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公子,请你自重 » 第二十章 女婿上门

第二十章 女婿上门

    大厅里,如今的夏家家主,也是襄国公顾野的至交好友夏玄,正戴着水晶叆叇(眼镜),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翻阅着账簿,听着自己的三儿子汇报今年以来的盈损结余。

    听到有人走进来,也没有放下手中的事。

    直到林千源呼喊了一声,告诉他是顾清上门求见,他才缓缓抬起头。

    夏玄虽然年过八旬,头发花白,但是应该也修行过武道,因此整张脸上的肌肉并没有像普通老人那般有很多褶子,五官挺拔,精神矍铄,气度不凡。

    他朝顾清招了招手,示意顾清走近说话。顾清走到夏老爷子身前三尺的地方立住,恭顺地向他问安。

    夏玄仔仔细细的看了半晌,夸赞道:“三郎不论是眉眼骨相,都随你爹思行,幸好没有继承你祖父那般粗犷外表,不然真成了个五大三粗的样子。”

    听到这位夏家家主如此吐槽自家爷爷,顾清也不好跟着后面应和,只能笑了笑。

    坐到座位上,夏玄开始对顾清做个摸底调查,把顾清平日里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母子近况都问了个遍。

    顾清把对方当成自己善意的长辈,事无巨细的一一向他述来。

    知道顾清母子在神都过的并不如意,叔父叔母对他也毫不关心,没有培养顾清修行武道后,夏玄不禁慨叹了一声:“早知道这样,老夫不如早早地就将你们母子二人接到江南来居住,你父亲当年是何等的英雄人物,没想到你那二叔竟然不让你习武,真是不当人子。”

    随后他好言安慰顾清,让他不需要担忧,这段时间安心读书,过两天他会安排顾清进入郡学,过一阵子参加秋试。只要秋试能获得秀才身份,明年春闱再努力,中一个进士,凭借文官的身份踏入仕途,以后也能有平步青云的机会。

    夏老爷子让顾清和自己的三儿子夏平互相打了个招呼,即将成为一家人,以后少不了来往。不过顾清却发现这位夏三爷对自己的态度并不友好,甚至最后道别时还翻了一个白眼,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惹恼了他。

    府内打扮布置十分精致,小桥流水,青草满地。

    顾清走在前往厢房的路上,终究是按捺不住心中疑虑,问道:“林管家,为什么三老爷一副不喜欢我的样子,是我哪里有所得罪吗?”

    林千源,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姑爷,你可知我们家大小姐,不仅模样生的俊俏,冠绝江南,而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是吴州城内大名鼎鼎的才女,平日里自然是少不了青年才俊的追捧。我心中有些猜测,二爷如此不待见你,想必是因为我家大小姐。”

    不过他赞美了一通顾清那位未婚妻,说道自己的猜测是却是欲言又止,不敢继续向下说。

    跟在后面默默听着的来福站了出来:“老林,你也别绕这么多弯子。你们夏府大老爷早亡,留下的两位千金都由无子无女的夏三爷拉扯长大,自然是对她们百般疼爱,你们家三爷一直都希望她们嫁的夫君是俊杰人才,刚才他听到我们家姑爷文不成武不就,只凭一纸娃娃亲就能娶走宝贝侄女,当然是有一万个不情愿。”

    没想到这位二老爷是个不折不扣的侄女控,觉得顾清配不上。不过老爷子已经定好亲事,侄女也没有明确反对,他只能一个人夹在中间生闷气。

    知晓缘由,顾清也就没有任何不满了,如果那位大小姐真像林千源说的那样优秀,至少已目前的自己来说,确实是高攀了。

    顾清还没有和大小姐成亲,自然是不能住在夏府的主房里的,因此特地给他准备了厢房。说是厢房倒不如称之为小院,有半亩地的面积,南面入院儿,摆放着一张汉白玉石桌,北侧一间大房,左右两侧是两间小房间,正好可以容的下主仆三人居住。

    花了大半日的功夫,红笺才整理布置好新的卧室,脸上挂着笑让顾清去看,对她来说,最有意义也是最开心的莫过于给自家公子处理家中的杂事。

    数日后,顾清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

    总算在来到这个世界后过上几天清闲日子,顾清就呆在房间内,读一些关于天下四国奇闻轶事和修行方面的书籍,没有出门。

    林千源上门来拜访,告诉顾清,夏老爷子已经找到吴州城的学正,安排他进入郡学。夏家作为地头蛇,还是朝廷钦点的皇商,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另外抛开顾家两代威名不谈,顾清本人也即将袭爵安国县男,这个后门还是要开的。

    郡学离夏府不算太远,但走过去也要半刻钟,平日里又有许多书籍携带,所以林千源就问顾清是否需要自己安排一个书童,作为伴读。

    顾清摇摇头,不想搞得麻烦,也不想生活起居再多添一个陌生人。

    过了半晌,他就出发了。出门时,后面跟着一人,无精打采地背着竹制书箱,虎背熊腰,一张脸黑得像煤炭,不是阿福又是谁。

    吴州城的郡学名为紫阳学宫,作为江南屈指可数的繁华大城,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外地学子前来求学,因此吴州紫阳学宫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一般郡学,足足有五百人之巨。

    他们来的还算早,今天还没开学,于是顾清就在学官的带领下办了学引,正式成了一名紫阳学子。随着开学的钟声响起,学子们成群结队的走入学堂,顾清不熟悉流程,也不认识路,就跟在一众学子后面,肯定不会出错。

    上午的学科是经义,由一位老夫子授课。

    儒道作为大周的国教,最注重的就是经史子集,所以经义是科举的重中之重。要求将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背的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儒家经典,其他儒家先贤对四书五经的注释解读也要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