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好折枝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辛夷

第二百七十七章 辛夷

    上方之人听着闲碎言语,眼中思虑半刻,终于作出了选择,“哈哈,黎爱卿此番大破蛮族,收复失地,振我国威,功不可没。朕怎能责罚爱卿意气用事呢?令夏城中早有传闻,说黎爱卿英雄救美人,朕又怎能棒打鸳鸯,毁了一桩良缘?”

    “来人,传令下去,黎平章此次征讨蛮族有功,保留其定远大将军封号,进官一品,赏黄金万两,另赐婚平南侯府朝云郡主,择吉日完婚,由礼部负责操办。其余将领士兵,按军功大小,均有封赏……”

    这一番话,让黎平章心中热血沸腾,“臣谢主隆恩!”

    “黎将军少年英才,如今又抱得美人归,可喜可贺,孤敬黎将军一杯。”

    看着太子喜悦的眼神,黎平章恭敬行了一礼,“臣不敢当。此番得胜非我一人之功,乃是众将士的功劳。”……

    赐婚之事传开,百姓喜笑颜开,议论着这段门当户对的动人佳话。

    洛青辞听闻后,似是已经预料到一般,并没有多大反应。

    一番谋划之外,她在赌,赌景乐在皇上心中的位置,所幸她赌赢了。

    可一想到景乐临死都念着她的安危,她却在景乐身后如此行事,她就觉得莫名不是滋味。

    她觉得自己与那些她向来不屑与之相处的阴险小人,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赐婚之后的第二日,黎府连忙派人送上了聘礼;第三日,黎夫人便带着媒人亲自到府,交换了两家婚书。

    众人都笑黎夫人心急了些,可只有黎夫人自己知道心急的人是谁,她这个做母亲的只是受不住儿子的眼神。

    三书六礼,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礼部定下吉日,便可举行大婚。

    不久,皇上给东榆有了答复。

    据说国书上详细举证了东榆暗中勾结蛮族意图不轨的种种罪证,痛斥了东榆的狼子野心,扬言若东榆不知悔改,必将让其付出惨重的代价。

    据说信中还隐隐提到了景乐公主的死。

    之后,东榆来信,陈言无意冒犯,愿结两国友好。

    自此,南疆恢复了暂时的安宁。

    ……

    巧云阁中,辛夷姑娘正整理着账目,看了眼窗边之人发呆的神情,随即开了口,“与北宸交流的信件已经销毁,那个西镜商人已经离开南楚,永淮王府中人也已及时抽身,据说黎少将军在上报之时并没有提到那封信,眼下大小姐婚事已定,姑娘也该心安了。”

    闻言,洛青辞微微点头,神色落寞,“是啊,只是绸缎庄没了。”

    谁也不会想到,为了这场胜利,她用尽了所有该用的和不该用的,所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资源、人脉、财力。

    哪怕那封信并不足以成为记载这场战争的史册中的一笔,哪怕她的所作所为并不足以成为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

    而留给她的,则是日后偿还不尽的人情。

    没了绸缎庄,还有巧云阁,巧云阁和茶楼的经营已经有了起色,在钱财方面自不必担心。

    辛夷姑娘看着面前之人若有所思的神情,并没有说出这些安慰的话,“姑娘有心事?”

    洛青辞轻叹了口气,不由盯着桌上放着的一盘荔枝,“辛夷姐姐,你说要怎样拒绝一个人才能不伤害到他呢?”

    辛夷亦是注意到了那盘荔枝。

    岭南盛产荔枝,为了保鲜,往往走水路。这些荔枝色泽偏暗,倒像是大军返回途中被百姓投递的。

    这是包含了喜悦与胜利的果实,该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思让这个人不远千里将这份礼物带到令夏呢?

    辛夷并没有问,只是笑了笑,“姑娘向来有决断,怎么突然会问我?”

    “有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了。”

    “一个剑客手中的剑指向的往往是他的对手而非自己。姑娘的问题,无论我怎样回答都会让姑娘觉得不妥和亏欠,其实拒绝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闻得语中忧伤,辛夷神色自然,“姑娘有多久没有听过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了?”

    “很久了吧。”

    洛青辞眼中一顿,不由想到了那场明泽诗会,这一问竟让她连日的阴霾一洗而尽,“辛夷姐姐真是我的福星,我每次来这里似乎都能有所收获,若是我能像辛夷姐姐这般看得通透就好了。”

    辛夷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咦,那是些什么人?”

    窗边,洛青辞突然看见几名意气风发、似在畅怀笑谈的年轻人。

    辛夷看了一眼,心中了然,“那应该是各地到令夏参加此次春闱的举子。春闱每三年一次,如今战事结束,朝堂凋敝,正是用人之际。”

    春闱,这是一个于洛青辞而言十分陌生的词语。

    看着面前之人思索的神情,辛夷补充道:“这些举子经过十年苦读,又经过地方的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到令夏参加这样一场全国性的考试。通过了这场考核,他们仅仅是踏上了当官之门的台阶,也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个有才之人能做到,有的人穷极一生,也只是个举人才子。”

    “他们中,大多出身寒门,对他们而言,机会只有一次。若是落榜,他们或许一生都不再与科举有缘,只得回家种地或者当个落魄书生。但这对于另一群人又不一样,他们自小锦衣玉食,就算无科举之名也可以富贵一生。”

    “这有些残酷,也很公平。人才的选拔就是这样,只有真正有才学、有品行的符合标准的人才,才有机会登上金銮殿,得到皇上的赏识。”

    这一席话,如同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洛青辞脑海中回旋。

    尽管她自小浪迹市井,到底出身侯府,未曾真正体验过穷人的生活。为此,冉竹还嘲笑过她不止一次。

    “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否则连珠又要担心我了。”

    半刻之后,那群年轻人离去,洛青辞也起了身。

    辛夷忙跟了上去,“姑娘在府中可还好?”

    洛青辞眼中一顿,“想要找到府中的奸细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不打草惊蛇和考量皇上对洛家还留有几分余地。”

    “如果姑娘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辛夷倒有些想法……”

    自镜舟王子那日告诉她平秋山一事的真相,有一个想法就在洛青辞脑海中出现了不止一次:洛府藏有奸细。

    他有一定条件可以自由进出府门,他能避开他人视线而多次进入爹爹的书房,他通机关之术而能找到书房的兵符。

    这样一个人,谨慎小心又敏锐聪明,像一颗定时炸弹般埋在洛府。

    可这个暗中之人,会是谁呢?

    洛青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沈氏。

    无论是府中地位、往日旧怨,还是出于二姐的考虑,沈氏都是一个可疑之人。

    尽管有些细节仍值得推敲,但并不妨碍她作出这个判断。

    辛夷姐姐的想法她觉得很好,她已不愿再生活在忧惧与不确定之中。明确了目标,她回府后便悄然开始了筹划。

    这个计划里,她只告诉了爹爹一个。

    ……

    令夏城中,昨日还有人为几钱药钱而大打出手,今日便有人在茶楼酒肆高谈阔论。

    人们善于遗忘,遗忘那些让人痛苦和不堪的事情,而去选择那些带来喜悦和趣味的事情。

    这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规避。

    同样,人们的注意力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件事上,当大军得胜的消息已被反复咀嚼了很多次,人们的目光又会被新近发生的事情吸引。

    据说,参加此次春闱的举子安置在令夏的各处,城中不时也可以看见那么几个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而更多的,是人们在茶楼议论着此次规模盛大、备受重视的春闱,议论着几个举子的阔论和他们目光傲然恍然能一步登天的神色,也议论着将要到来的宣王和晋华郡主的大婚。

    凤阳大长公主一事对晋华郡主未有丝毫影响,凡是该有的赏赐,长公主府一样也没少。

    没有人知道,处于南楚权力顶峰的两个人那日在暗中交换了什么。

    这是一个永远的秘密。

    不过守在宫门口的侍卫会意外地发现,晋华郡主的马车已许久未从这里经过。

    但这并不是一个足以外道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