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名医景阳 » 第142章 糖尿病

第142章 糖尿病

    李振国把衣服放下来,一边穿鞋一边道:“小景医生,我今天才知道,老张头为什么那么推崇你了,你是真医生。”

    景阳哈哈一笑,“合着您一直以为我是骗子啊?”

    “差不多!”李振国说完笑出了声。

    自从确诊肝硬化后,李振国几乎没在笑过,今天这是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感觉到高兴。

    西医给过的治疗意见中。

    休息方面,也建议他适当减少活动,可以参加轻体力工作,失代偿期就要以卧床休息为主,不能劳累。

    这与景阳说的如出一辙。

    只是,景阳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理解与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机械的去执行。

    这在心理上,就建立了一个心理路径。

    比较容易让病人自己接受。

    所以,尽管只喝了第一剂,还做了一次艾灸,李振国自己仍觉得,像是吃了神仙药一样,身体都轻松了。

    这种建立信心的效率,太迅勐了。

    就连一直跟着的诗晓晓与倪若,都不得不感慨,之前看起来还有些精神不振,行动缓慢的病人,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不知道的,还以为前后都不是一个病人了。

    几个人出了李振国的宿舍,又往里走了差不多十几米,在一间宿舍门口停下。

    李振国拍拍门喊道:“老黄,你在里边不在?”

    门半关。

    李振国这一拍,把门给拍开了,里边走出来一个老人,看到李振国,说道:“去厕所了,一天跑八趟,尿也就尿几滴,等着吧,一会儿就回来。”

    拉开门后,老人对景阳道:“小景医生,你的药真是神了,那个什么者石汤,太管用了吧,我们今天还用再喝吗?”

    景阳对老人道:“有的,估计已经熬上了,呆会儿应该有人来通知您的。”

    “太好了!”老人拉住景阳的手,“你可不知道啊,我这烧心的毛病,都有七八年了,你那一碗汤药,我一整个晚上,好的不得了。”

    景阳笑着道:“中药对症的话,见效非常快,咱们院里大部分老人,都有反酸,烧心这些毛病,情况也都差不多。

    您能见效,说明正对症。

    多喝几剂,再苦也别怕,不苦还不治病呢。”

    “是是是。”老人应了一声,听到楼下有护工喊去餐厅喝药,他便对景阳道:“你们先在这儿等,去排队了。”

    “好,您慢着点。”景阳与诗晓晓等人,连忙让开一条路。

    走廊上,不少人出来后,见到景阳,纷纷跟景阳打起招呼。

    诗晓晓不由得惊叹道:“没想到,你这才一天的功夫,就成了福利院里的名人了。”

    “老太太少了点,等我老了,我得找个老太太多的福利院,这全是狼,没有肉啊!”

    景阳难得开起了玩笑。

    李振国被逗得哈哈大笑。

    诗晓晓与倪若直接笑不活了,正笑着,逆着人群走来一人,老人身体很瘦,人有些高,精神状态看起来不是很好。

    李振国见到黄德生,直接喊道:“老黄,你快点的,磨蹭个什么啊?小景医生等了你一个钟头了。”

    黄德生赶紧上前,把刚洗过的手,在身上擦干,握住了景阳的手,“对不起,让你们等这么长时间。”

    “李大爷跟您开玩笑呢,我们刚来。”景阳等对方松开了手后,也松了手。

    黄德生与福利院大部分老人,都不太一样,他人看起来很瘦弱,但精神很饱满。

    他的衣服虽有些泛白,但很干净,没有褶皱。

    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得体的老人。

    而且,黄德生的房间,更能看出这一点。

    与他同住的那位老人的床铺,很乱,但黄德生的床铺很整洁。

    窗的左右两边,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景阳他们进来后,李振国问景阳能不能喝下气汤,景阳说隔开一定的时间,是能喝的,李振国就想试试去。

    便下楼去了。

    黄德生坐在了自己的床边,给景阳拉了把椅子,问道:“我的情况跟别人喝的药,区别很大吗?”

    景阳点头。

    黄德生的情况,是糖尿病,他一直在喝降血糖的药物维持着,景阳不给他治,也没什么问题。

    单独想要给黄德生看这个病,主要的原因,还是想检查一下自己的医术。

    中药马上就能进入三级略有小成。

    如果,黄德生的糖尿病,能够在他的治疗下,恢复到不用再吃西药,并保持在一个可控范围。

    他以后在这方面,将更有经验,甚至都可以像马中和一样,去尝试更难的糖尿病的治疗。

    黄德生拿出了一本书,递向了景阳,“你看,我今天早晨出去,刚买的一本书。”

    景阳一看是《黄帝内经》后,笑问:“您要自学中医?”

    黄德生等景阳一接,笑道:“不是,我是看你昨天治病,那么神奇,就想了解一下中医,但看了一个晚上,就只当故事看了,理解不了。”

    景阳翻了翻黄德生买的这本书,发现释义说的还行。

    大部分内容,都讲的很明白。

    可惜,这是理论书。

    拿这个当治病的开方书,就不行了,看过孙子兵法,不代表就会打仗。

    “黄大爷把个脉吧。”景阳把书放在了床边柜上当脉枕,让黄德生把手腕放在书上。

    黄德生照做。

    景阳将三指扣在脉口上后,黄德生就问道:“糖尿病好像也是不死的癌症,你们中医如果真的能治,那不应该有这么多糖尿病啊。”

    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黄德生,将这话全给录了下来。

    景阳笑着回道:“您儿子小时候下雨天,喜欢跑雨里淋雨吗?”

    黄德生道:“当然喜欢,小孩子都喜欢吧?”

    “你不劝他吗?”

    “当然劝……”黄德生刚一说完,突然就明白过来了。

    老人的话是对的,但小孩子是不会听的,好像越说不要淋雨,在小孩子耳朵里就会听着,淋雨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

    他觉得景阳的回答太机智了。

    虽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却把问题的本质抛回来了。

    这一刻,黄德生忽然觉得,这可能是个有水平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吹他医术牛哔了。

    他闭了嘴,安静地等着景阳把脉完成,然后就看到景阳把自己带来的一些小中药包,开始挑出一些药,捡走。

    黄德生就好奇道:“小景医生,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不是也得维持吃中药?”

    “要吃一段时间的,但不用终生吃。”景阳说着继续分捡。

    黄德生就好奇道:“糖尿病好像是西方医学发明的词,中医少说也两千年了,中医以前也治糖尿病?”

    景阳分捡着药包,微笑回道:“现代人吃的东西好了,各种怪病都出来了,是这个意思不?”

    “对,中医毕竟两千年前的医术,现在怎么还管用啊?”黄德生不解。

    景阳笑道:“因为,人的演化速度,非常慢,以万年为单位,咱们现在遇到的大多数疾病,中医早就遇到过。

    就拿您这病来说,中医也有专属名词,消渴症。

    都说古代的老百姓吃不饱吃不好,怎么可能得糖尿病,但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古代有过的好的啊。

    那些达官贵族,富贾人家,肉都放臭了。

    你能说人家条件不好吗?

    中医一直有御医一说,那针对的全是摄入能量过盛的一类群体,当然也积攒了不少宝贝经验嘛。

    不能一提中医,就说是乡野郎中。

    发展几千年下来,见过的情况,太多了,就是这古人信息传递的效率不高,通常一篇文章,几十个字上百个字,就涵盖了老多的信息。

    不好琢磨透。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黄德生听后,频频点头,中医能给老百姓看病,当然也给皇亲国戚看病。

    都是在积攒经验。

    只不过很少有人想那么细,今天被景阳一提,才发现是自己天生对中医带着一定的有色眼镜。

    看问题才有些狭隘了。

    景阳见黄德生认同,接着道:“西医现在对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到了一定程度。

    他们看来,这种病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出现异常。

    从而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

    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WHO还公布了这种病的分型。

    像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受病毒、自身免疫等因素破坏,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的与遗传有关。

    但,在中医看来,不把这种内分泌不足,看成单一的病。

    只看成一类症,就叫消渴症。

    不用分型,但要分症。

    你像肺胃热盛所致的消渴病是一种。

    像胃热肠燥所致的消渴病,也是一种。

    如肾气亏虚所致的消渴病,还是它。

    不同原因导致的症,表现出来的消渴症,就要用到不同的药方。

    西医只说内分泌代谢失偿,但它们不管是哪里的代谢出现的问题,只治代谢失代偿的表象,你阻止了这个现象,但本质根源还在。

    所以,得了糖尿病,终生需要吃药,就在这里。

    没有找到病机。

    就好像一个城市的垃圾中转站,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垃圾,你光派人来处理拉回来的垃圾,加大垃圾中转站的效率,是不行的。

    有可能是别的城市的垃圾车,送来的垃圾,你得提高一个维度,去调查一下,是哪个城市不守规矩,把垃圾车送到了你这里。

    咱们东江市前一段时间不就是这样吗?

    一个小村子,每天有人不知道哪里来的渣土车,在他们村子边倒建筑垃圾。

    白天不见车,一到晚上嗡嗡地往这边拉。

    最后一查,是东阳市下了渣土清理新规,处理渣土车要按车收钱。

    本来应该他们城市自己消化的垃圾,结果一摊到渣土公司身上,那就多了一笔不必要的开支,人家就想办法把这些垃圾,扔到别的地方了。

    其实,人体中也是同样的情况。

    你身体中的代谢出现问题,不一定就是你胰岛素的分泌真不够了,有可能是不该他处理的糖分与蛋白质,也给他拉回来。

    光靠药物把这些糖分燃烧掉,不找这些多余糖分形成的原因。

    可不就得一直吃药维持吗?”

    黄德生听景阳这么说,立马就懂了,点着头说道:“难怪西药一直吃着维持,只是不让身体有并发症,原来是怕这些垃圾形成无法处理的垃圾王国啊?”

    景阳微笑道:“对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把药分捡好,制作成一包一包的,然后又道:“前两天,有一个特别的新闻,你应该听说了吧,新型降糖药多格列艾汀面世,号称能终结糖尿病。

    这个多格列艾汀可恢复葡萄糖激酶活性,从而可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全身胰岛素抵抗,促进肝糖原合成。

    调节全身血糖稳态和平衡。

    说白了,就是把分解糖的效率提升了,相当于以前的降糖药,是用电动三轮车拉到垃圾中转站,现在是用卡车拉。

    并且,还把垃圾中转站的处理垃圾能力,也跟着提高。

    优点就是真的可以解决体内的代谢失偿,毕竟相当于让人体一下子从石器时代进入到了铁器时代。

    能不有效吗。

    目前它的缺点,还没有研究数据,毕竟刚获批上市,已知的缺点是,贵。

    真的贵,普通人就别想着吃了,吃不起。”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黄德生还是听说过的,但今天听完了景阳的话,他觉得这个多什么的药,确实是福音。

    但他从来没有关注过的中医,可能也是。

    中医虽不提倡什么效率,但重在治本,反而景阳的话一说出来,让他觉得中医这一套,虽不是科技与狠活,但却更有智慧。

    多格列艾汀就不指望了。

    都已经住到福利院了,那也吃不起它。

    给有钱人先试药吧。

    他先试试中医。

    黄德生感慨后,便开口问道:“你给我带来的这些药,是按你说的消渴症来治疗的吗?”

    “是的。”

    “都是些什么药,是中医的名方吗?”

    黄德生对中医有了好感,但觉得景阳还是有些年轻。

    若他是中医认为的典型消渴症,那还得是古代名医的名方更有说服力。

    要试,也得试个名方。

    “是名方,这个方子的名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