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飞跃美利坚1994 » 第48章 烧录

第48章 烧录

    他眉毛一耸,看着卡尔,一副遇到知音的畅快:“RinaSawaguchi,这是两个月前的新作。”

    “我记住她了。”卡尔立刻点头。

    “她很棒,不是吗?有着东瀛人的含蓄,声音也好听。比欧美人的粗犷风格强多了,那些人恨不得把你的耳膜喊破。”男人絮叨了起来。

    卡尔立刻跟着摇头:“噢,别再说了,圣谷把本该是艺术的行为变成了马戏团表演。”

    “完全正确,你知道嘛,在这个满是黑猩猩和黄皮猴子白皮猪的地方,找到一个相同爱好的人非常难得,我叫埃里克·尼尔森,来自北欧。”他伸出手,胳膊上有浓密的毛发。

    “我能从你的胡子看出来。”

    “bingo。让我猜猜,你应该是附近一家录像带店的老板,谁介绍你来的?本,还是威廉?”

    “刚好路过。我叫卡尔·迪克。”卡尔与他握手。

    “卡尔,看在相同爱好的份上,我能给你涨20美分,这是我能做到的极限。”

    “完全可以成交。不过我更想知道你这两个月前的新作是从哪里搞来的?”卡尔道。

    “想买对嘛?”埃里克脸上笑意更浓。

    “那你可找对人了,我知道一个地方,那里有最新最全的亚洲风格,包你满意。那个地下工厂拥有一整条的产业链分工,有人从东京购买录像带,跨国邮寄到加州,而在这里,有人开动进行复制转录,然后再对外出售,就只卖给园林市的那些越南人。虽然就住在圣谷旁边,但那些越南人并不喜欢那里。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嘛?”

    “这些tmd统统没有在美利坚国内发行,1976年的版权法案管不到这里,就算是FBI知道了也不会怎样。”

    “所以,你收购废旧录像带,就是准备转手给这个录像带作坊?”卡尔当听闻他回收旧录像带就觉得不对劲,这可跟电子设备维修没什么关联。

    像是远航商贸这样的录像带公司,的确会剩下一些没人要的录像带,这些货究竟销往什么地方,卡尔不得而知。

    “没错,这就是一桩暴利生意。”埃里克点点头。

    “那你就想错了,即便这些录像带没有在美利坚国内发行,但东瀛和美利坚都加入了伯尼尔公约,也签订有相关的贸易协定,所以这依旧属于侵权行为。退一步讲,就算这不算侵权,按照你这样卖,根据加州当地的法律,已经涉嫌对青少年造成伤害。我猜那个作坊出现的时间应该不长,应该就是近几个月的事情,甚至是这几周的事情,过一段时间会不会被敲门可就不好说喽。”卡尔摇摇头。

    经过卡尔这么一分析,埃里克·尼尔森的表情变得僵硬。

    其实从他对于这家作坊的了解程度,卡尔觉得多半是“我有一个朋友”的戏码。

    “不过呢,我倒是有一批录像带需要复制,正规经过评级的录像带电影……”

    不等卡尔把话说完,埃里克立刻摇头。

    “这可是要坐牢的。”

    关于版权侵害方面,美利坚的法规较为严格。对于故意侵犯版权的行为,如果是为了牟利或造成损失超过$1000美元,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和$250,000美元的罚款;如果是为了商业或私利目的,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和$250,000美元的罚款。

    “我是版权方,这是我的电影。”卡尔说起实情。

    “你的电影?你不是开录像带租赁店的吗?”埃里克眉头微皱。

    “没错,开录像带租赁店和拍电影并不冲突,你可以理解成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当然这是一部及低成本电影。”

    “我知道了,类似于《夜眼》?”

    “是惊悚片,但是没有你想的那种画面,我一份可以给你1美元的转录费用。”卡尔给出了报价。

    原本埃里克表情还有一丝庆幸,一听到这个价格脸瞬间变成了苦瓜。

    “这也太低了,那个作坊的设备你知道多少钱嘛?一台报废的ccp-1300复制机就要几千美元!这还没算上转录机、编辑机,成本怎么着也有一万美元,要不这样,我把机器打包卖给你,就一万美元,如何?”

    想把烫手山芋扔给我吗?

    问题是这机器买回来也没人会用,而且已经是报废的状态,谁知道明天能不能正常启动。

    “这台机器就是我修好的,用到是绝对能用,另外我还可以提供终身免费维修,你的店在哪,离这远嘛?”埃里克一看卡尔没有立刻拒绝,立刻跟着说道。

    想了想,卡尔还是决定暂时将录像带的生产外包出去,他稍稍提了些价格。

    最终以1.5美元复制一份的价格,双方达成了共识。

    “你一天能生产多少?”卡尔道。

    “三倍速复制,如果加装拓展槽,一次最多可以同时复制二十盘录像带,一天理论上最多生产960盘,实际上大概只能生产700-800盘之间。”

    至于录像带本身的价格,埃里克·尼尔森给的是2美元一盘,考虑到录像带收回来还需要处理,卡尔答应了这个价格。

    埃里克表示有翻新录像带的收货渠道,翻新录像带的数量供应能保证。

    所以从埃里克·尼尔森复制录像带的总成本就是3.5美元。

    只有之前7.4美元D类货成本的一半不到。

    缺点是没有包装,质量堪忧,而且每天最多只有不到一千份。

    但即便这样,也帮助卡尔缓解了不少成本压力,以埃里克·尼尔森作为供货主力,辅以其他供货商,足够完成初期的过渡,等体量上来了,就和豪华娱乐公司那样的大型供应商合作。

    上游的生产属于重资产,卡尔并不准备在录像带生产上面投入,那会多多少少影响自己的现金流。

    卡尔准备等拿到剪辑完成的片段后,准备第一时间将母带拿给埃里克,同时交给MPAA开始评级。

    临走之时卡尔询问埃里克关于电子管理系统的事情,埃里克摇摇头,表示在这件事情上提供不了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