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抢洛神开始 » 第四十章 大战将启

第四十章 大战将启

    当日,南阳穰城城中,张绣正在招集军前会议,张权就把他所写给曹操的五败之论,向众人一一阐明。

    说道:“曹操有此五败,此乃天降大胜与主公,诸位!三胜曹操之美名由此开始!”

    借着张权的鼓励,众位将领对于战胜曹操无不信誓旦旦,心悦诚服,所以自然战意浓浓,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与曹操短兵相接,生死相见。

    张绣对贾诩说道:“这仗该如何打,还请军师拿个主意。”

    贾诩谦让了一下,起身说道:“刚才公子已经把曹操必败只论讲述的极为清楚,所以曹操必然会想要速战速决。

    我们只需拖住曹操大军,曹军久久无法得胜,进不能胜退又不甘,长此以往许都必乱,各路诸侯也会趁机而起,所以我等只需拖住曹操即可。”

    顿了一下又说道:“为了稳妥起见,还需联络强援,将军已经送信给刘表请他出兵,暂时就先不说,现在需要派出信使联络袁术吕布,请他们出兵征伐曹操,一旦他们出兵,曹操必然会撤军,那时就是我们出兵追击之时。”

    张绣听了信心十足,蒲扇般的大手一拍长案,说道:“好,我们就拖死曹操!让他有来无回!”

    这边曹操的大帐之中,荀攸说道:”启禀主公,张权既然看出我等有这几处不稳,为了稳妥起见,一定会用拖字诀,想方设法拖住我们的大军,等到周围的诸侯趁机起兵,南阳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程昱也说道:“不错,我若是张绣必然坚守城池,绝不主动出兵,司空,我们需要多备攻城器械,以防张绣龟缩不出。”

    曹操忧心重重的说道:“张绣也是能征善战之辈,若是他坚守不出,步步为营,我们要想取胜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做到……”

    荀攸说道:“为今之计,要想速战速决,也只有想办法引张绣大军出城,只要我等擒杀了张绣,南阳群龙无首,必然望风归降。”

    程昱皱着眉头说道:“我听说近来张绣之子张权,名声颇为显赫,在荆州诗会上一鸣惊人,有麒麟才子之称。

    是他所写的诗赋确实精彩绝伦,后来有拜师大儒郑玄,成为郑玄的关门弟子。

    现在流行于世的白纸白酒和糖精,全部都是出自此子之手,也是不可小视的。”

    荀攸也说道:“听说张权亲自编练了一支新军,有两三千人,短短时间内就能做到令行禁止,不动如山,而且军纪严明,不取百姓一分一毫,料想行军打仗也非等闲之辈。”

    曹操哀叹了一声,说道:“若是昂儿还在,正好这次可以这位青年才俊一较长短,可惜……”

    程昱踌躇了一下说道:“主公,这张权既然把话说的这么明白,恐怕不仅仅是想要恐吓主公……”

    曹操接着说道:“他是想提醒我,让我知道自己后方不稳,不能集中全部兵力征伐南阳,好家伙,一封信就能牵制我们几万大军。”

    程昱说道:“恐怕也有向主公示好之意,以此来提醒主公即将面临的危机,所以张权此人是不想与司空为敌的。”

    荀攸也说道:“不错,尤其是张权提醒我等关于许都城内之事,须得做好防范,谨防老臣作乱。”

    曹操眉头紧皱,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如果此战张权小儿不死,就留他一命,看能否收为己用,这样一个人才,死了也着实可惜……”

    这边曹操已经顺着张权的生死,仿佛征伐南阳已经胜利在望。

    但是曹操心中知道,这次自己领兵在外,若是胜了还好,可以亲手报杀子之仇斩将之恨。

    只是这一次出兵,变数实在太多,正如张权所说,不安的因素也实在太多。

    天下诸侯不需要一起出兵,只要是有一方蠢蠢欲动,自己恐怕真的就要无功而返了。

    想想自己三次出兵南阳,若三次都是铩羽而归,兵士提起南阳郡定然心生畏惧,征战之意只会越来越弱,并且对自己的威望也是极大的折损。

    到时候也只能采用谋士的主张,真心实意的招降张绣等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只是心中虽然爱张绣张权等人之才,但杀子之仇却又令人痛彻心扉,怎能轻易放下?

    曹操越想心中越是怨恨,不由得脸色铁青,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目光锐利的盯着远处,好似准备扑食的猎豹一般。

    曹操出兵的消息,已经被张绣所派出的斥候他打探到,知道曹操出兵乃是从南阳东面而来。

    当即由张绣亲自镇守穰城,又有胡车儿领兵镇守穰城东南面的新野,命令张权率自己本部留守宛城。

    又贴出告示,命令百姓或躲藏在山野之间,或是进入城中避难,以防曹操的乱兵害民。

    这些普通百姓自然受够了兵祸,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纷纷进城。

    一时间战争的气氛风起云涌。

    张绣又在百姓中宣扬曹操屠城徐州的惨烈之举,所以百姓无不同心,免得到时候以诺的被屠杀的下场。

    《后汉书·陶谦传》中记载,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领兵屠杀徐州五座城池,“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这里记载曹操在徐州屠城五座城,至于人数有没有几十万就不好说了。

    包括藏匿的人口,按照一县万户,一户五口,那就有二十五万人口被屠。

    而且根据后汉书的准确性,曹操屠城的事确实是真的。

    不黑的说,曹操在这个时代当真可怕,如同屠夫一般。

    在他身上固然有闪光可爱的脸,有令人欣赏的率真,可这些点,普通的百姓是欣赏不来的。

    也没命欣赏。

    《吴书》中也说:“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

    在屠城的恐惧之下,百姓的向心力自然就被激发出来,颇有众志成城的感觉。

    毕竟在不讲理的屠刀面前,人命显的无足轻重。

    不想被屠杀就只能自保!

    所以百姓自发的帮助兵士搬运守城器械,烹制食物,任劳任怨的帮助加固城池。

    张绣也自然采用贾诩的出谋划策,准备据城而守,拖到曹操自乱阵脚,再寻机反制。

    曹操自从知道张绣可能会采取守势,自然不敢给他太多的时间准备,免得到时候陷入苦战,所以急忙行军,想要趁张绣还没有部署好兵力,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宛城坞堡之中,张权看着正在搬迁的士卒,对身后的李肃说道:“这里的工匠不可少漏一人,严禁外人与他们接触,谨防我们的秘方外泄,必要之时……任何人皆可杀之!”

    并非张权心狠手辣,还是身处这乱世之中稍有不慎,自己就会落个身死的下场,既然有人心怀歹意,自己又何必跟敌人客气?

    李肃领命道:“诺!”

    张权说道:“工匠迁走之后,这里的东西能搬走的搬走,不能搬走的也务必毁得一干二净,绝不能够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要知道曹操身边能人极多,只要有一点线索,白纸白酒和糖精的制作工艺就能被曹操所得。”

    张权来到这个世界才知道,不能小看古人,古代的工匠无论是手艺还是创新能力,都是精彩绝伦。

    许多东西甚至超过了后人的智慧,要不然也不会留下那么多精美文物,以致后人到了二十一世纪,凭着现代的技术和知识的累积,仍然无法复制。

    李肃自然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照着张权所说的,把坞堡内的制作工艺搬了个一干二净。

    又把整个院落捣毁,甚至挖地三尺,把砖石土块带到远处掩埋,或是丢到河流之中,整个别院再无一丝一毫的线索。

    李肃将别院处理完毕,张权又到别院里面亲自查看,查看的极为仔细,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李肃跟在张权后面,头上微微冒汗,虽然自己已经尽力处理了,但是害怕张权不满意。

    张权查看之后,心中的一块大石这才落地,也并非是张权小气,实在是在这些工艺关系重大,是自己粮草军械的来源。

    凭这些得利的门路,若是在整个大汉都能够将生意伸展开来,足够养活一支三四万的军队。

    南阳虽然是天下第一大郡,鼎盛时期人口足有二百四十多万,占整个荆州人口的五分之二,比交州人数还多了将近百万。

    只是南阳郡历经黄巾之乱,又有张济和刘表之战,以及曹操两次征伐南阳,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又有南阳本地的大族聚拢人口百姓依附,所以现在的南阳郡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凭着南阳郡的赋税,能够养活张绣的大军以抵抗曹操,也足以说明南阳人口之众了。

    但是除此之外,若是自己再想征兵,就会入不敷出了。

    而且张绣也曾明说,允许自己自由征兵,但是粮草军械需要自己筹备,所以张权自然不肯将这些得利的门路让给他人。

    张权点点头说道:“你倒是做的彻底,都让我挑不出来毛病了。”

    李肃这才松了一口气,赔笑着说道:“都是公子高瞻远瞩,指挥得当。”

    张权笑了一下,说道:“少拍马屁,走,我们回宛城。”

    说着率先出了坞堡的别院,李肃在后面跟随,以护卫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