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寡人周天子但在战国时代 » 010 祭祀

010 祭祀

    “大王如此繁忙,身体迟早要垮!”

    “没办法,我大周国力日间衰弱,需要一位明君来提升国力!希望能够看到大周从前的盛景!”

    几名在殿外巡查的侍卫窃窃私语,因为他们看见,刚回到王城的周天子,率领着几名亲信,马不停蹄的往城西走去。

    周天子勤政的一幕,让几人感慨。

    “你们给我讲讲大王选地一事?”

    选地的事情在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这名侍卫太过好奇。

    “大王今日选地太多儿戏,多半爵位要被许行轻松获得!”

    亲眼目睹周天子选地的侍卫,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早知道选田地这么儿戏,我也想跟大王赌一赌,赢过他以后,三公以下的爵位想挑哪个就挑选那个。”

    他的口中满是酸意。

    在这个时代,暂未出现科举入仕,封爵便成了天下人的梦想。

    几名侍卫讲话太过入迷,没有注意到身后路过的太保百里威。

    “好好建功杀敌,便能封爵。”

    “你不要以为大王选地儿戏,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效仿诸侯燕国国君千金买马骨向天下宣告他求贤若渴的态度而已!”

    太保淡淡说道,对于这一群武力高强,但却少了点智慧的侍卫,他适时的点拨一下。

    看着众人依旧有些不懂,他再次说道:

    “相传燕国君王求贤若渴,千里马的骨头都能花一千两黄金购买,更何况是千里马呢,他修筑黄金台,卑身招纳贤士,最后燕国的国力变强了。”

    “咱们大王便是效仿燕国国君,许行这样精通农业的大家或在其他诸侯国能封爵,但等级不高,但在我大周却是位列三公之下,在这种重的赏赐之下,其他有才能的贤士到时候会蜂拥而至的。”

    一众侍卫焕然大悟。

    “秒啊,我咋没想到大王有这层深意!”

    “要是有贤士来帮助我大周,那我们就能够重新做天下共主了!”

    …………

    周天子在春耕之际亲临耕地并与许行立下耕种赌约一事,不仅引起了民间百姓的热议,而几名大臣则是匆匆进宫,与太保的乐观截然不同,脸上非常凝重。

    “我有要紧的事情见大王!”

    正在门口值守的孟鲁伸手拦住了一众大臣,西周公发声抗议。

    “西周公、司徒大人,大王舟车劳顿,有事请明天上朝再说。”

    开榜取才的消息一出,很多百姓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报名。

    周天子回殿后接连面试这些百姓。

    刚结束不久,不要说饭,连水都没喝一口,一众大臣还想找大王,是要累死他吗?

    “大王承诺许行一事很莽撞,有损君王威严,我们要冒死谏言!”

    西周公和掌管农业的司徒带领各管理农业的大臣一起谏言。

    “你难道想要看到大王威严丧失吗?”

    司徒再次追问道。

    孟鲁脸上闪过犹豫之色,想到大王要输给许行,有损国君尊严,抬头说道:“诸位在门口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孟鲁说完,大步返回殿中,询问大王意见。

    几人的见识远没有太保有远见,他们只能想要眼前的事情。

    片刻后,孟鲁折返,把司徒几人放了进去。

    “您亲入农田,周边人海聚集,又与许行立下赌约。”

    “大王,许行乃当世神农,掌管种植之法,据我所知,他能种植出一年两熟的粮食。”

    “若是大王胜过许行,届时君王之威遍布四海,可当千古第一君王!”

    西周公的话,让众人频频点头。

    能够胜过华夏耕种技术最强的许行,周天子的威严将会远远扩散。

    但西周公话音一转:“若是失败,君王威严散尽,成为百姓饭后的笑谈!”

    “这个我懂!”

    身体的原主人周赧王,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向居民借钱,联合六国去伐秦。

    结果军队还没到秦国边境就望风而逃,原身体主人欠债没钱还,躲在高台上,结果成为了“债台高筑”成语的来源,被嘲笑了两千年。

    但姬延,不是周赧王,他掌握先进的技术,足矣碾压这个时代的许行。

    “司徒,广开言路,不要有所顾忌。”

    看着司徒支支吾吾,姬延说道。

    “大王,您的优势并不大。”

    “许行常年在田野中耕种,他选的农田肥力足,水分刚合适,土壤酥松,便于下种,只要勤加耕作,若是没有遇到特殊的灾害天,必会丰收。”

    “反观大王您选的地,已经耕种了太多次,肥力消失殆尽,土质是一般的垆土,性质粘重,现在水分散失,坚硬无法耕种,要是下种的话,很有可能会绝收。”

    “您现在命人于田野两侧挖渠,作为掌管农业的我,不太理解有何种作用?”

    司农一口气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觉得畅快多了。

    整日在外奔波,已显疲惫的姬延不想多做解释,想用实际行动来告诉质疑之人结果。

    但转念一想,司农是掌管全国农业的官员,未来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他发挥作用。

    因此,传授相关的农业技术,势在必行,于是他淡淡说道:“你们觉得这是不能耕种的田,但我要让它成为丰收的田,农田两侧挖渠,就是恢复农田土壤的第一步。”

    还不知“深耕”和“施肥”的时代,姬延选的农田连耕几年地力已尽,在所有人的意识中必须重新选田,才能种植出丰收的粮食。

    “现在我选了肥力已经用尽的田,土质缺水,盐碱程度高,第一步就是挖渠,待下雨的时候便能洗土排水,弱化农田中的盐碱质,改变土壤的性质。”

    “第二步,制作肥料,增加肥力。”

    姬延目光看向西周公,道:“从今天开始,你收集动物的粪便,草,花,叶子加水搅拌,挑出杂质后放入大陶罐中,温火,陶罐稍稍有些烫手后,命人开罐,把其摊开后降温。”

    在没有尿素的年代,只能先简易制作肥料。

    “大王,动物粪便利于农田提升肥力,这样操作是否稍显繁琐。”

    司农再次出声问道。

    “如果直接用动物粪便覆盖于农田之上,不能发挥粪便的全部作用,且动物粪便消耗太大,不利于覆盖整个农田。”

    “按照我的方法去做,能够用极少的粪便便激发出最大的效用。”

    姬延说完,大殿中陷入了沉默。

    听着周天子说的头头头是道,司农将信将疑,他看向身后的农业技术官员,想要从他们眼中看到一点信息。

    可是,这群公元前三百年前的农业官员,怎么能够理解周天子口中的农田施肥经验,只能大眼瞪着小眼,一脸茫然。

    “谨遵王命!”

    西周公百里威虽然也听不懂,但在他潜意识中,执行大王的命令总不会错。

    “诸位无事就回去吧!”

    侍从看时间不早,催一众大臣返回。

    “大王,还有一重要的事情要禀告!”

    西周公拿出竹简,递送到姬延面前:“大周迁都,乃是国之大事,微臣已经收集壮牛二十头,公羊一百只作为祭祀的礼节,只待选择良辰吉日,便可杀之烹煮祭祀!”

    竹简上,除了牛羊的数量之外,还有详细的祭祀物品,包括部分新增及需要及时维修的祭祀场地,征召的农夫与奴隶数量。

    姬延看得直摇头,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达,搞这么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实在太浪费了。

    “我知道大王勤俭为民,但该有的不能少,不然不足以服众.”

    “眼下宋、鲁两侯国、东、西周两公国,共四个国家尚对大周有联系,若是迁都之后无祭祀,只会落下口舌!”

    西周公深知姬延痛恨铺张浪费,但祭祀,是一个国家合理性的保障。

    “武王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家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社。大王,迁都和建都一样重要。”

    一旁的史官也在一旁劝说道。

    他知道周天子要改变逐步改变不合理的礼制,但迁都的祭祀,一定要举行。

    “寡人不说不办,但还没到良辰吉日。”

    姬延也深知,迁都的祭祀,是大周延续合理性的证明。

    如果不举行,就相当于向世人宣布,他姬延不是大周天子。

    但是,肯定不是现在举行,二十头正值壮年的牛,用来犁地不好么。

    “随我前去作坊!”

    姬延之前还想怎么征集牛来进行农耕,没想到西周公为了祭祀已经帮他征集好了。现在,还缺少耕地用具。

    靠如今的农具,肯定不能提升耕种效率和粮食产量,姬延要革新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