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明:我为秉笔太监 » 大捷

大捷

    鞑子虽然投降了,但庞大的人数还是让接受他们投降的厂卫营和边防军忙活了许久才将他们完全控制住。

    待到一切顺利结束,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

    金乌西坠,晚霞渐丽迷人眼。

    破败的的龙井关再次恢复了平静,一队队垂头丧气的女真士兵被反绑着双手,老实的摆成排成长队在厂卫营的押送下重新入了关。

    只不过与他们上次入关是的猖狂得意相比,如今的他们不过是一群败犬,沦为了阶下之囚。

    龙井关的城墙头上,黄得功等一众高级将领俯视着城下排成长龙的俘虏们,眉头深深的紧皱着。

    按照他的意思,这些畜生根本没有俘虏的必要,他们最好的去处是地府,哪里才是这群畜生的归宿。

    但是来自厂公的命令却让他不得不压制自己心中的杀意,按照厂公的要求将这些战败的女真士兵押回京城。

    他很不理解,留下这群败兵有什么意义?

    俘虏他们不但会给返程的厂卫营带来极大的压力,也会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

    他们的人数太多了,哪怕现在被控制住了,但高达近三万的俘虏还是给人数不过万人的厂卫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之前能压制这群野人靠的是先进的火力远距离压制,但现在这些野人可都被压在了身边,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一万人可就要跟这群野人近身搏斗了。

    虽然他们的武器已经被全部收缴,但这些来自白山黑水从小便与山中野兽搏斗的野人可不是没了武器就会变成软脚虾的,只要还能挥动拳头,他们就依旧能给厂卫营的将士带来极大的威胁。

    所幸,虽然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把这群俘虏给废了,但黄得功还是想到了应对方法,只不过需要边防军的老部队多配自己几日协助自己在这最关键的前几天镇压好这群俘虏了。

    想完心事,黄得功原本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了开来,转身对正跟王寿成挤眉弄眼的说着自己等人功劳的张福祥道:“张参将,这两天就还需要兄弟们在劳累劳累了,回去之后兄弟们的功劳我一定一五一十的上报上去,不让兄弟们的辛苦白费。”

    对此,张福祥摆了摆手笑哈哈道:“哈哈,没事儿,都是兄弟部队,帮下忙而已,弟兄们乐意,没什么大问题。”

    说到这,张福祥却话题一转道:“但是……这可是三万的女真鞑子,就你们厂卫营一万人押送他们,真的没问题吗?”

    黄得功点了点头道:“只要过了前两天饿的他们没了力气,往后就没隔两三天给他们只足矣行走的食物和水便可以将他们的体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到那时,纵使他们想要闹事也没那个力气了,如此也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你为何不把他们的大拇指都给砍了,如此一来他们也用不了武器了,这样不是更安全吗?”张福祥疑惑问道。

    黄得功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悠悠道:“不知道厂公在想些什么,但他要的是完整的俘虏,我等便也只能将这些俘虏尽量完整的带回去了。”

    “厂公的命令啊,那没事了……”

    听闻是当今东厂厂公的意思,张福祥也只能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不再提起这个话题。

    ⋯⋯

    是夜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便从龙井关出发往京城而去

    日升月落

    三日后。

    京城,太和殿。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经过一番定式的流程后,今日的早朝进入了最关键的奏事环节。

    伴随着鸿胪寺礼官的唱喝,早朝正式开始——

    龙椅上,崇祯斜坐在宽大的龙椅之上,也不顾帝王形象,满脸无精打采的打着哈欠看着随着鸿胪寺官员唱喝声过后站出来奏事的官员们在哪里互相攻伐。

    没错!就是互相攻伐。

    这些日子以来,也许是崇祯没有再做什么出乎他们意料的事,又或许是王承恩远离京城,众臣也逐渐恢复了本性,党争也重新开始。

    他们甚至都不加以掩饰,每次早朝的奏事环节便是那些不安分党派挑战阉党的表演环节。

    一个个大臣站了出来,细数着对手的种种劣迹,而对手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同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证据反将一军,待到互相攻伐陷入僵持后,朝会上便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骂战。

    就在崇祯想着这些的时候,他却没有注意到,底下的百官正在暗暗的交流着眼神。

    不仅是同党派之间,不同党派之间的眼神交流也越发频繁了起来,他们似乎在暗暗谋划着什么……

    这些刚才还打出了一地狗脑子的不同党派,在这一刻,仿佛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

    朝堂的氛围,突然之间变得诡异了起来……

    “陛下,自万历年间开始,我朝面对北方鞑虏便处于胜少败多的尴尬境地,即便是胜了也由于鞑虏的机动性而无甚成果,导致我朝不论胜败尽皆损失惨重。相反,这些个鞑虏之所以屡次进犯我大明,为的不过是一点过冬的物资而已,待其抢够过冬物资便会退去,相比于派出大军与其交战而言,被抢的物资不过寥寥罢了,于我大明而言无甚损失。如今鞑虏再次来犯,陛下派出大军迎战可谓是得不偿失,况且胜率极低,最后极有可能让我大明损失加重,此实乃不智之举!望陛下能明时局,待大军返回后即可解散这无甚用处之厂卫营,以及东缉事厂,以免得徒耗钱财!与其将银子浪费于此,不如将投入营中之银两充入国库及各部维持朝廷运转,如此方乃智举!老臣今日不以圣怒亦要上谏,实乃为我大明未来考虑,望陛下慎重思虑,早日回归正途!”

    嗡!!!

    猛然听到这番话,崇祯顿时愣住了。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夯货,自己想当夯货,还想忽悠朕,让朕跟他一起当夯货不成?

    “不抵抗建奴,放任建奴抢掠,等他们抢够了自然就会撤退?还有解散厂卫营,将银子充入国库和各部还让朕认真考虑?!”

    朕考你个头考虑!

    这是哪个十月怀胎刚怀了五个月还没足月,脑子都还没发育完全的夯货被他娘给生了下来,还跑到了这朝堂上来恶心朕了?

    这说的是正常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这得夯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说出以上这种话啊!

    朕——真的是见到真夯货了!

    正在朝堂陷入诡异氛围之际,一声急切却又带着激动的呼喊声在太和殿外响起!

    “陛下!陛下!大捷!大捷啊!厂卫营于龙井关与逃跑的建奴进行了的大决战,最终大获全胜!

    不仅生擒了奴酋皇太极,还俘虏了数万降兵!

    现已八百里加急传回了捷报!

    陛下!大喜!大喜啊!!!”

    正准备回到龙椅上的崇祯猛的停住了身形,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看向了冲进来的小宦官,也顾不得对方刚才的失礼之处,三两步上前,抓着手便问道:“信使呢?捷报信呢?!”

    那报信的小宦官即便是被崇祯给提着脖领子提到了半空中,却仍然带着笑容道:“陛下!龙井关!大捷!”

    啪嗒!

    轰!

    崇祯猛的松开了手,任由那小宦官跌落在了地上,呆立了半响后猛然大声吩咐道:“从今天开始,给朕时刻关注王大伴以及厂卫营!

    待王师抵京之日,朕亲自出城十里,迎接他们凯旋!

    朕要亲自迎接王大伴他们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