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十一回 你要在此安家吗

第十一回 你要在此安家吗

    建兴十年春正月底,魏都洛阳,魏帝曹睿接到最新线报,感觉有些郁闷。

    话说去年春诸葛亮准备兵出祁山,正好赶上天空北斗星变,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都说刘阿斗有老天保佑,兵伐陇右一定可以攻城略地,甚至有消息,暗里都有不少人马嚷着要发动叛乱迎接天兵,嘿,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来。

    当时北斗光芒大放,都知道必定在民间引发广泛议论,会说什么天助阿斗,为了减少民间不利言论,君臣共力,及时编造出郏县摩陂古井中有青龙现身的传闻,自己也有模有样地到那里跑一趟,造成魏国也有上天相助的故事,还特意改年号为青龙,并大肆庆贺宣扬,以转移百姓注意力,本以为蜀汉定会改年号大肆宣传刘阿斗是天神转世,结果人家根本就没提改元的事,倒是自家瞎忙活一场。

    对了,还有那东吴孙家,也改元嘉禾,自然也是和我们一样心思,也是瞎折腾。

    自那次星变出现后,本来正准备出兵的诸葛亮,立即停止了进兵陇右的打算,并且自此以后,一改往年绝大部分时间驻扎汉中的习惯,倒是常回成都,大部分时间用来修缮拓展金牛道,以至于大家以为他只是要加强汉中防御,守住汉中不敢再主动来犯了呢,结果他又来了,而且还听说是要直取关中。

    唉,来就来吧,反正秦岭阻隔,道路艰险,人马粮运难继,无论魏蜀哪方主动出击,都是困难重重。

    这些年,跨秦岭发动的战争,从武帝征张鲁开始,当年大军出征汉中,就是因为地势不利,都要撤兵的时候,幸好魏武天助,麋鹿撞坏张卫营角,又有魏将由于迷路于小道误入敌营惊乱敌军,致使敌无战意,张鲁本有降心,才有幸夺得汉中之地。

    之后刘备斩杀夏侯,武帝再次兵发汉中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刘备据险不战,我方补给困难,最终武帝无奈放弃汉中之地。

    前年大司马与大将军几路大军进攻汉中,又因为天降大雨连月,道路损毁,无功而返。

    诸葛亮要越秦岭远道来犯,也要面对同样的困难,我军以逸待劳,再加上我军人马多于蜀军,大将军司马懿擅于用兵,必能击退来敌。

    正好,大将军现在就在洛阳,还不用像去年一样将他从荆州紧急召回,依旧让他率军去关中吧。

    司马懿领旨,和将军张郃一起领兵进发,二月中抵达郿城,雍州刺史郭淮前来参见。

    郭淮作为雍州刺史长驻关中,司马懿要先向他问清楚敌我双方现在情况。

    郭淮禀道:“大将军,蜀军已经出谷口,进驻五丈原数日。下官以为,诸葛亮此来,以其兵力,自无力攻拔关中,其本意应为取陈仓以断关陇之道,实取陇右,下官已先行领兵占据北原,阻其西进之路。”

    司马懿点点头:“双方交战如何?”

    郭淮有些郁闷:“敌军并未来攻打我北原之营。”

    这,司马懿就纳闷了:“诸葛亮深谙兵法,当知兵贵神速出敌不意,若其意在夺陈仓伐陇右,为何数日未曾派兵攻打?”

    这,郭淮也纳闷:“或是蜀军粮草兵器未俱备?毕竟山道限险。”

    司马懿觉得不对:“闻诸葛亮治军有方,统筹有度,应难有此之失。”

    这是在怀疑郭淮的判断了,郭淮便反问一句:“依大将军之见,葛贼意在长安?”

    这也不对,司马懿还是摇头:“依葛贼所统之军,兵力轻微,且其为人谨慎,未重创我军之前,必不轻犯长安坚城。”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郭淮就不说话了,反正我先阻止敌人西进,肯定是没错的,至于敌人到底想攻占哪里,一切有大将军定夺。

    张郃有些兴奋:“关中地形开阔,我军倍于蜀寇,如葛贼所图为关中,我军骑兵机动迅速,定可大破来敌。”

    当年张郃与刘备军交战,先是在巴西被张飞打得弃马缘山全军覆没逃回,后来在汉中,又被刘备打得狼狈不堪损失惨重,以至于夏侯渊要分一半兵力相助,然后反倒害得夏侯渊兵力不足,在轻军外出补鹿角时,被黄忠给杀了,最后曹操亲自领兵来救,也还是无济于事,汉中最终落于刘备之手。

    这些事,虽然曹操没有追究,但终归是张郃之耻。

    后来,诸葛亮一出祁山,张郃领兵在街亭击溃蜀将马谡,逼得诸葛亮从陇右撤军,终于报了仇,大长颜面。

    也是那一年,诸葛亮再出兵攻打陈仓,张郃领军驰援,但还没等他赶到,诸葛亮已经退兵了,以致于他直叹可惜。

    现在蜀军再来进犯,又是要在关中平原上交战,张郃觉得又可以大展身手了。

    嗯,以前在巴西和汉中吃了败仗,主要是受地形拖累吧?如今,地利在我!

    司马懿也不多问,传令大军进发,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到时依具体情况制定交战计划。

    魏军继续前进,抵达渭水之滨,离敌十里扎下营寨,司马懿立即派人去查看敌军营地。

    探子很快就回来了,司马懿问:“敌军营寨如何分布?”

    探子回道:“禀大将军,敌军,敌军不是在扎营,而是在筑城。”

    什么?这消息太让人意外了,司马懿直接从座椅上弹起身来:“你没看错?”

    探子回道:“大将军,小人绝对没看错,敌军确实是在筑城。城墙已经比人还要高了,远远就能看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司马懿熟读兵书,又带兵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远征之军,就地筑营要筑成城堡的。

    大军转进,讲究的是随时拔营而起,这要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筑城,军队开拔后,留着给别人住吗?

    筑城驻军,那说明敌人并没有打算短期离开这里去攻打别处,诸葛亮这是要在五丈原安家,与我长期比邻而居?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司马懿决定要亲自前去查看。

    在护卫簇拥下,司马懿和张郃几人策马前行,登上一处土包,远远察看蜀军营地。

    营地周边,倒是和大家熟知的营寨相同,有壕沟与鹿角拒马阻止敌人快速突袭,而在这些后面,那些忙碌的蜀军士卒,确实是在筑城啊!看他们相互配合的熟练程度,分明就是成千上万的熟练泥水工匠,那城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拔高。

    张郃大叫一声:“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