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围棋血风录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反击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反击

    擂台赛看似到了最后时刻,联队已经命悬一线,可始终也等不来真正的结局。

    苏揆之两连胜以后,并没有像大家想得尽显疲态,而是爆发出了更强的战斗力。

    他的下一个对手杜奕可是去年的新晋五品,河南棋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杜奕可的棋精于计算,喜欢挖掘局部变化,但是比AH棋派挖掘得更深。比如说,杜奕可会研究一些定型中的极限活棋手段,有时需要靠在二路连续爬行,有些需要打很赖皮的劫,这些手段虽然在局部很巧妙,但对全局的形势往往有不利的影响。若是AH棋派看到了,会说这些手段太俗了,太过分了,职业棋士是下不出来的。可杜奕可不在意这些评价,他会认真研究这些手段的适用时机,然后在实战中发动突然袭击,让人防不胜防。

    这盘棋,才刚进行了二十手,杜奕可便到对方的二路去掏空,在二路连爬了三手。有人说,判断布局是否有利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数数谁的二路子多,二路子多的一方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因为二路位置太低,对全局帮助不大。更何况,他在别处已形成了外势,这里的选择却无法和外势形成呼应,显得很不协调。

    顾墨白从现代围棋理论出发,马上看出这里问题很大。现代围棋对如何使用厚势有更深刻的认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究全局配合。

    谢春霖也同意他的看法,他说杜奕可贪恋实空有些魔怔,这么下破坏了全局平衡,可他自己又总能掌握得很好,只能说是独特的棋风。

    苏揆之则接连下出两招飞镇,不是为进攻,而是要封住对方的头,掌握中腹的主动权。这两手棋看上去没目,却十分生动,大家都连连称赞,这种不动声色就能把棋形下得舒展自然,正是“龟步苏”的精髓所在。从布局开始,苏揆之就掌握了主动。

    真正的决战出现在七十手以后,杜奕可布局时下到二路的几颗子突然发挥了作用,他一直渗透到对方角里,把苏揆之的根据地掏空了,逼得他一块大棋只能出逃。可在战局最紧要的时候,杜奕可突然再次下到二路,掏掉了对方的边空,却错过了大局的要点。

    按照谢春霖的意见,如果继续缠着对手进攻,有望把中腹由弱转强,那么在全局其他地方的作战就会变得有利。

    苏揆之渡过了这一被动期后,又开始施展小鞭子抽人的绝技,连连施压。他虽然多处实地被破,却让杜奕可再无还手之力,在中腹轻易围出了二十多目实地,一举奠定优势。最终,苏揆之中盘胜。

    杜奕可是第一个以先手挑战苏揆之的五品,按理说应当是苏揆之的难关,却被他轻易突破了。如此看来,想靠五品棋手终结苏揆之并不容易。

    之后出场的是姜志远。姜志远是成名已久的棋手,很多年前就是河南业余棋坛的绝对王者,转职业后也屡有佳绩。同为五品,他的实力比林佳木、吕冠雄、乌国华等人都要强。他的棋风狂放不羁,仍带着很强的江湖棋影子。而且中盘战斗力极强,这是那些老五品都无法匹敌的。

    顾墨白和他下棋从没赢过,对这位师兄十分敬佩,觉得以他的实力有望阻击苏揆之。只不过这一局苏揆之先手,这一下就让胜负的天平显得极不平衡。

    姜志远一开局就给了大家惊喜。对方小飞挂,他尖顶以后,直接在五路飞起,这是他特有的潇洒步调,也是不拘一格的江湖棋路数。

    紧接着,他再斜向飞了一手,压迫对方立二拆二的棋形。立二拆二本就有些过于坚实,现在仅仅被一个单子逼住的情况下,对方还要来欺负,让人很有反击的心情。

    大家都纷纷猜测苏揆之会用那种方式来反击,可他思考良久以后,还是单关跳起,补棋!

    这么坚实的棋形还要再补一手,连观众都觉得有些委屈。负责讲解的柳公二解释说,因为黑棋各方都薄,苏揆之想把自己的棋走得干干净净,将来发力进攻的时候就不会掣肘。可不管怎么说,能在一开局就逼得对方委屈地补棋,姜志远显得顺风满帆。对方补棋后,他再将夹攻的单子拆二,站稳根基。

    下着下着,姜志远又将右下角掏掉,获利不小。但对于这手棋,大家却有不同的看法。霍九思认为,黑棋刚才五路飞有些空虚,应该加补一手,将自己的空围好。这样黑空比白空要大,整体是满意的。

    姜志远既然掏角,苏揆之自然也要破坏对方的空,他直接三路打入。黑棋在五路,他下在三路,活动空间充裕,很快就掏活了一块。这块棋活得如此轻松,顿时显得黑棋有落空之嫌。

    姜志远也意识到这一点,不过亏了实空,外势却得到加强,在中腹隐隐酝酿着攻势。

    又轮到白棋落子,在盘面上还有许多大棋的情况下,苏揆之突然在中腹跳了一手。这手棋完全没目,却是对自身的补强,同时瞄着对手外势上的毛病。

    这手棋符合“无棋自补”的格言。是说在盘面上没有太紧要的地方时,把自己的棋补厚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一般人下棋只知进取,却很少能退后一步,自补缺点。哪怕没有了攻防的要点,他们宁愿抢一招大官子,也不肯回补。这手补棋正显示了苏揆之深厚的功力。

    大家对这手棋赞不绝口。苏揆之重视棋形之美众所周知,而好看的棋形必然是厚实的,绝无薄形反而美的可能。若过于追求高效,棋形必然薄,这是棋盘上的能量守恒。在高效与厚味之间,有些人选择前者,有些人选择后者,苏揆之就是厚味一派中的大师。今天的两步单关补棋,正显示了他的围棋哲学。

    他的这手自补让对方的外势失去了进攻目标,那么之前付出的实地代价便打了水漂。虽然实地上姜志远追近了一些,但全局的攻防却悄悄发生了逆转。

    中央补强以后,苏揆之果断地再掏对方一个角,尽管让对手外围下得很厚,但自己中央的棋已经不易受攻,黑棋的这道外势很难有发挥的机会。

    姜志远这时已感到局面不利。高手对局势的判断往往更有前瞻性,如果等全局各处都定型才看出不利,那就没有逆转的机会了。此时还不到百手,趁着还有比较空旷的地方,姜志远放出胜负手,要破坏对方的右上阵势。

    所谓胜负手,都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用出的强烈手段。若是对方应对无误,可能会加速败局,但如果制造出机会,也可能一举扭转局面。这是不甘心被慢慢拖死而采用的搏命下法,在很多对局里也往往成为逆转的契机。

    姜志远在业余棋坛混迹时就十分擅长乱战,释放胜负手是他的制胜法宝之一。今天,他在对方势力中扭断,制造乱局。苏揆之丝毫也不退缩,直接正面应战,将对方完全封进去,不给做活的空间。而他刚才自补的那手棋此时就像长矛一般直指右上,让姜志远动起手来总有些不自由。

    姜志远明白,局部是活不了棋的,对方既然要吃,那就拼死挣扎,给对方多制造些破绽,然后突然穿断,将白棋单关自补过的那条大龙断了下来,代价是右上角全死。

    现在局面已经明朗了,姜志远若想取胜,只能全力屠杀中央大龙。可屠龙谈何容易,白棋出路很宽,自身结构厚实,任何职业棋士都会愿意拿白棋一方。

    姜志远为了屠龙用尽全力,双方之后又较量了百余手,但苏揆之的应对毫无破绽,始终牢牢把握着主动权。姜志远为了破眼不择手段,棋形却也被冲得七零八落,最终中盘告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