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少帝重生 » 025 冀州之争

025 冀州之争

    “哈哈哈!”

    刘辩笑了两声,眼泪就留了下来。

    目之所及,全是尸体。

    有黄巾贼的,还有很多是自己的士兵。

    护卫自己的十几个亲随最惨,只有三个人还活着。

    这一战,打得太惨了。

    还能站着的士兵不足一半。

    “陛下,不能哭!你是帝王!”

    荀彧在身后提醒道。

    刘辩勉强站直身体,看着远方狼狈撤退的黄巾贼的残兵败将,生生忍下追杀的念头。

    “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兵。”

    “统计战况,朕要每一个战死士兵的名字,抚恤他们的家人。谁敢动这笔钱,动他们的家人,杀无赦!”

    “荀卿,拜托你了!”

    刘辩郑重地嘱咐道。

    荀彧双手行礼,接下命令,保证完成。

    经过统计。

    刘辩的1000羽林军,死伤400人。

    刘关张的2000人马,死伤1100人。

    就连史阿的斥候队,也死了一半。

    三千胜三万,绝对的大胜,但刘辩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同时,这一战也打出了汉军的声威。

    颍川郡各城都得知大汉废帝刘辩驻扎在颍阴城,颍川荀氏的“王佐之才”荀彧已经归顺了陛下。

    各大城池的士族、豪族皆来拜见。

    阳翟郭氏的郭嘉,曾经和荀彧一同效力袁绍,对袁绍失望,回颍川隐居。

    许县陈氏的陈群。

    长社杜氏的杜袭。

    阳翟赵氏的赵俨。

    ……

    荀彧对刘辩说:“这些人集结各城家族的势力,骚扰黄巾贼的粮道,是我军胜利的重要原因。”

    刘辩深以为然,于是隆重地设宴款待。

    席间,通过荀彧的架桥牵线,刘辩与这些颖川的优秀年轻人相谈甚欢。

    这些人代表家族献给刘辩许多钱粮,刘辩也答应保护他们家族的土地和人口。

    于是,刘辩暂时获得了颍川士族的支持。

    在这些士族的帮助下,刘辩再次征兵。

    刘辩将羽林军的规模扩大到了三千。

    其中包括一千骑兵,由右校尉赵云统领。

    重步兵两千,由左校尉典韦统领。

    又派关羽、张飞各自去襄城、许县募兵,镇守两城,同时清缴附近的黄巾贼。

    当然了,刘辩也对这些颍川的人才动心了,派荀彧去试探这些人的心意。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答应刘辩,他们还在观察刘辩的所作所为,只有刘辩表现得足够强大才能俘获他们。

    刘辩没有生气,依旧提拔他们做各县的县令或县丞,治理地方。

    这倒是让颍川士族集团看到了刘辩的广阔胸襟。

    与此同时,刘辩提拔荀彧做了侍中。

    这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可以进出皇宫,担任皇帝的侍卫,贴身听取皇帝的命令。

    东汉以来,侍中官职不高,但是权利却越来越大,几乎就是事实上的宰相。

    由此可以看出刘辩对荀彧的信任。

    荀彧五体投地,感谢天恩。

    同时,刘辩又加封王越为执金吾。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执金吾是堪比九卿的高官。

    不过如今刘辩处境艰难,王越这个执金吾空有官职,没有实权。

    不过王越也非常兴奋了。

    又提拔史阿为斥候营校尉,将斥候营扩大到500人的规模。

    其余所有人,也各有封赏。

    在刘辩的统治下,颍川北部暂时安稳了下来。

    ……

    接着,冀州发生了一件大事。

    冀州刺史韩馥要将刺史的职位让与袁绍。

    事情要从讨董联盟解散开始说起。

    袁绍、曹操的地盘都被黄巾贼占据,两人只能跟随王匡去了河内。

    病倒在长安的董卓不知道怎么想的,头脑发热就派遣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数名朝廷重臣,携带诏书到河内郡,游说驻守在当地的袁绍。

    袁绍族人都被董卓杀光了,怎么可能再归顺董卓?天下人怎么看他?

    于是袁绍命令王匡将这些人下狱,准备处死。

    然而胡母班是王匡的妹夫,王匡于心不忍,但最终还是将他处死了。

    这激怒了胡母班的亲属,于是他们联络董卓,里应外合攻打河内。

    袁绍、王匡、曹操大败!

    王匡于乱军之中被践踏而死,袁绍、曹操则是逃到了冀州,韩馥的地盘。

    两人都是靠着韩馥的接济才能存活。

    但是韩馥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好心却养了只白眼狼。

    袁绍的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怎么能依靠别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主公何不取之?”

    袁绍早有想法,只是苦于没有良策。

    逢纪说到:“可以暗通公孙瓒,攻取冀州,约定平分冀州,公孙瓒必定动心。韩馥无谋之辈,一旦受到公孙瓒的攻击,就会找主公帮忙。主公趁机夺取冀州的军权政权,岂不唾手可得?”

    袁绍大喜,立刻写书信派人联系公孙瓒。

    公孙瓒果然兴兵攻打冀州。

    韩馥十分慌张,聚集荀谌、辛评两个谋士商量。

    他不知道,荀谌早已经被袁绍买通。

    荀谌劝说道:“公孙瓒率领燕、代两地的猛士,长驱而来,其锋芒不可阻挡。而袁绍智勇过人,手下名将众多。主公可以请袁绍到邺城来,共同治理州事。主公厚待袁绍,袁绍自然会感恩,到时候还用担心公孙瓒吗?”

    于是,韩馥立刻派遣別驾关纯去请袁绍。

    辛评觉得不对劲,但也没有多嘴。

    反倒是长史耿武劝道:“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宛如手掌上的婴儿,只要断他的奶,立刻就会饿死。主公怎么能把州事交给袁绍,这是请狼入羊群啊!”

    韩馥大怒:“我原本就是袁氏故吏,才能又不如袁绍,择贤而让是古君子之风,你何必嫉妒?”

    耿武十分委屈,老子一心为了你,你却觉得我是嫉妒袁绍?

    耿武几乎心灰意冷。

    关纯说道:“如今陛下在颍川大败黄巾贼,威名大震,主公不如上表请奏陛下,毕竟冀州刺史也是皇家赐予主公的,主公应当有此一奏。”

    韩馥犹豫了一会儿,答应了。

    于是,韩馥就写奏书禀报刘辩。

    刘辩就知道了这件事,请来荀彧商量。

    其实刘辩知道这件事的结局。

    袁绍夺取冀州,韩馥后悔莫及,最后被逼在茅厕里用刻字的小刀自杀。

    耿武、关纯刺杀袁绍失败,全都战死。

    袁绍以冀州为基本盘,逐渐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

    刘辩自然不想养虎为患。

    没等刘辩说话,荀彧已然大怒:“袁绍虎狼之心,可恨!他心里哪里还有汉室,还知道自己家吃谁的俸禄吗?”

    刘辩不解,询问究竟。

    原来,荀谌是荀彧的亲弟弟。

    在这之前,荀谌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荀彧,征求荀彧的意见。

    荀彧不答应,只是没想到荀谌还是做了袁绍的走狗。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袁绍的阴谋,只是为了夺取冀州,这是虎狼之心啊!”

    荀彧骂道:“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只有陛下赏赐,怎能允许袁绍这样的奸臣贼子谋夺?”

    刘辩早就知道,还是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怒骂袁绍。

    于是,刘辩命令荀彧代写昭令:斥责韩馥无视汉室,私相授受。命令他管理好州事,不允许再生出这样的心思。

    韩馥一时间断绝了这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