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道人笔记 » 道人笔记连载至三十二

道人笔记连载至三十二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二十六)

    跟老人家一聊聊了一下午,直到夕阳西沉。老人家邀请我在他家吃晚饭。我便答应了。他吃得非常简单。一碗米饭,豆豉一盘,青菜二两。我客随主便,也草草吃过。他又泡了一壶茶。我辨别不出是什么茶,他说是老君眉,拿最普通的瓷碗盛给我。他自己则拿个大茶杯。许是我很少喝茶,只觉得碧沉香泛,心神俱宁。老人家还笑着说用瓷碗喝茶便是大道至简。

    也不知道是几点钟,天暗得差不多了,我说我要走了。老人家送我出门。我也始终没有答应他随他学道。虽然他说的话令我很神往,但是心里到底还是有几分惧怕和疑虑。毕竟素昧平生,他能知道我这些秘事,内心总有隐忧。老人家也不勉强,只邀请我下次再去,我也不可置否,含混过去。

    下山的路上,天越发黑了,两侧的人家都亮起了灯火,心里只是七上八下。一天之内两个老人对我说“等我许久”,还说我有道缘。但是在我们农村,邪魔外道的传说由来已久,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包括狐狸精吃人,吸人的精气,还有大仙附体,什么的。我心下还是疑惑这个老人家的来历。不知道到底是正是邪,是好是坏。这个老爷爷,他到底是神,是妖,还是鬼怪呢。他能够知道我之前那么隐秘的事情,还会知道什么?是否知道我现在的想法,会不会控制我的思想?但是,他也并没有害我,我还吃了他家饭菜,也没有什么不适,甚至还觉得身心很是轻松。

    这样胡乱想着,一会担忧,一会害怕,又夹杂着好奇和神秘感,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看见学校辉煌的灯火,看见了熟悉的学校大门,看见我的宿舍楼。

    第二个周末的时候,我又独自去爬山,出门的时候还在犹豫要不要应约去这个老人家那里,不知不觉又走到了缙云山的后山,直到走到老人家的小草屋前。这次我细细观察了小草屋的周围。前前后后隔得不远好几户小院子零星散落。有的人家的院子墙壁上还有爬出来的凌霄花生机勃勃。小草屋的后面有一条细流顺着劈开的竹筒蜿蜒而下,似乎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一直流到小草屋后面的院子里去。那就是老人家的院子。应该这条小流就是老人家平常用水的来源。他家院子里还有棵大枣树,枝叶繁茂只开到院墙外面,此时正是四五月间,枣花开得细细密密,风吹枣花飞落。我心想,这样具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应该不会住的是妖精吧。妖精哪里还需要喝水,吃饭,不是应该喝血吸精气吗。而且附近这么多人家,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我正思绪纷飞,突然门开了。老人家走了出来。还拿着他的大茶杯。他看见我仿佛意料之中。意态闲闲,似乎又有几分喜悦。他说了一句“进来吧”便转身进了屋。也丝毫没有客气的意思。

    我随他再次走了进去。他仍旧拿出瓷碗给我倒茶。我仍旧喊他爷爷。虽然知道他修道,但是也不知道是该喊道长还是道人还是怎样。老人家坐下拿出笔砚写了一个“谋”字。

    谋。以奇。正。暗。术论之。

    正是当年我梦中所得。只见他下笔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很快写完。

    抬头莞尔:小伙子,想没想好要不要跟我学?

    我端坐在他对面,心里仍旧忐忑。于是把疑惑一一道来。我说我还没结婚,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倘若跟你修道,是不是要证悟什么境界,不能结婚什么的。

    他也一一告知。

    老爷子说,他们这一派传承,一代最多能有三人。他一直没收徒弟是因为机缘始终没到。而且对世俗的身份要求什么的并没有,也可以结婚生子。

    我点了点头。

    老人家继续说:“我们乾坤派的传承最求正统清净。只讲缘分,不落邪分。断不会教授符、咒、鬼、神之类。核心在于传授道经、重在玄义、讲求一个“悟”字。悟天地之玄奥,大道之真章,心明自得道,而后知盈虚荣枯之数。

    我想了想问:那那些算命什么的,也会学吗?

    “你说的是术”老人家道:“术的东西涉及一二,祖师乾坤子心怀大爱,情系苍生。也教授了弟子一些改命求健康的术法。但是所学弟子须得发誓绝不可以此害人。”

    我复又点头,心下渐觉明朗,但是又好奇问:“您说我与您有大缘分,是什么缘分啊?”

    老人家哈哈大笑:“这个天机不可泄露,将来你会知道。”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二十七)

    如此这番,我心里也没了疑问和害怕,便答应了老人家要做他的弟子。

    拜师仪式很是严肃但也很简单。老人家在后院焚香祈祷,三柱香,第一柱立于香炉正中,第二柱立于左侧,第三柱立于右侧。而后老人家领着我三跪九叩。最后他将水点在我的眉心,又拿拂尘敲了一下我的百会穴,才算礼成。

    如此我便正式拜为乾坤派弟子。此时老人家才告知我他叫玄明子,从此他便是我的师父。

    之后每周周一到周五我在学校上课,周末去师父那里修法。师父待我特别和蔼可亲,乾坤派传承的各类经文,经文注解,经义内涵,他都会一一跟我细细讲解。最开始我会做笔记,做了好多本。后来师父说,这些东西融会贯通以后,你就不要再去关注你的笔记了,以你的根基,只需要从深处去“悟”,自然大有所成。

    师父讲的东西非常全面,从道之本真讲到道之特性,其与肉身、意、心之联系,再到道之演化、之律、之相、之气、之形,无所不包,无所不纳。

    过了大约半年以后,师父开始跟我讲解一些术的操作方法,个中关窍。师父经常会用道经帮助有缘人消除邪祟,治病疗愈。至于偷天换地改命换命之类的道家奇术,也会跟我提及,但是极少做,他说除非与自己有不可更改的因缘。师父告诉我曾经就有乾坤派弟子私自替人做些术法操纵的事,被逐出师门的先例。

    同时,师父还会教我一些药理和医理。很快我就掌握了基本的药性辨别,平常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对我来说已经几乎可以做到药到病除。

    转眼就到了大三那年的元旦。我学道也不短的时间了,对于乾坤派道经的思想,玄义似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神通也在师父多次考核下基本让他满意。

    一天,师父与我相对静坐。突然开口说:你自己来看看自己往后的因缘。我随即安住,只见眼前出现了很多人朝我涌来的画面,又仿佛看见飞龙在天,远烟空翠,云山雾海。我睁开眼睛,跟师父说了自己看见的景象,师父点了点头。

    许是看我的修行方面进步较大,师父心情好,那天下午师父跟我说了很多祖师爷乾坤子的趣事,谈及其志向,唯十七字可表“诛荡精怪,扫馘凶妖,所在经行,以救人为志。”

    和师父在一起的这么长时间里,我与师父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师徒情谊。师父对我从来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倾囊相授,分毫不取。不论教授任何术法,都必须要我立誓只能救人绝不可害人。想必也是受祖师爷意志的影响吧。我心内不禁也为祖师爷乾坤子的志向震动。

    而后师父又同我说到历代传承祖师诸多神迹,二十三代祖师曾指点并参与编纂明成祖的《文献大成》,后经多年雕琢遂成《永乐大典》,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释藏道经,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三十三代祖师曾外显为方外之士,是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爷府上幕僚。后来雍正爷登基,咱们祖师爷也成了从龙之臣,多次向雍正爷进贡丹方。

    “也是那会儿,皇帝赐咱们传承名为乾坤宫”师父说完停了下来,问我:“你知道传到咱们这里是多少代了吗?”

    我想了想“约莫四十多代了。”

    师父颔首:“自祖师爷乾坤子创派以来,到我这里是乾坤宫第四十六代。”顿一顿,又道:“我们乾坤宫,最重法脉清净。当年,祖师爷立下规矩,一代三支,唯有一脉可以收徒传承。到我这里,只有你一个徒弟,法脉就由你传承。你就是乾坤宫第四十七代祖师。将来你或许还有很多很多眷属回归。

    我突然想起白云观里的老道士似乎也是这样说的。但是后来我再去白云观,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老道士。甚至于当时他跟我说的那段莫名的话我也始终不知道意思。心内一动,我于是把白云观那个道士说的告诉了师父,师父只会心一笑,并不多言。

    佳鹏人生经历故事连载(二十八)

    2003年那年年关,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师父破天荒说带我出去走走。我们去了白云观。那天的道观人烟阜胜,许是快到过年的当口,前来敬香礼拜的人很多。

    观中供的全是道教的诸天神仙,于一派香火鼎盛之中,如梦如幻。顺道而入,我们发现

    观里有很多人给慈航道人点灯,还有人请道士亲自念诵道教经文之类。我们没有点灯,只在玉帝和王母殿做了顶礼。当时我心里想着你是三界至尊,所以我顶礼你,心里也不知道为何便做了这样的祈祷:祈请玉帝和王母慈悲照护三界众生,普愿众生安乐如意,一切苦难都消灭。你们护佑众生,我特别感谢你们,就在这样默念的时候,突然感觉天摇地晃的感觉,好像自己也站不住了。不知道是否是幻觉。

    后来就出来去山下买了一些吃的,猪肉两斤,红薯两斤,栗子、冬柿、香梨,柑橘,又买了一些药材,人参、茯苓、地黄、川芎之类。师父每到换季时分,都会带着我喝上一周左右的“换季汤”。这样可保证身体四季无恙。师父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荣养一身。人身与万物同一,终归于万物。所以学医必先学道,学道也须得懂医,身体无恙,打坐悟道,才更容易与道相通。如此相辅相成。

    回到屋里已经是中午,我陪着师父做了简单的午饭,又架起了泥炉,将红薯、栗子、冬柿之类架起来烤上。不一会屋里就香气四溢,食物的甜香和金骏眉的醇香混而为一,沁人心脾。

    想起这大半年随师父修道以来的生活,仿佛身在世外桃源。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尘世中的那些烦恼统统被我抛诸脑后.忘记了贫穷苦痛,学了好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内心好像也有什么被唤醒一般,有一股力量想要喷薄而出。

    师父阖眼坐在我对面的摇椅上,冬日下午稀薄的光线从木格窗照进来,能照见桌上左图右史,堆叠整齐。

    我用夹子夹了一个烤熟的柑橘递给师父,师父接过,并没有吃,只在手中把玩,道:你跟我修道也有大半年啦。

    是的,师父。我点了点头。

    师父微阖双眼,过一会,突然说:离开我以后,你还会有很深的佛家因缘。

    我有点吃惊,既然已经入了道门,怎么能再去修佛呢?

    师父道:这是你的宿缘,不可避免。

    我知道师父洞悉天机,遂又接着往下问,师父于是给我做了卜算,告知将来我会深入藏地,求取至高至胜的密法。会修得非常厉害,并且会给佛门做出巨大贡献。五年后渐渐开始,做一种布上面印经文的东西,也会做把石头上刻咒语在石头上,堆放无数。这些都会利益到无穷无尽的众生。约十三年后开始有眷属,随后还有无数的眷属,助我成就事业。

    也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了前世今生,也知道家族的因缘,包括自己和父母亲的因缘,以及其他一些因缘。

    正因为知道,所以反而苦笑自己,似乎更增强了自己出离的意愿。

    我在师父面前发下大愿,想帮助万物苍生的愿望,不管能不能实现,甚至将自己发下的大愿火化焚烧,献给诸天证明。

    师父对我的发愿很是赞许,告诉我:不论后面因缘如何流转,一定要做到乾坤宫传承的清净,牢记祖师爷的遗志,秉成清正之心,弘扬天地正气,下至河岳,上至日星,激浊扬清,去芜存菁。

    师父说完,也告诉我,明年开始,他要去云游山川,求问参学,继续悟道了。让我自己一定要好好珍重自己。认真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路。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二十九)

    自己心中有说不完的情绪,似乎堵塞在心间。回首半年的时光,感慨一切都在一瞬间的风云变幻。

    似乎自己懂了很多天地大道,似乎自己能感受着天地的风起云落,万物枯荣。似乎自己早已不再是曾经朦胧迷茫的自己。似乎自己穿越了亿万年的岁月去洞悉时间长河的点滴。

    那一刻,自己的眼眸充满太多太多的洞悉。

    特别感慨祖师乾坤子的无上之威,感觉可以挥手之间,天地风云变色。感觉一言一语可以沟通大道要义。

    不知道过了多久,从这种莫名的心续中脱离。尊师说,你想好自己的道号了吗?我想:人立天地之间,当独得逍遥。世间名利万物各夺造化。我唯取自在。故禀告恩师。我想自己名逍遥。

    恩师言:善。我以玄明,期悟真道,你以逍遥在世。真是妙不可言。

    为了徒儿你逍遥在世。我给你赐下守护你的各路鬼神以及捆缚勾摄号令之法。帮助你在世俗,减少苦难。

    从而授予以玄黄为根的号令密术。以勾摄地府为本的决义。授予改命的紫薇九子法。

    在恩师的家里,时间很快度过。夜也悄然来临,漫天星斗照耀大地。恩师说,你看,那是你的本命星君。我以密术牵引星辰力量,度你成功越过乾坤宫的传承大道。生死薄再无其名,天地再无记录。

    听闻于此,内心颇感激动。然而也觉得玄妙莫测啊。

    夜晚九点,恩师说,你此刻下山,务必在子时归学校。我说,恩师,这个时候下山路不好走。恩师说,修道半年,已有所成。自己要做任何事。自己就要运用自己修的东西来成就自己人生大道。

    天地交汇之时辰,是代表生生不息的要义。

    不知道何时才可以再见恩师,想到这里,眼流泪直下。恩师说,痴儿,人生变幻,莫过于生灭。

    你心中有我,就是真正的师徒父子。我们还有再见之时。哪个时候你应该已经工作了,去吧。

    自己念决勾本地鬼神安排我下山之事。虽然无眼通看见。但是冥冥感觉他们的答应。走到半山的公路上,看见远处而来的摩托灯光。在路边等着然后招呼。是一个小伙子要去北区办事。我问,能带我下山吗?我在某学校读书,从山下下来晚了。小伙子爽快答应。两个人一路闲聊,东拉西扯,小伙子把我送到学校门口,彼此互道再见。我回到宿舍已经十点半了。

    一晚上的思绪没有停息,不能安然入睡。想起恩师,想起求在手里的道法,想着未知的未来风雨,心里有太多太多没有办法表达的内容。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三十)

    回想乾坤宫传承的基本修持,内心颇感不同,祖师爷认为修道并非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隐匿山林自寻己道。而是要以明道体道悟道为宗,通天地之律,阴阳之化,古今之变,万物之理,治世之谋,立身之术,成败之机,医药之方,长生之丹。若时机一到选择入世,便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成绝世之功;出世亦可潜居抱道以清正自守,超凡入圣。但无论如何选择,必谨守乾坤宫清净传承。秉承这一思想,传承要求,皈依为乾坤宫传承弟子,

    第一:背诵鬼谷子全集,

    第二:背会素书,

    第三:读诵抱朴子三遍,

    第四:读诵皇帝内经五遍,

    第五:背会传承中的全部道经。

    犹记得恩师对我的殷切嘱托:道之本源,究竟之始,玄奥而奥,微妙不言。有此大道为本,畜养心神,可通达宇宙天地之理,可感知万物生灭荣枯之力。在此基础上,再熟背鬼谷之术,运以《素书》之谋,以纵横捭阖阴阳之道,去筹策万类始终,穷尽人心世事之变,届时便可行走世间,审知地势,通晓天机,知己知彼,无往不胜。再配以《黄帝内经》和《抱朴子》中的医药之方,金丹之法,便可养生延年,禳灾祛病,以人体感宇宙天地之化。至于其中所载金丹、黄白、辟谷、服药、导引、隐沦、变化、服炁、存思、召神、符箓、乘跻,道家诸术,可做了知,微末之术,并非道之根本。恩师的话我一一牢记于心。

    从此开启枯寂的学习模式,闲暇的时候就不断参悟道法,不断深学道术,借助万物,借助群书之理,促进自己对道,对术的理解和深悟。

    在大三的暑假,大约在8月底,外婆家对面正觉寺举行七月盂兰盆法会,我前往参加并随喜功德主,供养100元,寺院要求,功德主必须参加法会,于是这天我就呆在寺院。寺院有一个老婆婆,看见我说,小伙子,我教你上香,教你磕头,你以后啊,要做很多事,你要做大事,你要怎样怎样,说了特别多,这一天我一直听老婆婆念叨这些,自己内心却不以为然,但是还是很听话的按照老婆婆教的方法去如何上香,如何礼拜。当晚就住在了舅舅家。

    第二天一早,自己一个人回到家里,父母饭店生意好,加上我一天没有回家,很生气,也数落了我,我觉得很委屈,我在寺院为父母和祖先立祈福和超度的牌位,也跟着参加,父母却批评我。于是我带着自己兼职所得的钱,大约是500元,就出门乘车,想出去流浪。

    天之大,地之广,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家。父母,亲人,世间一切又是如何?意义何在,不过彼此爱恨情仇的纠葛。

    升起很强烈的想飞奔离开的心。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去哪里,突然回忆起我大舅给我说过阿坝的事。因为舅舅的单位就在阿坝马尔康,我想,那就去这里吧。

    看看外面的山川河流,风风雨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处。我内心开始渴望那种远离人间的逍遥与自在。红尘浊世,不过如此。

    当我一个人乘车到了成都,前往阿坝的西门车站。买好了车票,住在车站旅馆,一会来了两个一起住宿的人员,一个是阿坝森工队,一个是鹧鸪山隧道工程部经理。两人对我都颇为照顾,两个人换着请我吃饭。一路上也对我照顾有加。

    前往马尔康,,要翻越4000多米高的鹧鸪山,当车开到山顶的时候,俯身看山谷的雾,空濛万里,犹如仙境。我心想:此刻,假如车翻了,估计连收尸的人都没有吧。一时间心下疲乏,人生可笑,我们努力拼搏付出,死亡来临的时候,离开的永远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飘荡在这天地之间轮转。

    到达马尔康后,我住在当时车站对面的粮站旅馆。看见来来往往的藏族人,内心很不适应。

    虽然不太适应,但觉得来了,就应该去找点事做,于是一个人拿着自己的学生证去找AB州教育局,找到教育局领导,我说我是来这里支教实****看了我的学生证说,那你直接去找马尔康教育局,我说我如何去找呢,要不你电话通知一下?我这样说着,内心思忖,如果我去找,地方教育局肯定不会卖我的面子,如果有了AB州教育局领导的电话,我再去,肯定方便很多。好在那位领导当即说:我马上打电话。于是当着我给马尔卡教育局交代了。我表示感谢,然后找旅馆住下,第二天早上等上班去找马尔康教育局接受安排。

    第二天找到教育局,原来AB州教育局和马尔康教育局仅相隔一条街。

    当我还徘徊在马尔康教育局门口时,遇见一个小女生问,你找谁,我说找局长,小女生说你找我爸爸啊,我带你去。于是跟着她找到局长说明来意,委婉地表示我已经去AB州教育局,教育局领导让我专程来找你,请您安排我的实习支教工作。局长说要不给您安排某乡去,我一听说某乡,心里吓坏了,因为我的大舅舅就在马尔康上班,曾经给我讲过许多阿坝雪区的事情,在马尔康,“乡”就意味着偏远并且穷困,不能去,我马上说:局长你也知道,我是城里读书的孩子,吃不了那么多的苦,要不你安排在县里。局长竟然转而说要不就在马尔康县二中吧。

    随即吩咐教育局主任提前给县二中打电话,明天安排车子亲自送我去。我听到这里,心踏实了,连忙致谢,然后离开,回到旅馆暂住。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三十一)

    第二天九点左右赶到教育局,教育局主任带着一个司机,开着最老式有些破旧的吉普车,前往县二中。路上开了很长时间,我心里直发疑问,一个县二中有这么远吗?直到到达目的地,我才发现县二中居然在开离县城还有几公里的地方。

    到学校后,主任和学校领导作了相应的说明和交接,两人都给予我很多鼓励和支持,然后主任乘车离开。

    学校领导颇为重视,随即开始给我教务工作安排,让我教初中生物,并且给我腾理住宿,我一看,居然是把一个堆放垃圾的屋子清理出来给我居住,顿时吓坏了。我问有没有实习费,校长说没有。我们这里办公经费一学期才1000多,而且学校还没有找你索要实习费呢。我一听,心里简直无语。

    我说,在其他地方实习,学校都要支付生活费,你学校居然还要找我要,没天理。那我不干了,我来实习教书,还要找我要钱。整个垃圾房给我住,不行,我走了。

    当时学校已经给我安排好教材,教案本,也排好了教授课程表。但我意气之下,起身就走,打车回县城旅馆。后来想想其实这件事我真的没有处理好,没有妥善沟通,自己态度上也非常强硬。

    回到县城,下午无所事事,于是去县城旁边的寺院看看。

    这是一所藏人的寺院,金顶飞檐翘起,白墙彩画分明。我走进去,发现院里极其安静,只有一个老喇嘛在。见我来了,老喇嘛很好心地给我打开经堂,让我礼拜。我与他做了简单的交流,才知道平常来的人也很稀少,寺院真的很落寞。我想起师父说我与佛教还有那么多因缘,不禁有些惶惑,我可以做什么呢?

    下山买好第二天回学校的车票,就静静躺在宾馆休息,开始翻看道经。

    这是离开师父那天师父给我的一本书,让我带与身边每一时刻都不忘乾坤宫之道义。

    翻开扉页,上面写着:

    大道本源,究竟之始,万物之始,天地之根。万灵之主,究竟归摄。万法归宗,其为究竟。

    无量世界,混沌,鸿蒙,混浊,清明,纯一,繁杂,无量不可说。

    其世界万物,苍生,穷尽难测。

    故世界无量,众生无量,其道无量,是为相表。而之本源,是名道。

    其道孕育,演化无量。尽属道本。

    万物苍生所悟之道,尽在究竟之中。

    每每读起道经,仿佛意和心都在不断接受洗礼,莫名的天地之力从头顶贯穿中脉,直入丹田。好像心立刻有了强大的力量。我也仿佛能感觉到师门强大的传承力生生不息。

    第二天就乘车回到成都,然后乘火车回到学校。经过这半年的学道以及外出找工作经历,我再看同学们,仿佛有了物是人非的感觉。内心不禁好奇怪有这种体验。可能是这半年对我自己身心的磨砺与改变极大的缘故吧。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三十二)

    大学其实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乐趣而言,甚至说自己从小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什么快乐。小时候家里贫穷;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与老师和同学也很少来往和交际;高中成绩虽好,但内心依然无法摆脱孤单;大学繁忙的同时,却要承担生活的压力。父母每月只负责给我生活费,其他学费和住宿费用都需要靠我自己去挣。

    对于我来说,到如今也不知道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怎样的。

    但有时独自沉思中回想,所谓的快乐,应该就是无忧,但是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着,其实并不懂人生的很多东西,也就无所谓的酸甜苦辣了。

    之前听老人说,人生不容易十之八九,但经历生活的真相和苦楚,只觉得每一步都带有太多的沉重。

    遇见师父之前,我独自哭过无数次,每次都是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再用无数的话来安慰自己,也有很多次,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至今仍然记得,每每孤独之际,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看着那么多人庸庸碌碌,受尽磨难,或许一生辗转漂泊,却依旧被命运所束缚。这时内心总是涌起无尽的悲凉。自己呢?还不是漂泊一人,无依无靠,仿佛属于这个世界,仿佛又离这个世界很远。

    心里总有不甘于平淡命运的抗争,但是现实让我感觉一无所有,生起的抗争心,转眼被现实磨灭。

    大学期间,由于经济紧张,我一直在外打工兼职,打工的辛苦和修道的坚持,也让我每一天忙碌而充实,师父曾说,道于处处,可于一形一物一律处洞悉道相之生灭。然而我还无法游刃有余,但心中却多了面对困苦生活的坚定。作为一个苦寒学生,除却和师父相处的温暖快乐时光,其他方面也更多的感受到百事皆哀。

    可能也是源自自己的经历,我一直有很强的忧患意识,觉得人无远忧,必有近虑。这种意识一直到如今,都深耕在我心里。

    那个时候每次回学校和回家,路过南充大舅舅家,我都会去舅舅家里。舅舅对我非常好,当时他已经离婚,就喜欢带着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走走看看,然后给我讲述他的经历,不管经历好坏,全部告诉我。而我就静静地听着舅舅的讲述。

    舅舅很开心我去看望他,他常跟我说他老了,不中用了。父母都已经过世,孩子也长大成家。子女对他有太多的埋怨,我的内心也格外酸楚。普通人的一生,总是穿插着得失毁誉,盛衰荣辱,而舅舅一生,奔波劳碌,谨小慎微,然而老了,又换来什么?父母养育孩子,真的得到了什么?子女的爱?关心?照顾?体贴?仿佛都很难很难。

    舅舅的这套房子,都是自己省吃俭用买下来养老的。而事实也的确是给自己养老。老婆嫌弃他无能而离开,子女各奔东西。偶尔子女打来电话,也是匆匆几句就挂断。

    每当舅舅说起这些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他。

    我明白,自己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想到舅舅这一生,想到身边的无数人,大多如此。正如那句话,勘不破人生,就会受累于人生。人,独也,唯我而生灭,了无依。

    后来我问恩师,何不成家,如此这般岂不了无所依。恩师说,人间结婚的男男女女,有几个是能真正可以被依靠。

    这句话仿佛深深贯穿了我的灵魂,给了我无尽思索。关于爱,我本身有那么多的疑惑,仿佛在这一刻都有所勘破。世俗夫妻,往往是因为对方满足了自己对于欲望的想象而心生爱慕,又因为各方面条件的匹配,得以满足自己的想法与需求而结合。然而,这真的是爱情吗?也许不过是给自己的欲望披一件美丽的外衣。而世俗很多父母之于子女,也不过是期望能够通过培育他们得到更好的未来以获得报答与回馈。

    念及于此,内心苍茫。

    颠倒苍生梦中梦

    风云阴阳交相生

    起伏云龙嘶吼声

    雾里人生一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