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暗底世界 » 033.新年伊始

033.新年伊始

    过了元旦,加了一个班,工资单今天发下来了,年终考评高腊吉还是C+。他们班上顾静娟拿了个B,还有一个B给了徐磊。朱红霞找高腊吉谈了:意思是高腊吉拿了优秀员工了,年终考评B的名额只能给别人。高腊吉没有在意,拿了优秀员工奖,一样比别人多加一级工资,何况朱红霞能给自己考评也算可以了。

    “谢谢霞姐。”,高腊吉还得感谢朱红霞。

    发完年终奖,又得统计过年回家的人员了,高腊吉依然填写了不回家。

    “小高,今年又不准备回去呀?”,俞琦过来问。

    “回去干嘛,好不容易攒了几个钱,这一来一回全都折腾光了。”

    “说得也有道理啊?”。

    “小高今年攒了多少钱啊?”,朱红霞凑过来问。

    “也就七八千吧。”

    “七八千,可以了。我们都存不了那么多。”,朱红霞开始唠叨着自己花钱如流水的好习惯。

    “小高节省,会过日子。”,俞琦总结道。

    “今年不回去啊?”,领料的时候,小胖也在问。

    “不回去,怕折腾。你呢?”。

    “老婆挺着大肚子,路上怕折腾,今年是回不去了。”,小胖告诉高腊吉小胖妹反应很激烈,都瘦了好几斤了,家里人怕路上折腾,不允许小胖回去,等小胖妹生完娃再说。

    公司依然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还是挡不住回家的热潮,他们线上最少十来个人都是要回去的,有的人还要出去旅游,比如一直喊存不到钱的朱红霞,春节还要去国外度假。

    和去年一样,离春节越近走的人越多。今年年前就开始分两个班了,除了小年夜那天八小时以外,其他时间都是十二小时制。

    高腊吉又被分到了夜班,一直到大年夜早上才回来,依旧在街上买了点熟菜,买了桶米酒,又去浴室里洗了个澡,搓了个背,算是结束了一年的工作。

    躺在床上,高腊吉总结了今年的得失,钱的方面还算不错攒了不到八千块钱;感情方面没有谈恋爱,但以外睡了杨娜;朋友方面,吕文涛离开了,失去了一个好大哥,好朋友。

    正当高腊吉躺在床上回味着和杨娜的每一个细节,他的手机响了,高腊吉一看是马济宁给他打的。

    “高腊吉,新年快乐啊!我是马济宁。老管让我告诉你,你从年初三开始上白班,去新车间找谢晓红。”。

    “宁姐,新年快乐!我知道了。”

    高腊吉挂断了电话。

    除夕夜有很多人开始群发祝福信息,甚至有人还发了彩铃,但高腊吉的手机没有开通彩铃功能。

    高腊吉复制粘贴也群发出去了。

    晚上听着外面的礼炮烟花爆竹声,电脑里看着东洋老师们的表演,喝着酒吃着熟菜,高腊吉在粱匮度过了第二个春节,过了这个除夕他到了二十了。

    大年初一,房东阿姨端来了一碗小汤圆还包给高腊吉二十块钱红包。后来高腊吉才知道,房东阿姨六十岁了,粱匮当地的传统,周围的人在大年初一一早要给做寿的人拜年,做寿人家要给每个人发红包。

    高腊吉也给房东阿姨拜了年,中午的时候,房东阿姨家的媳妇还给了高腊吉水果和瓜子、花生、糖、开心果什么的,后来又给高腊吉拿过来一大盆烂糊面和几个大汤圆,有萝卜馅的、有芝麻馅的和豆沙馅的。

    “这都可以吃两天了。”,高腊吉小炉子热了一下,呼哧呼哧的把肚子填饱了。

    下午高腊吉出去看了场电影,晚上回来热了两个大汤圆,泡了碗方便面,加上除夕夜留下来的熟菜一股脑的收拾掉了。

    大年初二,高腊吉在外面玩了一天,看了两场电影,破费一次吃了顿牛排。

    晚上回来把剩下的烂糊面给吃了,还加了个卤蛋。

    年初二一早,高腊吉来到了新车间门口。新车间黑呼呼,没有开灯,高腊吉在门口等着,一直到八点左右,来了一个女的。

    “你待在这里干嘛?”。

    “我是来上班的。”,高腊吉回答着。

    “高腊吉是吧。”,那个女的边说边把灯打开了。“我叫章晓华,谢晓红她们要等一下过来,我们先去休息室等她们。”

    章晓华带着高腊吉来到了新车间的休息室,那个休息室很大,也很漂亮。

    “你们来的好早啊!”,不一会儿,谢晓红带着李婷过来了。

    四个人相互说了:“新年好!”。

    谢晓红拿出了钥匙打开了新车间的门。

    “先到外面坐一会儿,里面一股味道。”,谢晓红说着,高腊吉也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

    四个人一直到味道散了差不多了才进去。进去以后高腊吉才知道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贴地贴。

    新车间的地上被清洁工阿姨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谢晓红拿出两张图纸,一张给了李婷,然后就是高腊吉和谢晓红一组,李婷和章晓华一组,开始按照图纸上的标识贴地贴。

    “小高,这个点是产线的起始点,也是基准点,按照图纸找到相应的点。”,谢晓红教高腊吉找点。

    这个时候高腊吉才弄明白,那些点代表着什么,有些是设备的位置,有的是工作台的位置。

    “就四条线吗?”,高腊吉看着图纸问谢晓红。

    “这是全世界最新的生产线,像这样全自动的生产线,一共才六条,四条送到我们这里来了,还不够好啊。”,谢晓红告诉高腊吉,这种流水线,一条线不到二十个人,但外面做辅助工作的比较多,都是一台台小设备,但这种流水线的产量是原来老线的两倍多。

    时间来到了吃饭的时候,高腊吉看到谢晓红她们没有反应,只得继续干下去。

    “外卖到了,我几乎走了全公司。”,这时候有个一米八五左右的有点胖胖的,看上去三十来岁的男的在门口说道。

    “洗手吃饭了。”,谢晓红招呼着大家。

    高腊吉洗完手想往食堂走,被李婷喊了回来。

    “今天有外卖,不要去食堂了。”。

    高腊吉才知道谢晓红买了三份肯德基全家桶,她和她老公吃一份,李婷和章晓华吃一份,高腊吉一个人吃一份。到最后她们把没吃完的一股脑的都丢给高腊吉。

    吃过饭后,谢晓红就没有出现过,她工作交给她老公,技术部科长殷雪峰。

    “你叫我老殷好了。”,殷雪峰告诉高腊吉。

    殷雪峰的能力确实比谢晓红强,高腊吉只是在后面做辅助,殷雪峰贴的地贴横平竖直,服服帖帖的,再看高腊吉和谢晓红贴的歪歪扭扭的。

    高腊吉他们贴的差不多的时候,谢晓红才出现。

    四个人贴好后收拾收拾东西就准备下班了。

    “你们明天过来干什么?”,殷雪峰问谢晓红。

    “明天把烤箱、垃圾桶什么的都要到了,还有各种标识牌,明天工作很忙的。”。

    “年初六设备进来。”,殷雪峰告诉谢晓红设备进来的时间。

    第二天,谢晓红带着大家忙了一天,一直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殷雪峰来叫谢晓红下班才收拾收拾东西回家。连续忙了两天,把各种标识牌和垃圾桶放置好,检测柜和各种小设备进了场,有些设备调试人员和公司设施已经开始接线了。

    年初六那天,加工料区的厂家的设备也到了,各个厂家的负责人过来和谢晓红打招呼,还偷摸着给谢晓红送了礼。

    外面寒风凛冽,车间的门都打开着,搬运公司的工人一直在外面守候着,谢晓红她们几个女的早就躲进了新的办公室,开着热空调聊着天。

    下午三点多第一辆集装箱才开始卸货,高腊吉被冻的鼻涕直流。设备科的一位中年男人给高腊吉递上了一件印有公司名称的老棉袄。

    “小伙子,来把棉袄穿好,外面冷。”,后来高腊吉才知道那个人是设备科长何剑。

    到了晚上十点,才卸完了第一条线的设备。高腊吉和搬运工人加上设备科的同事才拉进去一般。

    “下班吧,明天继续。”,何剑招呼大家下班。

    “谢谢何科,衣服还您。”,高腊吉把棉袄还给何剑。

    “你拿着吧,这衣服我还有好几件呢?”,何剑把棉袄送给了高腊吉。

    高腊吉又忙了三天,设备才全部搬到它应该待的位置。

    “明天休息一天,后天过来接线。”,何剑和殷雪峰交流着。

    谢晓红也告诉高腊吉明天休息。

    加班几天,高腊吉天天吃外卖,下班后高腊吉去新潮商业街吃了碗面条,回头看看徐若韵在不在。

    这几天加班,忙的够累的,高腊吉早早的洗洗睡了。

    第二天起来去商业街逛了逛,看到了徐若韵。

    休息一天一上班,一早老管和今井就过来转了转,和殷雪峰、何剑聊了聊。

    车间里何剑带着设备科的人,殷雪峰带着技术部的人,王利民带着保全班过来了,新设备调试阶段,王利民归殷雪峰管,王利民的科长黄建春一早过来就跟殷雪峰打招呼。

    “你老婆不在,去吸烟室抽两根。”。

    高腊吉这才知道,原来殷雪峰也是抽烟的,而且烟瘾不小,和吕文涛差不多。

    除了冬普的人,加工料区的人、设备调试人员、设施和搬运工人,大家各司其职的忙碌着,为新车间的启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