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爱心农场主 » 第三十七章 以静观动

第三十七章 以静观动

    甩掉关于王笙的事情。

    整整两周时间,梅蕊都在观看自己宗门建筑的搭建,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并且都留有扩建的空间。

    “这应该可以住三百人。”梅蕊自信满满地望着几大建筑。

    现在她可以回临淄城了,先解决玉佩的事情。

    因为三天前,梅蕊接到上官婉儿的飞鸽传书,要请示她做主,是否跟随王笙一起前去那个曾经陷害过他的士大夫家中寻找梅苏酥的线索。

    对此,梅蕊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让上官婉儿多盯着点,切勿伤人性命,等问出线索后再做打算,给点教训什么的,毕竟齐国有齐国的法律。

    又两天前,上官婉儿再次飞鸽传书,说已经解决了。

    原来是那个士大夫贪图美色,仗着权势想要掳走梅苏酥,却被其妻栾氏发现,栾氏借助娘家势力提前绑架了梅苏酥,想送去给灵台山附近的山贼头目当压寨夫人,却觉梅苏酥容貌动人,是个祸害,心生邪念之下,便夺了她身上的玉佩,并将她投在了茅草屋里,要将其烧死。

    最毒妇人心啊!

    有句话说得好,春秋大义看晋国。

    梅蕊差点黑化,这让她想到了历史上的晋国,晋献公时期,即公元前656年,晋国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原因是其父晋献公宠爱的骊姬,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继承人,开始诋毁太子申生,并不断用阴谋陷害太子申生,连带着让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逃出晋国。

    其中,重耳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他周游列国,逃亡在外,身心经受过种种磨炼,对楚王做出退避三舍的承诺,六十多岁才回国登上王位,他就是晋文公,在位仅九年就使得晋国称霸。

    《论语宪问》:“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句话是守门者对孔子的弟子子路所说的,意思就是:知道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

    梅蕊开始想到自己的处境,用爱心拯救万民,推翻奴隶制,用现代总结的智慧教化古代万民,有这样一个金手指又怎会行不通呢?

    气运在身,系统在手,已经没有什么行不通的了。

    梅蕊一边思考,一边练习棍法。

    “行不通于我而言,根本不存在。”

    这么说着,梅蕊已经将天罡三十六棒修炼到了第十九棒导出元阳。

    虽然棍棒使出后,缺乏力道,但孙乔教她学会了如何运用巧劲,以弥补力量上的不足,杠杆原理之四两拨千斤。

    在宗门附近的草地上练了两周,她手上都起了茧子。

    最后演示一遍,让孙乔看后,孙乔表示满意,鼓掌道:“姐练得不错。”

    收起棍棒,梅蕊只感觉自己的肺活量比以前更大了,身体更加轻盈敏捷,力气也有提升,要是让她再扛起两周前的那把锄头,她保证自己不会闪到腰。

    “乔妹我们该回去了,去寻那玉佩。”

    说完,梅蕊招呼了雪星,带上孙乔,坐上马车回临淄城,仅留下五个场工负责看守宗门。

    那枚玉佩据说被栾氏卖到了典当铺,只希望那玉佩还在,没有被别人买走。

    为了赎回玉佩,王笙让栾氏吐了三百两黄金。

    本来他只身一人是没法做到这样的,但他身边有上官婉儿和王昭君两大高手,也就无所畏惧,一番威逼之下,总算套出玉佩的下落。

    典当铺给了栾氏二百五十两黄金,王笙却跟栾氏要五百两黄金,哪知栾氏和那士大夫只能凑出三百两。

    得饶人处且饶人,王笙本就没有后台支撑,生怕给自己惹麻烦,也就没有做得太过分,因为他知道梅苏酥并没有死,要不然就是报仇的时候。

    对于五百两黄金这个价格,梅蕊感到吃惊。

    这玉佩的价值不菲,能有如此高价定不简单。

    要知道周朝的玉饰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了地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有些玉器只有周天子才能佩戴在身上,而有些玉器是诸侯国君佩戴,如果王子乔站在梅蕊面前,估计也会佩戴着一块象征他周朝太子身份地位的玉饰品。

    哪怕现在礼崩乐坏,周王室的余威也还在。

    古人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梅蕊认为历史上,武王伐纣,商亡而周起,纣王之子武庚受封公爵于宋,因文王有德,能容天下,故武王不赶尽杀绝。

    相传九鼎宝器为大禹所铸造,象征着王权、天命所归和至高无上。

    楚王问鼎,觊觎周王室,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代周。

    周大夫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听此回答,楚王哑口无言,遂退出周国疆域,但仍旧没有放弃进军中原的野心。

    此事件中的楚王为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这说明鼎和玉一样,可作为地位的象征。

    不过,梅蕊认为鼎要比玉更高级一些,至少在春秋时期是这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有传国玉玺,似乎还是用和氏璧镌刻而成,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可见传国玉玺与九鼎地位等同。

    关于楚庄王的典故还有“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是说,楚庄王在位三年毫不作为,把一众臣子都给急的不行。有臣子把他比作南山土岗上的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叫,不知是什么鸟。

    楚庄王回答,此鸟三年不展翅是为了长羽翼;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情。

    以静观动,以感辨奸。

    半年后,他任用忠直之臣,攻灭前来进犯的敌国,后来又任用贤才孙叔敖为令尹,即宰相;不断壮大楚国的实力。

    后来,晋楚争霸,双方互有胜负;又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求和。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终于实现了称霸的愿望。

    于是,就有了一鸣惊人的成语,比喻不被人注意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从侧面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不难看出,那些在聚光灯下被时刻关注的人,很难会有建树,容易被阿谀奉承之言蒙蔽,就是说让猪油蒙了心。

    所以,梅蕊在前期建立宗门的时候,一切从简,尽量保持着低调,就相当于是创业的开始,来日必定一鼓作气,一鸣惊人。

    说到一鼓作气,梅蕊又想到了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与一鸣惊人相比,都是前期压抑,后期爆发。

    那些句发生在鲁国的有名的对话。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