,叫都叫不醒,为这个,没把跟我喝酒的朋友吓个半死。

    我留下吃晚饭可以,但真不能喝酒。

    要不然中午的酒桌上,我不可能看着他们喝,我不喝的。”

    “这样啊?”封子平只好道:“那好吧,只吃饭,吃了饭我再送你回家。

    别看你嫂子长得像个花瓶,厨艺那是一绝。

    保证你吃过之后,赞不绝口。”

    “去你的!”白咏梅笑骂了一句,对景阳道:“你们先在家坐着,我去买点新鲜的菜。”

    “辛苦嫂子了。”

    盛情难却,景阳只好留下来等着吃饭。

    封子平与景阳等白咏梅出去后,重新坐在堂屋的椅子上聊天。

    “景阳,有没有兴趣当军医啊,我们部队上,就缺你这样的中医,西医检查个什么病,太慢了,还是你们中医厉害,望闻问切,直接就找对症了。”

    “这么说吧,如果把中医医生的水平,划分成四个等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才刚到小学,还没毕业呢。”

    “你这就谦虚过头了。”封子平摇头不信。

    他想起之前景阳给小沫沫快速退热,那手法那神态那自信,怎么都不可能说是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中医。

    “你的那个打马什么来着?”

    “打马过天河。”

    “对,就是这个,你是有真本事的人,而且见效快,我们部队里就喜欢见效快的医生,那些慢郎中,我们都不找他。”

    景阳苦笑,回道:“小沫沫的情况,我之所以当时敢拦下你们,是因为我曾帮过一位同样的病人,所以我敢。

    说到这儿,就又提到了中医的学习,这就是我的经验。

    真去了你们部队,先不说都是成年人,用不了我那种小儿推拿,就算勉强能用,那也不是每一种症状,都适用的。

    这就是我看到了问题的答案,再碰到同样的问题,我直接抄答案。

    但,我的真实水平,到哪儿了,我自己知道。真不是谦虚,是为信任我的人负责,也对我自己负责。”

    封子平叹了口气道:“我们部队上,倒是有位老中医,跟你很像,从不吹嘘自己的医术,但找他看病的人就特别多。

    老头儿只看一种病,总开那一种药方,但就是贼有效。

    而且,老头跟你一样,说看不出症的病人,他从不让人在他那里多喝一剂汤药。

    听他意思好像说不敢耽误病人,自己能力有限,但把机会留给更好的医生去治,不给别的医生,造成先前的困难。”

    景阳微笑道:“我们中医科的一位老中医,也是这样,吃药见好就继续治,三剂下去不见好,就会让病人再去找别的医生。

    但这样的医生很少。

    很多医生都是说,三天不见效,是起效慢,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对症的药一下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不是别人传的那种,慢郎中,有没有效果,病人有时比医生更知道。

    其实什么是好的中医?承认有自己救不了的病人,就算好中医。

    就怕那种胡乱在你身上试着治的医生。

    可现实往往是,这种人最多。”

    封子平点头认同。

    景阳忽地想起封子平说的部队的那位老中医,只开一味药,好奇问道:“封大哥,你们部队那位老中医,只开一种药方,你知道方名吗?”

    封子平摇了摇头,道:“我给你打个电话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