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齐国崛起 » 第二十二回 长社之战破波才

第二十二回 长社之战破波才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雁门郡阴馆城太守府中,十九岁的陈勇坐在大厅上首,对着黄忠、张飞、潘璋、典韦、许褚、徐荣六人说:“为了防备冬季时鲜卑北下,故将我手中的二万兵马,扩充至三万人。”

    陈勇停顿了一下之后,接着对众人说:“升朱雀营为军,满编制为一万人,黄忠任统领一职,潘璋为副,驻军平城;新组建玄武军,满编制一万人,徐荣任统领一职,副将暂缺,驻军强阴;升血麟卫为血麟军,满编制为三千人,分左右二部,设左右统领各一名,由典韦、许褚二人分任。升黑熊骑为黑熊军,满编为七千骑兵,由张飞任统领一职,坐镇阴馆,方便驰援各城。”

    众人听后,纷纷领命而去。随后,陈勇召集雁门郡的能工巧匠将汉朝的马蹄钉、马鞍进行了优化改造,并将马镫打造了出来,并广泛的用在骑兵上。

    并将后世清朝绿营军所用的蛇矛戟、蛇矛画戟,以及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明光铠的图形画在纸上,交给工匠,让他们打造了出来。

    打造出来的蛇矛戟全身长256.8厘米,重12斤,为矛钺一体式。枪为蛇矛枪,钺为月形刃,可刺可砍。蛇矛可将敌兵刺裂,可斩断马腿。蛇矛戟为单刃,蛇矛画戟为双刃,所以蛇矛画戟比蛇矛戟重3斤。

    打造出来的明光铠,重15斤,在人体胸前及背后各有一块圆形护镜,护镜大都以铜片为主,所以有点像镜子,在太阳光下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陈勇通过甄家四处购买钢铁,从而装备军队。为了对抗匈奴骑兵,陈勇想着组建一支重甲步兵营,从而将唐朝的玄甲、北宋的札甲(又称步人甲)与欧洲的重甲(板甲)都画在图纸上,交给工匠们后,让他们将三者优点合而为一,造出一副新的盔甲。

    后来工匠们打造出一副重五十八斤的盔甲,交给陈勇,陈勇一看这盔甲头部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身体处由胸甲、背甲二块完整板甲组成,身体两侧装有可以灵活移动的铁圈,衣襟部的毛边向内卷起,起到加厚作用,更有效地抵御刀剑的刺入;而臂甲、腿甲则分上、下两段,用旋转的铁筒连在一起,肘甲跟腕甲、大腿甲与小腿甲将用设在内侧的皮带系紧。看完这副盔甲后,陈勇高兴的为其起名为金刚甲,意为刀枪不入之甲。

    陈勇的三万人马,经过扩充调整之后。三千血麟军由当初讨伐黄巾时旧部中的精锐步兵组建,并且清一色的佩戴锁子连环甲,手持陌刀。

    而张飞的黑熊军,在所有骑兵装上马镫之后,并且全部配备明光甲、蛇矛戟,将校级别则使用蛇矛画戟。黑熊军改造完成后,令张飞欣喜不已,心里特别感激自己主公陈勇对自己的厚爱,将一支如此强大的军队交给自己统领。

    而黄忠的朱雀军,由三千强驽兵,以及二千盾刀兵、五千长枪兵组成。徐荣的玄武军,由一千身穿金刚甲,手持陌刀的重步兵,与九千身披明光甲,手持长枪的轻步兵组成。

    五月,陈勇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给荀绲,请求他将自己的舅父荀彧、荀谌(chén)以及表兄荀攸三人派来雁门,从而分别出任自己的郡丞、主薄与军师之职。随后陈勇征辟河东郡杨县小史徐晃徐公明为校尉,任玄武军副统帅一职。

    六月中旬,怀才不遇的徐晃收到陈勇的征召令后,果断的辞去县吏一职,北上雁门投军。

    七月,新婚不久的荀彧带着荀谌、荀攸两人来到雁门,陈勇高兴的拉着荀彧的手说道:“吾之舅父,乃吾之萧何、张良也。”

    然后,陈勇好好的招待了荀彧三人,黄忠、典韦、许褚、张飞等人热情的跟三人打招呼。众将心里感慨道,主公的姻亲士族中人,气度果真非凡,想来才能定然不差。

    八月,徐晃到太守府见到了陈勇,陈勇高兴的拉着徐晃,对其说:“有道是功名马上取,将军乃当世良将,希望将军能祝我早日平定北胡之乱,救天下苍生于水火。”

    徐晃看着身高七尺五寸(1米75),面色白净,身穿锁子甲的年轻将领。心里感慨说,这陈太守,出身名门,年纪轻轻,便高居太守一职。听说这陈太守还曾跟过随皇甫嵩平定黄巾,立下不少战功。并且还如此看重自己,此人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明主吗?想到这,徐晃就果断的向陈勇下跪道:“末将徐晃徐公明参见主公。”随后徐晃便到了玄武军,助徐荣一起练军。

    九月中旬,张世平,苏双两人赶着五百匹良马,前来雁门求见陈勇。

    伏波将军马援曾言:“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陈勇而在太守府隆重的接待了两人,随后并将两人拜为御马校尉,专门为陈勇购买及养育良马,以做军用。那五百匹良马中有三匹绝世宝马,随后,陈勇便将那三匹宝马中的一匹留给自己用,并将另外两匹赐给了典韦、许褚。

    陈勇带着典韦,许褚二人,到城外草原上试马,只见典韦骑的那匹马,马长一丈(今2.34米),高八尺(今1.87米),毛发青白杂色,其声若虎吼。奔跑起来可谓:“双蹄不著地,影灭如飞翔。”

    许褚骑的马匹,头上有白毛,形状圆如满月,其余毛发为棕黄色,但在肚子和两肋处有着白点。令人惊奇的是,这匹马喂饱了之后,肋骨还是透露在外。许褚乘着这匹马奔驰之景,可谓:“应策腾空啸九天,宛若天马腾云来。”

    而陈勇自己骑的这一匹紫墨色宝马,奔跑起来,可称的上“紫燕飞跃腾三川,神威气凌傲八方。”

    试完马匹后,陈勇欣喜地一手拉着典韦,一手拉着许褚,并对二人说道:“两位兄长,护我左右,功高劳苦,以前勇对两位兄长许下诺言,赐二兄宝马一事,今日可以兑现了。”

    典韦、许褚二人听后,立马下跪,并瓮声瓮气回答陈勇说:“吾等兄弟,幸得主公垂青,方有今日之荣。主公厚爱之恩,末将万死难报。”

    陈勇笑着回答:“我早已将性命托付给二位兄长,两位兄长,又何必如此见外。”

    许褚回说:“主公,尊卑有别,他日切勿在众将面前,如此称呼我二人,恐怕其余将军会有不满之意。”

    陈勇将二人扶起,并将两人的手已经紧握在自己手中,并说:“典许张三位心腹爱将,他日不论何时何地,皆可佩戴兵刃,身穿战甲见我。”

    典韦、许褚二人听后,痛哭流涕地说:“主公剑锋所指之处,我等定当誓死踏平。”

    随后陈勇亲自为典韦、许褚的马匹,分别起名为青骢(cōng)马、黄骠马,并将自己的马起名叫紫骍马。

    十二月初,凉州叛军首领边章病亡,北宫伯玉、李文侯死于内讧。新任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取利,试图在没有来自其他地区的大军援助的情况下,在凉州重建汉庭的统治。汉阳太守傅燮试图劝阻,向耿鄙提出,凉州百姓暂未习惯耿鄙这个长官、军队也没有时间重新建立士气。但耿鄙并未采纳傅燮的建议,仍旧自行其是。

    朝廷中,大将军何进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利,从而广交士人,扶持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