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越禁穿区 » 第二十三章 不太棘手的案子

第二十三章 不太棘手的案子

    奉天卫五人齐聚相当不易,今天又是正式成立的第一天,不做出点成绩来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许倾卿看过听过许多除暴安良、为民伸冤的演绎故事,如今自己成了故事的参与者,满心期待着上任第一天能有个大案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远胜于嫁人后相夫教子。

    丁修、许景源都有一丝丝紧张,单枪匹马去抓贼揖盗他俩反而轻松,现在愁的是要保护的人出不得一点闪失,所以二人都盼着今天早点过去。

    李大刀略有些拘谨,过惯刀口舔血、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现在突然开始替官府办事,总觉得有些暗珠明投。

    张博德背手而站,认真的摆着poss,一副万事尽在掌握的模样。

    时间悄悄来到正午,许景源前后沏了三壶茶,张博德跑了几趟茅房,许倾卿因为兴奋过后的疲惫已经有些瞌睡,丁修端坐在凳子上开始吐纳修炼。

    负责跑腿的李大刀一趟一趟往返于前堂和后院,带回毫无价值的消息。

    三条街外刘奶奶家的猫丢了;德扬酒家丢了两坛十年陈酿;野狗把屠户李瘸子的拐棍儿叼跑了;卖布的商户因为外地商家砍价太狠双方骂起来的等等等等。

    消息不少,但都是鸡毛蒜皮,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趣。

    这么下去可不行,影响军心啊!

    张博德轻咳一声道:“丁镇抚使,劳你去趟三法司,看看近期有没有什么尚未解决的悬案。”

    “是,卑职这就去办。”丁修一抱拳,转身出发。

    “李帮办,去买些吃食,咱们边吃边等。”

    “是。”李大刀跟着丁修走了出去。

    为了保持神秘感,张博德不想让兵马司给送饭,出去吃自己这几人又实在扎眼,干脆老老实实的在院里吃个工作餐。

    丁修熟门熟路来到三法司,他在锦衣卫官至百户,往日里没少与三法司打交道。

    所谓三法司,其实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六扇门,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统称。

    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公检法,刑部抓人破案,大理寺审案定罪,都察院监督检查。

    比较耳熟能详的三司会审便是这三个部门。

    锦衣卫是直属于皇上的侍卫机构,有一套独立于律法之外的办事流程,所以每每会与三法司产生冲突。

    结果大多是以三法司吃瘪告终,因为给锦衣卫撑腰的是皇上。

    丁修在锦衣卫时是指挥使戴宗明的得力干将,三法司中认识他的人不在少数,看到这个煞星,许多人下意识的让开道路,不知道今天谁又要倒霉了。

    径直来到刑部衙门,今日坐堂的刑部郎中崔植正巧打过交道,两人曾经因为抓捕同一逃犯发生过口角,算得上不打不相识。

    崔植私下里颇为风趣,通过上次的事也知道丁修为人正派公事公办,发生口角后从未找过自己麻烦就是佐证。

    “哟,丁大人,好久不见,来刑部可是有什么公干?”

    丁修顿时有些为难,他现在已经升任奉天卫镇抚使,但是并没有擢升的公文,之前锦衣卫的官服腰牌都已上交,现在不知道要用什么身份来跟刑部要案子。

    “丁某今日奉上命来办件公差,如有冒犯的地方,还望崔郎中包涵一二。”

    上次抢逃犯的事丁修也记着,眼下自己穿着便服,又没有手谕或者腰牌在身,这崔植可不要为难自己。

    上命虽是上命,而且是顶到天那种,但丁修自然不可能说出是谁派自己来的。

    崔植果然问道:“可有手谕?”

    丁修答道:“不是太要紧的事,只想问问刑部可有什么不太棘手的案子,所以并没有写下手谕。”

    崔植奇怪道:“莫说不太棘手,便是十分棘手的案子,锦衣卫也不见看得上,这是要做什么?”

    丁修道:“公事所在,恕丁某言尽于此,还望崔郎中承个人情。”

    崔植心想这倒的确不是什么难事,大案重案自然不能轻易转交,但若说一般的案子,交出去反而省事,还能卖个人情。

    “丁大人开了金口,崔某自然照办,来人,将李家酒馆的案宗拿与丁大人过目。”

    办事的差人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案宗取来交与丁修。

    丁修翻着案宗,崔植在一旁讲解道:“东城李家酒馆,前几日发生一起命案。店主李老汉被杀,李老汉的独女李彩儿失踪,嫌疑人已被抓入刑部大牢,是酒馆里的学徒周州。”

    画面一转(请自行脑补),已经是丁修在奉天卫内为众人讲述案情。

    “案发时,李老汉躺在血泊中已经断气,周州倒在桌旁不省人事,李彩儿失踪。”

    “周州被认定为凶犯投入刑部大牢,他的后脑有钝器击打的伤口,前往牢内救治的大夫说恐怕救不活了。”

    “没想到凶犯一直坚持到现在仍未死去,只是完全不记得案发前后的事情,而且因为身体还很虚弱,所以无法问供。”

    “刑部初步判断是周州与李彩儿私奔,被李老汉发现后发生争执,周州将李老汉刺伤后欲跑,没想到被李老汉从后面打昏,李老汉最终也因为失血过多而亡。”

    “现场发现凶器,乃是切肉的尖刀。打晕凶犯的钝器也找到了,是铜制茶壶,茶壶上仍有血迹。”

    “刑部推断凶犯借着头伤谎称记不得做过的事,问及李彩儿的行踪也是一无所获,只能等凶犯身体好些后再做打算。”

    这起案子疑点颇多,若是私奔那李彩儿现在在哪?周州真的失忆了吗?李老汉被刺伤倒地后仍能有力气再次站起并重击周州吗?

    同时,这起案子又并不难破,物证齐全又没有人能为周州作证,想定成铁案也容易。

    张博德很满意,这不就是最好的不太棘手的案子么?

    丁修在锦衣卫办差多年,许景源看事眼光毒辣,李大刀常年行走江湖经验丰富。

    唯独许倾卿,对刑案之事一窍不通。

    此时以丁修为主,许李二人为辅,正在尽力给落后生许倾卿补课。

    张博德认为这很没必要,名词理论知道的再多也没有实际接触来的印象深刻,不去现场光在这分析能有什么用。

    “诸位,听我指令。”张博德拍拍手,将四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这。

    “许经历,写份手谕,就说奉天卫接受此案,写完后盖上奉天卫大印。”

    “丁兄,持手谕去刑部要人,将嫌烦周州押到北城兵马司大牢,另外所有卷宗证物一并拿来。”

    “李兄,你随丁兄一同去刑部,要张办差的腰牌,再去案发现场周围询问一圈。重点问问案发时可有人听到打斗声和呼叫声,另外问问有没有人看到李彩儿的行踪。”

    “许老,你继续整理案情,如有什么疑点汇总一下给我。”

    三人拱手遵命,唯许倾卿有些不满意道:“我也想办案,不想只做书写工作。”

    张博德强调过凡事听令莫要多问,三人自是完全听从,对于许倾卿的怨言也只是付之一笑。

    总有些人是可以在队伍里搞特殊的。

    果然张博德并未生气,反而笑着说道:“你的工作最重要,写完手谕后还要与我一同提审嫌犯,到时不要怕辛苦才是。”

    许倾卿也感觉出自己有些搞特殊,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开始磨墨书写手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