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爱心农场主 » 第二十三章 冷成就

第二十三章 冷成就

    “你们可知道,临淄城集市里最近开了家新店面,叫四方农庄?”

    “怎么不知,那四方农庄的菜品和粮食都十分漂亮,不仅干净新鲜,又很好吃,据说我们大齐国的君主都迫不及待地将四方农庄列为御膳供应商了。”

    “是啊,我今天去看过了,那大米如白玉,晶莹剔透;蔬菜如碧玉,就像是宫殿里精雕细琢的雕塑,只要看上一眼,都会有舍不得吃的想法。”

    “我去买上几斤,回家后发现自个儿家里的锅不配煮这么好吃的大米和蔬菜。”

    几个老百姓议论纷纷起来,他们所说的菜品是指蔬菜瓜果的品相,并不是指那种菜单上菜肴的品种。

    “真煮上了,又发现,那大米又香又软,还带嫩,吃起来简直就是就是享受;那里的麦粉又白又细,就像是珍珠粉,蔬菜香甜而且多汁儿,人间美味,人间美味啊!”

    “四方农庄种出来的菜的确很好吃,就是不知这么好吃的菜是怎样种出来的。”有人问。

    “是啊,为什么我们就种不出来,要么闹虫,要么闹天气。”

    “先别管这个,你们知道四方农庄的庄主是谁吗?”

    “我听说是越国人,姓梅,名长苏。”

    “梅长苏这个人长得那可是真是好看,美男子啊!”

    “真的,我真想去见见他。”有人好奇道。

    “见他,那也要遇得上,我听说他一直待在自个儿家里,出门次数很少,除非外出运货,但就算运货也是坐在马车里面,你遇上了也不一定见得着。”

    “去去去,一个大老爷们的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去醉春楼看姑娘。”

    “哼,你懂什么,知道什么叫养眼不?”

    “只要是姑娘见了他,无不芳心暗许,哪怕是男人见了,也要上前赞美两句,因为梅庄主这人啊,懂礼数,有爱心,文化人。”

    “你们知不知道,梅庄主收留落难之人还要看对方会不会读书识字。”

    “嘿嘿嘿,读书识字,关我们小老百姓什么事,礼乐射御叔叔(书数),那是富人官家的学问,我们懂了有个屁用,还是回家安心种田吧。”

    “这你就不懂了,据说这梅长苏梅公子最近收了两个会读诗的女奴。”

    会读诗的女奴。

    “会读什么诗?”

    “那什么采薇采薇,还有东方之日。”

    “采薇,不就是日出的时候采几棵野菜么,有什么大惊小怪。”

    “没文化,真可怕,你以为读诗就像摘野菜那么简单啊?那可真是贻笑大方。”

    “请问阁下,那四方农庄所在何处?”

    这时候有个人站出来问道。

    “怎么,你也想去四方农庄做仆人?可以啊,我看你也是有几分文采之人,那就告诉你吧,四方农庄在临淄西城区。”

    “多谢!”那人拱了拱手,面带微笑,说完便匆匆离去,好像有什么急事。

    临淄西城区,梅家宅子。

    梅蕊把雪星喂饱后,就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梅苏酥的消息还没打探到,她就暂时先留在临淄城,然后为了完成齐国君主这一年的大单子,她每天都要向系统租借五辆大马车,空车出一次城门,假装去外面拉货,然后满载而归。

    满载进城的时候不用再交什么税费,因为竹简上说明了,这一笔生意是与宫里人做的,并且还注明免税,只要拿着那个竹简递给城卫看,就可以通过。

    而且时间久了,城卫认识他们后,不用竹简也能随意出入。

    解决完生意上的问题,梅蕊开始思考今后的发展。

    华夏历史上,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战国时期,秦国因为实行变法改革,使得秦国不断强大,便开始谋划开疆扩土。

    那么,先攻打哪里最好呢?

    秦惠王九年,即公元前317年,大臣司马错和张仪就此问题展开了争论。

    张仪急功近利地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到那象征天下王权的九鼎宝器。还声称那夷狄居住的蜀地不过是穷乡僻壤,不值得进攻,于霸业无利。

    司马错却反对张仪的主张。提出富国强兵,先攻蜀地,壮大自身,获得名声以得民心,他的进言被秦惠王采纳。最终为秦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三国时期,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了先机。

    梅蕊想效仿的便是曹操,她打算去洛邑,周王室的所在,以扶持周王室来改变天下即将大乱的局面。

    至于大齐国,梅蕊就不怎么上心了。

    因为齐国坐落于沿海地区,北有燕国,南有鲁、卫、宋、楚、吴等国,西有晋国,相当于被各国包围起来。

    按照纸牌房子的建立来看,除非拿下燕国,南取吴越,亦或者以齐国铁骑去往更北面开拓疆土,发展殖民地,否则很难发展壮大。

    梅蕊摇了摇头,殖民地也不可取,假若各国纷纷效仿,岂不是得不偿失?

    再说,如果殖民地距离齐国疆土太过遥远,派过去的齐国子弟自立为王怎么办?这就相当于间接地分封土地。

    尊王攘夷,齐国的发展终将受到地理位置的束缚。

    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姬昌是周武王姬发的父亲。

    可能五百多年前,姜太公和周武王姬发早就根据《周易》算到了大概,在防止齐国以后颠覆周王朝的同时,还赋予齐国一项特权,那就是可以出兵讨伐有罪的诸侯国。

    现在,齐国的情况是被围着的,这就相当于围棋的落子规则,内部围成两眼做活棋。

    围棋起源于华夏,相传为帝尧所创。

    位于棋盘边上的棋子有三口气,位于四角上的棋子只有两口气;如果这些棋子能够摆脱围困,联络外面的棋子,就会拥有更多口气,拥有的气数越多,发展得就越强大。

    周平王迁都洛邑的时候,不仅失去了之前的部分领土,还选了一个最不好的位置发展,也难怪会衰落至此。

    看地图上的位置,破损的镐京应该是让给了秦国,由勇猛的秦国抵御犬戎的骚扰。说迷信点,秦国能统一六国应该是因为占据了镐京这个位置。

    梅蕊本来有些想不明白,既然犬戎想要进犯,为什么周天子不进攻犬戎呢?

    对于这个问题,梅蕊现在似乎想明白了,应该是当时的诸侯各国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不愿损兵折将。

    毕竟,他们只负责保护周王室的安全。

    但这也不对,要知道西周的分封制规定,诸侯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那唯一的可能就只有经济上的了。

    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镐京城内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到处遭到了破坏。

    没有了经济支撑,周王室穷得响叮当,想发兵都难。

    还有历史记载称:外有虎视眈眈的犬戎,内有强大的诸侯崛起,周王室已然失去威信,甚至连周平王的登基都有间接的弑君弑父之嫌疑。

    迁都洛邑,好像也是被逼无奈。

    自己不够强大,就没有人愿意理睬你。

    现在,总览东周列国的发展,要数齐国的经济最为发达,但齐国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最多也就战国时期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那会儿,因大方纳谏而战胜于朝廷,又风光了一回。

    梅蕊会想到扶持周王室,就是为了要有一个正当的名义。

    挟持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她倒做不来,不如扶持天子以令诸侯。

    可问题来了,要怎么扶持起周王室这个纸老虎呢?

    烂泥扶得上墙么?

    周景王姬贵能够批评晋国数典忘祖,应该也是有些学问的,是不是烂泥还说不定。

    另外,梅蕊还翻看了一些大致的资料。

    资料上说,周景王的成就好像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铸造大钱,普普通通,没什么特殊的一个冷成就,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