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芙蓉河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吕思扬吃过早饭,尽管唐家人极力挽留吕思扬住几天,但吕思扬还是决意要走。

    唐梅舍不得吕思扬离开,但看到吕思扬是实在要走,决定送他去芙蓉街。

    唐梅把吕思扬送到了芙蓉街还不到八点。唐梅眼里含着泪,说她要回去了。吕思扬让她稍等片刻,然后径直向食品站走去。

    食品站门口有很多人在排着队,吕思扬挤到食品站门口朝里看了看,里面肉案上的肉已经不多了,加上有这么多人排着队,肉肯定是买不到了。

    吕思扬从装着衣物的“航空袋”里拿出了十块钱递给唐梅。

    “我没有什么送你的,这10块钱给你留着用。”吕思扬对唐梅说。

    “我不要,你一个人在外面更需要用钱。”唐梅说什么也不收。

    “你快拿着,不要说了。”吕思扬强行把钱寒进了唐梅的口袋,然后推着唐梅快走。

    “哥!”唐梅欲语凝咽。“你……过一个月一定要来看我。”

    “我一定会来的,你快回去吧!”吕思扬催促着唐梅。

    唐梅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芙蓉街。吕思扬站在芙蓉桥的桥头,目送着上了北埂的唐梅。

    已经看不见了唐梅的身影,吕思扬从桥头走下芙蓉河的南堤,坐在柳荫下,看着河水发呆。

    吕思扬反复在想着他现在去哪儿。对,去钓鱼台前面一点的窑厂看看,看看那里要不要做工的。他想起了在那里认识的一个名叫肖建的小伙子,那是吕思扬上次从平江县步行到那里,在那里短暂歇憩时认识的。

    吕思扬就这样决定了,他踏上了去钓鱼台的公路。

    钓鱼台离芙蓉街只有五六里路,那座窑厂在钓鱼台前面只不过二百米。

    钓魚台是在去往平江县城公路的右边,离公路不足10米。象一根从土壤里长出来的巨大的石笋,直插云霄,石笋周围从石缝中长出了鲜活的绿植。

    公路的左边,钓魚台的正对面是江中大队的一条围堤,围堤一直向江边延伸。这条围堤有十几个生产队,靠近钓鱼台是江中大队的第一生产队。

    吕思扬无心在钓魚台长时间逗留,他向前面的窑厂走去。

    窑厂就在公路边。紧靠公路边是一个用毛竹为棚架,棚顶是用稻草铺成的大荫棚子,荫棚子座北朝南。

    吕思扬还没有走到近前,就看见了肖建正在荫棚里不停地忙碌着,他是制作瓦坯的工人。

    吕思扬走到近前,喊了一声“肖师傅,你好!”。

    肖建抬头看见是吕思扬,惊讶地问:“你怎么还在这儿?,快进来歇歇。”

    “肖师傅,你这窑厂需要工人吗?”吕思扬开门见山地问肖建。

    “这里不需要工人,再说这里的活很重,你也做不了。”肖建的回答让吕思扬感到失望。

    “我没有地方去了,肖师傅你能不能帮我找点事做做,只要管饭就行。”

    吕思扬的要求并不高,肖建想了想说:“你别急,我回去帮你打听打听。”

    “那就谢谢你了。”吕思扬连忙表示感谢。

    肖建熟练地用钢丝弓从泥堆上切下一块泥片,围在可以折拢的瓦筒上,用刮刀裁去瓦筒上方和下方多余的泥块,旋转瓦筒,再用泥踏把泥瓦四周的表面抹平,将附在瓦筒上的瓦坯直竖放置在荫棚的一隅,收拢起瓦筒,四块瓦坯就算成型了。

    吕思扬站在肖建的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熟练地操作。室外太阳火辣辣的,但这荫棚里却很凉快,因为这荫棚的面积很大,又因为棚顶是稻草隔热,加之荫棚里有潮湿的泥堆和尚未风干的瓦坯,整个荫棚里都是凉嗖嗖的,所以并不觉得热。

    上午收工了,肖建把工具放在泥堆的后面。他让吕思扬等一会,他去窑厂里面靠近窑边的池塘洗手去了。

    吕思扬知道,等一会窑厂的工人就要吃饭了,他要等肖建来问一下,食堂能不能卖一份饭菜给他。

    肖建很快就回来了。

    “肖师傅,中午你能不能和食堂的师傅说说,卖一份饭菜给我。”吕思扬对肖建说道。

    肖建笑笑地说:“我们是吃伙团,自已带米带菜,把相同等份的米放在一起由一个专职的人为职工烧饭热菜。”

    “哦!那就算了,我再想办法。”吕思扬只能这么说了。

    “别急,你不要走,你在这里先等一会,我想办法。”肖建热心地安慰着吕思扬。

    吕思扬在荫棚里等着。过了一会,肖建端着两碗饭菜过来了,把其中的一碗递给了吕思扬。

    吕思扬双手接过了饭碗,问肖建“你是怎么弄来的?我要付钱给你。”

    “你将就着吃点吧!免得饿肚子,也不用付钱。”肖建笑笑地说。

    “中午你可以在工棚里休息一会,我和工友们都说好了,在砖坯堆成的铺上,只要有空铺,你随意在哪个铺上休息都行。”

    ”肖建接着说道:“今天晚上你先在工棚里住一宿,等一会我和余老头说一声。我下午收工后就去帮你打听打听,看看有哪家需要帮工的。”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吕思扬觉得他处处能遇上好人,也算是一种幸运。

    中午,吕思扬在工棚里选了个无人的空铺,沉沉地睡了一觉。待他醒来时,工人们全都干活去了。

    吕思扬看了看这工棚,工棚一共有四间,最西头一间是厨房,西头第二间是给工人午休的大通铺,进门一间是工人吃饭的饭厅,东头一间只有一个舖,上面铺着一床草席和床单。

    一个老头背着一口布袋走进来了,他看了看吕思扬问道:“你是哪的?”

    这老头操着北方口音,吕思扬虽然听不懂北方话,但他知道大意。

    肖建走进来了,指了指吕思扬对那老头说:“余老,今晚让他住在这里,请余老关照一下。”

    肖建转身对吕思扬笑笑地说:“我和余老已经说好了,今晚你就在这里先住一宿。”说完他就干活去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