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绛天 » 第二十七章 精品竹楼

第二十七章 精品竹楼

    清音笑说:“姐姐就是霸主!姐姐要为天下所有的姐妹打抱不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姚七七和柳青云热泪盈眶,一齐跪倒在清音面前,俯首说:“多谢清音姑娘为我等姐妹着想,兴建安居之所,我等姐妹感激不尽。”

    清音一手扶起,笑问:“喜欢吗?”

    “喜欢,这里真的很好。”姚七七说,“比起外面那些地方,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清音说:“那好,回去后我就跟奚将军说,争取七日之内把阁院建好,然后大家搬入新家。”

    “七日建好阁院?”姚七七惊呼,“这怎么可能?”

    清音笑说:“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姐姐你就看着吧!不过到时候,还有请两位姐姐帮忙呢!”

    姚七七和柳青云恭身说:“但听姑娘吩咐。”

    秀儿问:“阁院建好了,姐姐也住在这儿吗?”

    “是呀!”清音说。

    “姐姐也没有家吗?”

    “姐姐有家,但是不知道怎么回家了。”

    “姐姐不知道回家了,那姐姐是怎么出来的?”

    “姐姐也不知道。”清音望着天空,轻声说:“从前有一只大鸟,它的翅膀张开足有房子那么宽。有一天,姐姐爬到了它的背上,然后它张开翅膀,飞上了蓝天,一直飞了很久,就飞到这儿来了。”

    “姐姐是从天上来的?”

    “对,姐姐是从天上来的。”

    “姐姐是天上的仙女吗?您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杀高欢,救我们的?”秀儿跑到姚七七和柳青云面前,拉着她们的手大声说:“姚姐姐,柳姐姐,清音姐姐是仙女下凡,就是专门来救我们的。”

    清音笑说:“秀儿,我骗你的。”

    “不对,姐姐是不会骗人的,姐姐就是仙女,最美最好看的仙女。”秀儿说。

    姚七七蹲下来,扶着秀儿说:“秀儿说得对,姐姐就是仙女,她救了我们所有人,我们要感激她,一生一世都把她记在心里。”

    秀儿用力的点了点头。

    清音走过来,说:“七七姐别说得那么严重。”

    姚七七说:“七七说的是真的,姑娘救了我们,以后碧云居所有的姐妹,都听姑娘的。”

    清音说:“好了好了,咱们都别客气了,先回去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安排呢!”

    “是,姑娘!”姚七七和柳青云说。

    于是几人都骑上马,往回赶。秀儿回头看着,说:“清音姐姐,我真不想离开这儿。”

    清音笑说:“放心,过几天不就回来了?”

    回到军营,清音立即去找奚景彦。奚景彦正和几位将军商量战后事宜,清音便在帐外等候,没有进去打扰他们。

    战乱使竹海千疮百孔,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房屋大面积损坏,余粮空仓,牲畜绝迹,这都是高欢做的好事。但粮田和果蔬园却保存还算完好,除了偶有践踏抢劫空地之外,基本上都保持原样。也许高欢见了上州的赤地千里,饥民遍野,对粮食还算珍惜,没有对未成熟的粮食进一步破坏。

    但粮田长久缺乏人管理,有的积水严重或受干旱,虫灾等,造成了预想不到的损失。奚景彦下令,三千将士解下战甲,进入田间地头,抢护粮食作物,确保二十天后粮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丰收,为难民返乡后有饭吃而不至于饥饿。

    奚景彦再下令,两千将士进入乡间村镇,清理裸露的尸骨和杂物污哕,进行掩埋和消毒,然后尽最大努力恢复受损较轻或未受损的房舍,为难民返乡后有房住而不至于露宿街头。

    奚景彦再派出一千将士护送伤员和阵亡的将士遗体返京或返乡,加以安葬和接受朝庭抚恤,附运送缴获的财物上缴国库。

    然后,再派出五百人驻守各处关卡,为迎接难民返乡保持安定,不至于造成混乱。

    西府军一千将士开赴西关驻守,禁卫军三千人因朝庭另有安排需要提前班师回朝。所以,现在奚景彦真正驻守军营的将士还不到一千人。

    不得不说,奚家军和詹家军是两支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的军队,他们上马能征战,下马可种田,甚至经商,治理,各种生产生活技术上都不乏人才。反观禁卫军和西府军却完全相反,他们权,贵高于一切,对朝庭法令也多有不遵守,甚至不稍于百姓的生命财产。

    奚景彦终于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便和将军们从帐内走了出来,看见清音,将军们便各自散去。清音便把刚才去看的地方说了。奚景彦说:“姐姐看中的就好,姐姐可以全权负责,立即开工。”

    清音问:“建阁院需要动土扩地,是否要和竹海及西府郡方面说一声?”

    奚景彦说:“按大夏律法,这里是战区,竹海县城已不复存在。战争结束后,可以不需要批准,先搞重建以尽快安抚难民,然后再上报。”

    “这就好!”清音说,“我马上着手准备。”

    奚景彦说:“这两天,我让吴将军协助你。”

    “好的,多谢将军!”

    清音立即和吴将军到落难姐妹暂住的营房做了个统计:共有三百九十八名姐妹,十五岁以下的七十九人,十五到十八岁的二百三十五人,十八岁以上的八十四人。除去可以投亲靠友和愿意婚配的之外,居然还有二百七十人之多不愿离开。

    这下麻烦了,不知是众姐妹经历了这次灾难,对外面世界和人的信任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还是怎么的,她们即使饿死,也不愿意再走进人群。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怎不能强迫人家去做不愿意的事吧!清音和吴将军商量,先按规划五十间厢房的规模把厢房建好,让姐妹们先搬进去住,然后再建阁院,设备作业区等。

    说干就干,二百名将士开赴碧云居工地,支起帐篷,在负责阁院建造的工匠和清音的统一指挥下,就地取材。二百将士分成两队,一队八十人,负责采集和运送材料,一队一百二十人,负责建造阁院,并从落难的姐妹中挑选了四十多名会干粗活的女子,到工地负责将士们的衣食打理,以便工程尽快完成。

    采集运送材料的队伍,先用马车从五里外的北面山中取来红杉木,方石,以做阁院靠地的立柱。然后从东面竹林不同的地域取来簧竹,楠竹和慈竹,用以做厢房的支架,墙壁,地板,天花板及屋顶的瓦片。再从二十里外的南部山中取来一些丝竹,用以织窗格。这些事情,必须五日之内完成。

    建造阁院的队伍,在清音和工匠们的共同指挥下,先规划阁院的建造方位,再依厢房的位置打桩立柱。用方石做地基,再用红杉木做地基上的立柱,及离地面四尺以上楼面的横梁,再把红杉木锯板做楼面的地板。这些工作做好了,就用簧竹做厢房的支架,用慈竹编厢房的墙板,再把楠竹剖开,做屋顶的瓦片及厢房的天花板。然后,就是细到的工作,用丝竹织窗格和门扇及屋檐下的吊花;用簧竹和慈竹做阳台过道的栏杆,和屋檐的隔板;用红杉板做阁楼的楼梯及案台等;再用慈竹,楠竹,簧竹,丝竹等一起制作寝床,妆台,衣架,桌椅,茶具等。一切工作,必须七日内完成,这可是要不分日夜,加班加点的。

    清音不停的监督着工期的进展,从设计,采集,加工,到建造阁院,每一个细节都注意到,甚至有些工匠师傅都把握不好的技术活,她也能琢磨出个大概,并一点点的实施,直到完美的收工。

    工匠师傅很是赞许,对清音说:“姑娘,你如果从事建造方面的工作,一定会成为一名大师,造出全大夏最好的阁楼。”

    清音摆着手说:“师傅取笑了,我一阶女子,可成不了大师。我只是希望阁院建得更完美些,让姐妹们住得舒服。”

    工匠师傅说:“姑娘一切都为了别人着想,老朽实在佩服!”

    清音笑说:“天下姐妹皆是一家,何况同是天涯沦落人呢!”

    七日后,厢房如期完工,同时还完成了膳房,梳洗间和茅厕的建造,并从山上引来了清澈的山泉水。诸如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及烛台,纱帐等,高欢遗留下的物件中大量存在,这些是不用作为赃物上缴国库的。而工匠和将士们的辛勤劳动,是出于帮助灾难中的人们,除了伙食和日用物,是不计报酬的。

    二百七十名落难的姐妹,搬进了碧云居的阁院中,先以每六人住一间厢房,等以后碧云居全体完工,再行安排。

    秀儿,姚小小,柳青云和其他三位姐妹在一间厢房。厢房面积接近两丈,里面有两套床铺,一妆台,一衣架和一茶几,还有一隔间,是为更衣和梳洗之处,虽是简陋,却是精致。

    秀儿从房内的妆台转到床铺,再到窗前,推开虛掩的窗格,新奇的欣赏着房内房外的风景。然后她离开厢房,走上阳台,再经过过道,走进曲廊;她看着远处的竹林和山峰,再回头看见瀑布和云海,她的心中,说不出的愉悦。

    规划的院子中,有叔叔在挖鱼池,造假山,铺路面;也许过不了多久,这里会很美,很美。

    秀儿轻轻的闭上眼睛,脸上洋溢着笑容,轻声的念叨:“啊,真好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