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皇在上 » 第一章 武者

第一章 武者

    “giaogiao一哩giaogiao,giaogiao我哩giaogiao~”

    街上,一个少年口中唱着不知名的曲调,让过往的行人侧目。

    只见少年身上挎着一个布包,看样子是武者学校发放的,衣服涮洗的干净,整个人也挺精神的,只是现在看起来怎么有点儿精神过头了呢?

    “方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

    街旁有一座小吃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后经方成的建议,用竹签子将食材串起来,变成了现在的“串串香”。

    好家伙,营业第一天就客满,尤其是晚上更是火爆,店主陆生高兴坏了,自作主张每月给方成一成的红利。

    所以别看方成年纪轻轻,才十一岁,已经是一个小富翁。

    “陆叔早啊!”

    笑嘻嘻的向陆生打招呼,但却没有进陆生的店。

    “方子你去哪儿啊?”

    “去武者学校,陆叔,从此以后我就是一名武者了!”

    说着,方成侧过身让陆生看了看他另一侧的布包。

    布包材料,缝制手艺皆是上佳,都是城里武者学校的制式背包,上面还有武者学校的图案。

    武者学校是龙城里的武学圣地,所有的武者都要在这里学习。

    连全国的最强者——武皇也不例外。

    方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想成为武皇,那可是天下最强者的称谓。

    但是武道一路坎坷,方成苦练了多年才终于在到达入学限龄前通过了武者学校的选拔,只要进了武者学校,到五年以后毕业起码就是一名武者,每月都有国家发放生活费。

    但方成显然不是为了那点儿钱。

    这个世界普遍存在一种气,习武之人若是能将这股气纳入体内,实力就会突飞猛进,而且还会有更多神奇的事情。

    当方成看到武者那些如神般的神通之后,他就立誓自己也要成为一名武者。

    武者学校招生严格,一般的要求都是学生能纳气,这是一个高门槛,毕竟不是谁都能纳气的。

    但也有低门槛。从小习武的孩子就算不能纳气,但如果特别努力,能通过选拔考试也可以入校学习,一样能成为武者。

    陆生既羡慕又欣慰,他早年也想成为一名武者,但是修炼太苦,他没能够坚持下来。

    不过方成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自己那一份期望不由得落在了这半大的孩子身上。

    “加油啊!”

    “好!”

    ……

    武者学校是国立学校,占地面积广大,大门更是气势恢宏,两旁是近三米高的石狮子,风吹日晒的,看起来历经沧桑。

    学校每年为国家输送非常多的人才,武皇也会出席,表示对年轻武者的重视和期望。

    深深影响每个人的,就是武皇当年也和他们一样,都是穿开裆裤长大、也在武者学校毕业的。

    武皇在主席台上致辞完毕,下面数千名学生,包括方成在内无不激动万分。

    小小的年纪,内心还没有多么大的野心,只是武皇这个名号就足以让他们心驰神往。

    而方成的心飘得更远,天下不止一国,强者如林,自己现在仅是一株小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上辈子没能在学校好好努力,一直后悔,如今上天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再不努力岂不是要遭天谴?”

    轰隆隆的雷声差点儿没把方成吓死,抬头一看,从南边已经飘过来厚重的乌云,哗啦啦的雨水已经在城南泛起了水雾。

    每年从五月份到九月份,整个临川地区就进入了雨季,三天一大雨两天一小雨,以往学校开学第一天基本没逃过雨水的攻击,这次也不例外。

    学校的老师们赶紧带领着学生回去避雨,主席台上的几位大佬包括武皇却安静的坐在这里,似乎在等待什么。

    瓢泼大雨按时到达,哗啦啦的雨水瞬间让广场看起来如汪洋一般。

    几位大佬用气在身外形成一面球形屏障,大雨不能沾惹他们的身子。

    阿嚏!

    几位大佬惊讶的转头,旁边的一位白发老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咳咳、哈哈,下雨了。”

    这不废话嘛,都在雨地里淋着呢。

    “人老了,身体不好。屏障挡住了雨水却没挡住冷气,回去后老朽怕得猛灌一大碗姜汤不可。”

    本来严肃无比的氛围让这老头破坏了,几个人也没必要继续装深沉,于是各自说出了内心的担忧。

    “这次东海三国大乱,恐怕会波及到我夏国,武皇大人,我等不可不防啊。”

    “但是我军一动,商、周两国必然会第一时间知道,如果引起边境摩擦怕是会出大问题。”

    “怕什么,难道我大夏还打不过他们吗?”

    “蒙照,你怎么火气还是这么大,我大夏虽然无惧他们,但是白白浪费士兵百姓的性命也不值啊。”

    “冯公,无需百姓士兵,我一人前往足矣。”

    嘿,你牛批行吧。

    冯子良瞪着眼睛看着这位壮年将军,看他动不动就要动武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冯公勿怒,冯公勿怒。”刘延年赶紧打圆场,话头是他提起来的,东海三国打的混乱,他老家离得比较近,所以才忍不住说起这件事。

    “冯公,蒙将军,且听我把话说完。”

    刘延年润了润嗓子说道:“东海三国战乱不断,我担忧的并不是他们打到我国边境,他们还害怕我等大国趁火打劫呢。”

    刘延年说的不错,据报说,商国就趁此机会站了东洲国的几座城池。

    “我担心的是那些战乱流民,他们涌入我国,若是不妥善处理,怕是会出大乱子。”

    蒙照默言,打仗的事儿他在行,这流民什么的麻烦事还是交给别人的好。

    “刘公说的是,的确要好好想想。”冯子良点了点头。

    “要我说,来多少我大夏就收多少,既然来了我们的地盘哪有再跑的道理。”

    说话的就是刚才咳嗽的那个,大大咧咧的样子又让冯子良瞪了一眼。

    “何公,你可知道那些流民会有多少,耗费的钱粮又有多少,到时候愿不愿意待在我国暂且不提,就说其中会不会有他国的间谍刺探情报,会不会带来疾病,本国人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等等,你可仔细想过?”

    见何隆不发表意见,冯子良又道:“若是真收留了他们,其他国家的人如果也要来你收不收,当时候我大庆人满为患又该怎么办?”

    冯子良越说越离谱,何隆选择闭嘴,不想和这个比自己还老的老家伙争。

    还是等消息吧,武皇也没有任何表示,还是前线的消息到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