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十九回 土法造桥不容易

第十九回 土法造桥不容易

    梁成道:“可惜,陛下也说了,现在高炉锻烧工艺还不够稳定,高品位水泥还是产量不够,全都只能用来造桥,等工艺成熟,高炉数量多了以后,就可以用来造护坡造城了。”

    李平点点头,站起身来,回到崖顶基座,看着已经垂落到崖下的两条大铁链,问司金中郎将蒲元:“铁索都没有问题吧?”

    蒲元道:“都是我亲身督造,都是闭环,不会有承重日久,环扣变形脱落的问题。”

    那就没问题了,这蒲元就是季汉最厉害的铁匠,军中的精制兵器,都是他负责的,那锋利坚硬程度,大家都称赞不已。

    李平吩咐:“那,现在就开始联接两岸吧。”

    嗯?怎么我也跟他们一样说话了?

    算了,以后也就这样说话,皇帝都是这样说话的,以后和皇帝以及这些筑路将士都这样说话,等到了成都,和孟光、谯周那些人再另外说话。

    李平又想起刘阿斗在朝堂上和众臣们说话的情形来,偶尔也文绉绉,但话一急,立即全是白话,弄得那些想和他辩论的朝臣很不适应。

    嗯,以后还是都说大白话,支持陛下,支持造大桥,筑大城!

    梁成站在崖顶,拿起一面旗帜向对岸挥动,等看到对面挥旗回应后,便走向悬梯。

    蒲元道:“骠骑将军请随我等下去,铁链连通两岸,还需要费些功夫。”

    这就下去了?李平有些不甘:“如何不请些吹鼓,以——庆贺一下啊,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工程。”

    梁成有些尴尬:“陛下有旨,等建成通车的时候,再庆祝不晚。”

    哦,李平想想也是,看来皇帝对于这样的桥,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气啊,毕竟老天爷托梦给他,只是告诉他一种方法,并不是送给他一座现成的桥。

    三人下到栈道上。梁成吩咐军士开始连接两岸铁索。

    几名军士在腰间系上绳索和皮囊,然后提着绳索,开始往支流上游走去。

    李平几人也跟上,走出一小段后,军士止步,几个人拉住麻绳,那些腰间捆了绳索的军士便开始向河面滑落。

    蒲元向李平一恭手:“骠骑将军,薄元要到对岸,先行告退。”

    李平挥手示意,然后俯下身去看下河军士作业。

    随着岸上军士放下绳索,那几名军士落到河中,开始借着皮囊和圆木,拼力向河对面游去。

    河水湍急,那几名军士游得很吃力,好在有绳索保护,有吹起来的皮囊或者圆木助力,没有被河水冲走,逐渐靠近对岸。

    梁成感叹一句:“幸好今天河道没有涨水。”

    李平亦然,这大桥奇观,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造成的,要不然还能叫奇观吗?

    远远依稀可以看到,那几名渡河军士,费近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游到对岸崖壁,那边自有军士放下绳索,把他们拉上栈道,然后解下他们腰间绳索,与对岸崖上垂下的绳索接起来。

    李平和梁成退回到原来的地方,此前是往上走一段,是因为河水湍急,军士游向对岸,必然会被水流带往下游一段距离,而现在他们上了岸,连接绳索的位置,与河这边大铁链垂下的位置,正好对齐。

    现在他们所站的位置,以及对岸相应的位置,是人工凿出的一个小平台,各自可以容下十几人的施工队伍。

    随着梁成再次挥动旗帜,对面开始拉扯绳索。

    李平知道,河对岸也有一名营桥郎在指挥,这时只看到这边的军士不断放下铁链,帮助对方将铁索拉过河道去。

    李平看到,连接绳索的,先是一长段细铁链,而且铁链上每隔一段距离,都绑着一个竹筒。

    这个他知道,绑上竹筒是为了铁链可以浮于水面,要不然,铁链沉重,落于河底,万一卡在水底石缝中,那还拉得动吗?而且有竹筒助其浮于水面,借助水的浮力,后现拉动的时候,就更省力了。

    细铁链之后,就是粗大的悬索铁链了,这时候,绑着的竹筒也就更多更密了,都是两根绑在一处。

    在对岸,营桥郎许多指挥一众军士站于崖顶后坡,在用来固定悬索的水泥基座后,开始拉动绳索。

    随着一声声号子响直,众人一齐发力,把绳索往后拉。

    刚开始是细铁链过河,众人还不用太费力,但等到需要拉动粗铁链过江时,就明显吃力了。

    不过有办法,轻便结细铁链够长,现在已经被拉到固索基座的位置了,一名军士拿起一个大铁锁,挂到了铁链孔里。

    大铁锁沉重下坠,立即帮众军士省了好些力,大家再一直使劲,把铁索再往后拉。

    而另有军士,不断地把铁锁挂到铁链链孔内,不断加大尾端重力,减轻人工拉索的难度。

    大铁链在浮筒的帮助下,在细铁链的牵引下,在众军士和铁锁的拉扯下,一步步往河这边漂过来。

    随着大铁链终于漂到岸边,那里的几名军士又费力拉动,用一个铁钩穿过链孔,将大铁链先锁在岸边,并且同时向崖顶众人高呼,暂停拉扯。

    司金中郎将蒲元已经来到河这边,见过江铁链已经固定,而且,风箱呼呼响,旺盛的炉火已经烧起来了。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一环开口铁环,把此前从这边崖上垂下的铁链和刚拉过河的铁链扣在一起,然后在军士帮助下,把那环铁链投入炉火中。

    大铁链太大太重,都是分段运过来的,他在河那边现场锻造把大铁链连接起来,而为了尽可能减少铁链过河难度,要在他们过河后,进行最后一次锻造链接。

    风箱风疾,炉火火旺,那环铁链被烧得红透后,蒲元让军士拉扯两头,将开口一环放置到锻台上,抢起铁锤“当”一声就砸了下去。

    那开口铁环,本来预制的时候,就是制成了两两相扣的形状,如今烧红烧软之后,蒲元再一锤接一锤让他们咬合,并且不断锻打,让它们完全融为一体。

    锻融完毕,他把铁链投入油中,只听“滋”一声,冒出许多油烟来。

    锻件淬火油冷后,算是完成了,这样的铁制品,强度高,不易变形也不易脆裂。

    大铁链接好一条,还有一条。

    两条铁链链接完成,接下来就是,把大铁链,在河两岸悬吊起来了。

    他冲崖顶上的许多高喊一声:“起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