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寡人周天子但在战国时代 » 017 许行的不可思议

017 许行的不可思议

    “你说曲辕犁是你们大王制作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周天子位高权重,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下地耕种,没有下地耕种的经验,绝对发明不了这种神奇的农具。”

    “你们说谎,真实的情况是藏了耕作高手,曲辕犁是耕作高手制作的!”

    许行根本不愿意相信农夫的话。

    只有精通耕种的高手,才能从实际出发,研制出厉害的农具。

    “不信就算!”

    农夫懒得理会许行,旋即重新操作曲辕犁,耕种农田。

    以前一家八口人,忙活一天才能整理一块农田,如今有了曲辕犁,一人就能担起耕作任务。

    有曲辕犁的帮助,今年绝对是一个丰收年。

    想起家里襁褓中的小儿子,正到长身体年龄却瘦骨嶙峋的二儿子,农夫干劲十足,他吆喝一声,使唤着耕牛往前耕地。

    农夫不理会自己,许行吃了一个闭门羹。

    “许老,大周的官员来了,问他们就行!”

    身边的门客指了指不远处。

    许行抬头一看,农田外的道路旁,停了五辆车。

    但这并没有铺装浪费,因为坐人的车辆只有一辆,剩余的四辆都装了黑色像泥土的东西。

    一名身着“缁芾黄”的司工,带领四名“叔芾金黄”的小官吏正让农夫把泥土一样的东西搬下车,然后按量洒在农田上。

    官阶稍高的司工,正是当时跟随在周天子的官吏。

    一心想要知道曲辕犁是谁发明的许行马上跟过去询问,得到的回答和农夫一模一样。

    “不可能!”

    许行还是不愿意相信。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大王命人制作曲辕犁,我全程都看到了,这还能有假?”

    司工今天需要把大王口中的“肥料”定量洒在农田上,任务繁重,本来不打算理会许行。

    但许行声名远扬,又是和大王定下赌约之人,司工只能耐住性子。

    “不可能,你们大王事物繁忙,一年耕作的时间屈指可数,他怎么会熟悉耕作之法,更不可能发明耕种利器。”

    许行还是不相信。

    “你又不了解我们大王就乱下定论。”

    “谁说我们大王不熟悉耕作之法的!”

    “大王不但跟我们讲了他的耕种之法,还点评了你们的耕种之法!”

    因为姬延在王城的一系列操作,让整个大周焕发了活力,司工对姬延极为敬佩,话语间充满了骄傲与得意。

    “许老是何人,你们大王还点评许老的耕种之法?”

    “用点评两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大王能力比许老强呢!”

    几名门客脸色很是难看,姬延若不是周天子的话,他们早就把嘲讽拉满了。

    许行可是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农学家,是其他诸侯强国极为推崇的人物,周天子有什么资格指指点点。

    “我想听听你们大王是如何点评我的耕种之法的?”

    许老脸色也有些难看,他把‘点评’两字咬的很重。

    司工根本不顾及许行脸面,高声说道:“大王说了你们耕种的方法乃是垄作法。”

    “也就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叫做“上田弃亩“。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

    “这种做法的优点,就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持水分不蒸发,不渗漏;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听到司工这么一说,许行心中咯噔一声,自己最新研究出来的耕种方法,周天子怎么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且,他只是总结出了栽种的规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耕作体系,周天子却已经帮他把耕种的名字都取好了。

    旋即,他产生了疑问:“既然你们大王知道我新研制的农田耕种法优点这么多,那怎么不学我耕种?”

    许行的话让司工噗嗤笑出声来,身后的几名小官吏也是忍俊不禁。

    “你们笑什么?”

    许行心头不爽。

    “许老,说您胖您还喘上了?真以为垄作法很厉害吗?”

    一名年龄稍小的官吏笑着回道:“我们大王看不上垄作法,甚至连比您垄作法更厉害的代田法他都看不上。”

    “代田法是何物,凭什么说比我的垄作法更厉害?”

    许行不解,但内心更多的是不服气。

    “代田法简单来说,就是您所施行垄作法的升级版本。”

    司工看着许行等人仍然不解,于是再次说道:“代田法沿袭垄作法“上田弃亩”的原则,种子播种在沟中,等种子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将垄土壅苗。目的是防风抗倒伏和保持水分和抗旱。”

    “然后再在垄作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沟垄互换。垄和沟的位置随着年轮更换,今年的垄,明年变为沟;今年的沟,明年变为垄,这也就是代田法得名的由来。由于代田总是在沟里播种,垄沟互换就达到了土地轮番利用与休闲,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最后进行耕耨结合。用代田法耕地,每年都要整地开沟起垄,等到出苗以后,又要通过中耕除草来平垄,将垄上之土填回到垄沟,起到抗旱保持水分抗倒伏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下一年耕种时土壤的肥力。”

    听到司工的话后,许行眸光一亮:“是啊,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我们所用的垄作法,虽然能够提高农田产量,但会加速农田肥力的流失,最后只能弃田,而采用大王所说的代田法,它可以轮流使用土地地力,并获得足够的恢复时间;让我们不断在一块田地里获得丰收。”

    “真是好的方法啊!”

    许行深感敬佩,但有一丝疑惑:“既然你们大王发明了代田法这种优秀的耕种方法,为何不采用?”

    “我不是跟您说了吗,我们大王看不上代田法。”

    “他采用的,是比代田法更为厉害的区田法!”

    司工话语中充满骄傲。

    “何为区田法?”

    众人齐声问道,见识了代田法的神奇之处后,他们对区田法充满了期待。

    此时的众人,对周天子的不满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好奇,是佩服,也是尊敬。

    “区田法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划分好区块之后,在区内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合理密植、等距点播、施肥灌水、加强管理等措施,夺取高额丰产的技术。”

    司工说完后,看着众人还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他们眼神中竟然带着一丝羡慕。

    得意的司工不由得起了卖弄之心,朗声道:“算了,再多透露一些给你们。”

    “区田法总的来说就是三点,一要作区深耕。不耕区外的土地,以充分挖掘区内土地的增产潜力。二要等距点播。宽幅区田所种作物的行距、株距都有一定的规格,呈等距点播形式;方形区田,区的大小、区间距离、每区的株数也都有一定有规格,因而也呈等距穴播状态。可以保证作物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三要集中管理,便于充分发挥人力和物力的作用。”

    听到司工的话,众人虽然很懵,但已经完全被耕种的方法惊到了。

    “耕种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虽然苗还没有长出来,但我似乎已经察觉到,大王选的地,要丰收了!”

    “曲辕犁是大王发明的,区田法也是他弄出来的,不丰收根本说不过去。”

    在门客的热议下,司工大手一挥,命身旁的官吏亲自下田,指导农夫耕作。

    “许老,我们赶快回去增加人力物力进行耕种,不然爵位不保!”

    门客催促许行。

    “面对这么厉害的农具和耕种方法,我们没有胜算!”

    许行拍了一下门客的头,再次说道:“赶快跟随农夫一起下地,仔细学习大王的耕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