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失踪女谜 » 第22章得想办法住下来

第22章得想办法住下来

    房东媳妇陷入沉思,王蓉刘燕邓智华相互看了一眼,都开始期待房东媳妇的讲述。

    过了好久,房东媳妇才起身,先是开了空调,然后坐下喝了口村长带来的冰水。

    “那我就从汤仁达他们俩口子来租房说起吧!”

    王蓉抬了抬手,示意她并始。

    房东媳妇眼睛盯着黑着屏的电视,开始了她两年前的回忆…。

    早就听说大都市好生存,随便干个啥都能挣到钱,这是汤仁达见到房东媳妇说得最让她认可的一句话。

    两年前汤仁达三十岁,在砖厂拉水坯车累得大病一场。

    病刚好,汤仁达就在家里呆不住了,开始琢磨挣钱的事。

    自己现在这个身体,要是再在砖厂干下去,怕是吃不消。

    靠家里人均五分地,牛年马月才能脱贫致富?

    眼看着村里人家家盖起楼房,再不济也是盖了一层半的机红砖房,有的屋里头还精装修得比城里人阔气。

    汤仁达却瞅着自家老式的青砖房发愁。

    父亲走得早,母亲王素珍把汤仁达拉扯大已经是穷尽一切。

    娶媳妇只有靠自己挣钱了。

    努力了几年钱是挣了些,媳妇肖婷也娶进门了,自己却累垮了身子。

    “哎!”后面的日子咋办?

    汤仁达拖着尚未完全康复的身体在自家门前转悠,心里犯起熬煎。

    “仁达,身体恢复咋样了?”

    村长媳妇是个热心肠人,平时没少关心过汤仁达家。

    “好多了。”

    “恢复了就好,可不能再去砖厂干了,你可是你们屋里顶粱柱,柱子倒了房可就蹋了。”

    村长媳妇的好意汤仁达只能心领了,他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村长媳妇走了好远了又倒转回来道:“仁达,你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姨给你出个主意…。”

    “啥主意?”

    汤仁达立马来了兴致。

    “去A市。”说完又道:“A市是大都市,人流量大,随便弄个啥都比在屋里种地强。”

    “姨,我去A市能干啥?”汤仁达迷茫了,A市是好地方,这谁都知道。

    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汤仁达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在A市生存?

    还是村长媳妇信息来源广,她悄悄告诉汤仁达,去找给砖厂煮饭的老杨。

    汤仁达当时就纳闷了,老杨都六十五了,一辈子就会给人煮个大锅饭,也没有啥特殊技能呀!

    “你吃过老杨做的羊杂汤吧!”

    面对村长媳妇莫名其妙的询问,汤仁达只能摇摇头。

    在砖厂那个条件下,老板只是中午管顿饭,还是极少见到肉的饭。

    羊肉三十二一斤,老板给吃羊肉?简直就是睡半夜娶媳妇,做梦呢。

    村长媳妇继续道:“你太不了解老杨了,老杨的父亲在陕北就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厨,可老杨只学会了一个菜,那就是羊杂汤。”

    “你可能不知道,老杨坐过牢,在陕北找不到媳妇才到咱们李家村上门的,介绍人还是你爷。”

    “啊!”汤仁达有些惊奇,别说这个事没听自己爷爷说过,就是父母也从没提过一嘴。

    这倒是个大秘密。

    “别把嘴张那么大,这个事村里没有几个人知道,你这么惊奇很正常。我的意思是你去找下他,跟他学会做羊杂汤,然后去A市摆摊卖。入秋了,羊汤能大补,刚好A市的人爱吃馍,羊杂汤保管能让那些A市人吃了生日都能忘了。”

    “真的?”汤仁达还是不信。

    村长媳妇道:“不是真的还假的不成?别人去他可能不会教,你去学他肯定会教。”

    汤仁达这才想起以前在砖厂干时,每次吃肉老杨给他打的肉总会比别人多。

    “还有,去的时候别空着手,人熟礼不熟,你去拜师四色人情可别少了。”

    “嗯嗯,姨,我知道了。”汤仁达满怀感激。

    村长媳妇前脚刚走他就骑了个自行车去了超市。

    江北风俗,拜师和迎亲礼数是一样的,一方肉,一个肘子,一瓶好酒,一条全鱼。

    镇上超市没有卖鱼的,他就买了条猴王烟,抽烟喝酒是老杨的最爱。

    果然和村长媳妇说的一样,汤仁达上门拜访,老杨没有拒绝他。

    除了上代人的情份,老杨更看重的是汤仁达心好,能吃苦,人勤快。

    一个人有这些优点其实就够了。

    只三天,汤仁达就学会了羊杂汤的制作。

    一方面是老杨毫不保留的指点和教授,另一方面也是汤仁达认真努力的学习和专研,汤仁达做出来的羊杂汤味道得到老杨的高度认可。

    学成后,汤仁达专门请村长和村长媳妇到家里,熬了一锅羊杂汤请他们品签。

    村长只说了一句话:“行,这味道没弹的,出去了好好干”

    学到这个手艺,汤仁达对去A市挣钱有了信心。

    请村长俩口子吃完饭的第三天,汤仁达和肖婷就收拾了些衣服上A市了。

    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得先想办法住下来。

    汤仁达他们人生地不熟,胡乱转悠就发现了A市这个李家村,后面有一些民房往外出租。

    而且李家村好几个巷子口都能支摊,但是只限于早上八点前晚上六点后,其他时段都有城管在管制。

    这两个时段倒是人流高峰期,随便卖上两三小时那就不得了。

    于是他们开始在A市找房子。

    大城市找住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中介和五八同城网。

    只是五八同城网上晒的房子价格都高得没办法,中介吧肯定是要交中介费的,要不然中介吃啥喝啥。

    只有到城中村里转一转找一找了。

    城中村基本上都是民房,条件看起来差一点,可价格上能接受。

    汤仁达和肖婷几乎逛遍了城中村,只看到两家出租房子的,一家是套间,一个月一千二,价格有点接受不了。

    一家是单间,一个月五百,价钱便宜,可用水不方便。

    汤仁达肖婷有些失望了,从江北到A市,坐高铁才用了一个半小时,到城中村找房子花了四个小时都没找到。

    再有三四个小时找不到,那就只有打道回府了。

    汤仁达一想到这,心里就犯急燥了。

    他一屁股坐在房东家转角巷子口的台阶上,满脸布满失望。

    “继续找嘛!坐到这里咋办?”

    肖婷的话汤仁达像是没听到一样,眼睛迷芒的看着过往行人。

    一个个头不高三十出头的女人哼着歌从他们身边经过,向他们看了一眼,然后到离他们不远的院子门口停下。

    一边取钥匙,一边又看了看坐在地上愁眉苦脸的汤仁达。

    “我去问下。”

    肖婷一趟就跑到女人身边笑着说:“姐,跟你打听个事嘛!”

    女人刚打开门锁,上下打量了肖婷一遍,好奇道:“说吧!啥事?”

    “我想问下这附近有谁家出租单间房,用水用电方便点那种。”

    “单间?”女人皱眉想了想,抱歉地摇头道:“没有。”

    “哦…,那…,谢谢啊!”

    肖婷有些失望,但还是礼貌地道了声谢。

    女人忽然道:“你是几个人住?”

    肖婷指了指转拐处坐着的汤仁达:“两个,就我和我老公。”

    “哦…,你们是外地来打工的吧!”

    “不是不是,我们是想在A市做个小生意,在前面巷口支个摊卖羊杂汤。”

    “哦,卖羊杂汤呀!”女人说话间又向汤仁达看了一眼,留着平头,灰色夹克衫蓝裤,脚上一双发旧的黑皮鞋,整个人给人以土气朴实的感觉。

    女人笑了笑道:“我这里倒是有一间,你们俩个人住没问题,就是窗户有点高,通风不太好,水电倒是独立的电表水表,用多少算多少。门口地方还宽,平时放个锅灶倒是没问题。”

    “真的呀!呵呵!”肖婷当即就笑个不停。

    “要不?你们先看看?”

    “嗯嗯…。”肖婷忙点头,转身就喊起来:“仁达,快过来,姐他们这里有一间。”

    汤仁达站起身向肖婷和女人看了一眼,忐忑不安的走过去,没进门便先问道:“多少钱一个月。”

    “不贵不贵,你们先看下,合适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