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芙蓉河 » 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吕思扬路过小荷庄时,准备先看钟大妈,不料门是锁着的,左右隔壁人家可能都出工去了,不见一个人影。

    吕思扬只得去芙蓉镇看钟大伯。离开周家,吕思扬觉得应该和钟大伯说一声,让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钟大伯依然坐在供銷社的门口,等候着有人来修鞋,正在闲着。吕思扬走到他的跟前,钟大伯才发现是吕思扬。

    吕思扬告诉钟大伯,他已经离开了周家。钟大伯开始不理解,吕思扬为什么要离开周家。吕思扬把周家的情况说给他听过之后,他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钟大伯问吕思扬以后怎么办,有沒有什么打算。吕思扬说先去表姐夫的家里去看看,然后再说。其实吕思扬哪有什么打算,只能是走一步是一步。

    钟大伯和吕思扬说起了江北老家的情况。他看了看周围,轻声地说:“听老家一些来往的人说,老家那边比这边还要复杂得多。”有些话他知道不便多说,吕思扬也不能多问。

    吕思扬看时候不早了,告别了钟大伯,准备去环字号。

    走到芙蓉桥头,吕思扬想起三个月前,唐梅送他到芙蓉街的情景。他们在南堤柳荫下并肩而坐,看着芙蓉河静静流淌的河水,默默无语,依依惜别。

    唐梅那天送给他的那条手帕,吕思扬一直珍藏着。

    吕思扬去环字号最主要的目的只有两点,一是去看看表姐和唐家的人,二是他要当面对唐梅说清楚那天在兽医站的情况,让唐梅消除对他的误解。

    沿着芙蓉河的北堤,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环字号,吕思扬很快地找到了唐梅的家。

    吕思扬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正好唐妈从堂屋屏风后面的厨房里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吕思扬。

    “那不是扬子吗?快进屋里坐。”唐妈客气地招呼着吕思扬。

    吕思扬对着唐妈笑了笑,然后问候了一声“唐妈您好!”唐妈忙着去烧水泡茶,招呼吕思扬先坐一会,她等会就来。

    唐妈泡好了茶,端到吕思扬的面前。随后说起了她家近几个月的情况。先是说起了她两个儿子的情况。

    大儿子文君,自吕思扬和唐梅三个月前去看望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调到了大山里更远的峰林小学去了,调动前一天回来过一次,又是两个多月了,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有消息。

    二儿子文俊,停职了将近半年,吕思扬走后不到一个月,最终还是被单位开除了公职,而且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现在的户口已经转回了当地农村,和生产队社员一样,日出而作。

    随后唐妈又说起了吕思扬的表姐。文君调到峰林小学之前,他们是两人一道回来的,此后一直没有回来。那次两人回来后的当夜晚上,他们单独被大队和生产队管事的盘问到深夜,非得要他(她)们说清楚表姐的家庭背景,恋爱过程,是否自愿等等。听说他(她)们在学校里的压力更大,千方百计的阻止他们的恋爱。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吕思扬的表姐精神都快要崩溃了。

    唐妈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扬子你一个人坐一会,我去做晚饭,等一会就要收工了。”唐妈急着要去做饭,招呼着吕思扬别急。

    吕思扬一个人坐着,想着刚才唐妈所说那些情况。他想不明白,文俊二哥虽然犯了点小错,但并没有造成恶劣后果,即使应该被处理,也不至于严重到开除公职的地步。文君大哥和表姐的自由恋爱是犯了什么王法,竟然会被无端地干扰和阻挠,为什么要棒打鸳鸯,理由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想着想着,唐梅的三妹放学回来了。唐梅的三妹名叫唐菊,今年十一岁,小学五年级。

    她进门一眼就看见了吕思扬,然后笑笑地对吕思扬喊了一声“扬子哥,你来啦!”便羞涩地躲进了房间做作业去了。

    吕思扬走出屋子站在门前。芙蓉河的河水不息地流淌,太阳已经隐入了远山的群峦。东方红农场的职工开始收工了。

    吕思扬转到了屋后,环字号的棉田里,社员们也开始收工了,男男女女陆续地向北埂这边走过来。

    唐伯和文俊、唐梅以及唐梅的二妹唐莲都陆续地回家了。吕思扬和唐家人个个打过招呼,唐家人依然客气如故。但是,吕思扬隐隐地感觉到,唐梅的表情与三个月前稍有不同。

    吕思扬心里清楚,缘于那天在兽医站的偶然相遇,唐梅的心结至今还没有解开。

    唐妈招呼着吃饭。晚餐是稀饭加米粉煎粑。菜是炒黄豆、豆腐乳,还有一个咸菜。

    饭后,吕思扬说要回去,唐伯让吕思扬先等一会。

    唐伯和唐嬸在房间里商量了一会儿出来了,唐伯对吕思扬说道:“扬子,我家文君和你表姐有两个月零二十天没有回来了,我想麻烦你明天再和唐梅去一趟山里,看看他们什么情况,有不少路,不好意思,你能不能再辛苦一趟?”

    吕思扬听说让他和唐梅再去山里,毫不犹豫地的答应了。唐梅看了看吕思扬说:“明天早上我喊你。”

    唐妈到厨房里去了,忙着去做菜,明天带进山里去的。

    吕思扬轻轻地把唐梅喊到屋外,准备把那天在兽医站发生的情况解释给她听。唐梅说等明天再说,并且招呼吕思扬晚上睡早点,明天要起大早。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