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行星魔法实录 » 第八章 西洋占星

第八章 西洋占星

    我一直记得上次的回溯,侠飞告诉我,缘分在西方。可是我对西方体系完全不了解,周围也没有相关的人可以咨询,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总不能跑去西方学习吧?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说真的,对于西方玄学体系,我了解的仅限于12星座!”心理学课间,我跟同学们咨询,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上面这句。

    “12星座我一直觉得太扯了,糊弄小孩儿的吧?人怎么可能只有12种?扯淡!”我记得初中的女孩子们才喜欢研究这个。

    “那你就不懂了,12星座理论源于西方的占星术,那可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体系复杂,预测精准,我们的紫微斗数,印度的印占都与占星术有关。”一个叫赵晓阳的男同学听完女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忍不住插嘴。

    “占星术!我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是很深奥。是不是类似我们古代的钦天监,看星象预测事件那种?”我赶紧抓住明白人一探究竟。

    “不一样,中国古代普通人是很难接触到星象预测的,钦天监一般只为皇族服务。而西洋占星学除了皇家,也为普通人所熟知。”

    “还是你懂得多,”肖霄知道我的目的,赶忙恭维:“你懂占星术吗?给我们讲讲呗!”

    “不太懂,只知道一点点。我给你们推几本书,你可以了解下。目前西方占星学大方向可以分为古典占星和现代占星,现代占星偏向于心理方面的引导,预测性稍弱,但是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类似我们刚学的人本主义派别。但现代占星学是最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的,相对来说古典占星体系更加完善,更偏重于预测。我也是因为学心理学才了解了一点心理占星。说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哈。”

    “已经很棒啦!晓阳,你虽然年龄不大,懂的真多啊!一会儿把书推给我们,我们去看看!干脆发群里吧,大家都看得到!”好多人有兴趣,果然女生还是喜欢星座!

    “上课啦上课啦,别讲了,这节开始学变态心理学,超有趣!”班长一句话我们就来了兴致,看来大家都和我一样,听那些稀奇古怪的病患案例,比学枯燥的理论有兴趣的多。

    赵晓阳推荐的这几本书,据说都是入门级别的,我立马上网都买了回来:斯蒂芬·福里斯特的《内在的天空》,鲁道夫的《占星全书》以及秦瑞生的《占星学》(上/下)。书到了以后,我有点犯愁了:除了第一本之外,第二本厚得离谱,第三本有些词晦涩难懂,于是我决定从最薄的一本入手。

    事实证明薄的书确实好理解,几天就看完了。确实是一本入门级的书,简单易懂,我觉得应该偏向于现代占星,里面很多激励人心的内容,看完觉得挺轻松的。但我总觉得差了点什么,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精准的预测,以及更深入的探索,而不是画大饼。

    于是我开始翻看最厚的那本《占星全书》,不愧是“全书”,写的特别详细,简直入本宝典。但是由于内容过于庞大,从零开始介绍,光是看完这一本,就需要很久,要是想完全看懂并记住,没个几个月肯定下不来。我有点为难,毕竟平时工作很忙,总要加班,还要准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哪有那么多时间看这个?

    比起现在各种各样的软件及占星课程,那几年,占星学刚刚在国内兴起,书籍以及课程很少,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导师,只能自己硬啃。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完整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多少页,每周学习到什么阶段,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自我检测等等,全部计划清楚。还给自己做了个学习日报的小程序。没有时间就挤时间:以前中午一个小时休息时间,我总是和同事去楼下食堂或者饭店吃饭,然后再溜达溜达,喝杯咖啡什么的。现在,我自己带点吃的,空下来40分钟全部用来看书。晚上加班之前的半小时,除了吃饭,也用来复习。上班坐班车的时间也绝不能浪费,用来背名字和符号最合适。几周下来,我感慨,考大学我要是有这用功劲儿,搞不好清华都在向我招手!

    慢慢的我了解了占星术这个体系,不由得不感叹它的完整和强大。真为自己之前说的轻蔑的话感到惭愧。远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今伊拉克附近的古苏美人,他们通过观察天象总结经验,包括四季变迁,日升日落等现象,进行日常起居劳作,也进行吉凶等征兆的预测,占星术的基本意义就此诞生。多年来,占星术经历了两次“死亡”,一次迁徙,多次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占星体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阅我公众号的文章:关于占星术的起源1/2/3来详细了解)

    别说世俗占星,医疗占星,卜卦占星,时事占星等等这些进阶技术,单单一个本命占星就已经够我研究好久了。小小的一张星盘,不但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所有方面:长相,健康,性格,财富,事业,感情,子女,人际,运势...甚至连前世今生都可以窥探(通灵师可以通过星盘看到前世),着实震撼到了我!

    也许因为和西方的缘分,我学习起来得心应手,大家觉得难懂的理论我一看就明白,大家觉得不好记住的符号我一遍就记得住。而且,让我无比震惊的是,那次前世回溯,那本皮革质地的书上,我清楚的记得有冥王星的符号,当时不认识,现在才发现是它。我想,那也许也是一本与占星术有关的书,这更坚定了我继续研究的决心,也许在这里我能找到我的根。就这样,一本那么厚的书,我居然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基本都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