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四十一回 还得是奸商有办法

第四十一回 还得是奸商有办法

    俩人转回到书店门口,正好看见负责此书店的蜀军书佐送客人出门,忙仔细盯着那人,看看认不认识。

    还没等和人家对上眼,俩人同时背过身去,互相瞪着眼睛望一眼,满眼都是——这么巧?那,那不是雍州刺史郭淮治下州书佐杨彬吗?

    杨彬显然和人家谈得不痛快,脸上满是不忿,抬脚往外走,也没看前面是谁,伸手把挡路的都推开。

    他气呼呼地出了市场,却听后面有人喊:“前方那位掌柜,请留步!”

    杨彬心中一喜,还以为是书店中的人呢,以为是人家看自己抬腿要走愿意让价了,忍住心中得意,慢慢回过头来——

    看到眼前两张似曾相识的笑脸,杨彬赶紧又转过身去,看错人了,肯定看错人了。

    何立靠近,轻说一声:“杨书佐,借一步说话。”接着先行走向场外角落。

    那就是没认错了,杨彬也就不说话,和杨喜跟上何立。

    不废话了,何立直接开口问:“询价如何?”

    一说就来气,杨彬呼呼道:“奸商,奸商!一千册亦加价三成,威逼利诱之下,仍咬定加价两成不放,说两国大宗易,关税是必须预征的。”

    威逼利诱就算了啊,预征关税是何道理?嗯,只要加价两成啊?那就说明有希望啊!咱哥仨一起上,再压两成价!

    有道理!杨彬一挥手:“三面围堵!”

    三人抬腿准备又回书店,何立突然发现,侧方的路上来了一队乡民,每人都扛着满满一袋粮食,弯着费力前行,有一人在旁边催促:“快些跟上,到了就老老实实排队,事成领赏!”

    何立揉揉眼,怎么这个家伙,看起来也有些眼熟。

    慢着,这不就是昨天来求了大将军行方便,要到长兴市集来买蜀锦和典籍的,那个杜家的杜江吗?

    又是熟人,何立不能放过,让杨喜和杨彬等等,凑到杜江身边,轻唤一声:“杜管家?”

    杜江一个激灵,看清是何立后,才放下心来:“何从事,你也来了?”

    何立指着那些背粮的乡民,问:“你这是——”

    杜江看看左右,把何立拉到一边,轻声道:“去买蜀锦啊。”

    何立不明白,明明你杜家拉了好多船的粮食来,不是和蜀军商量好,找个人少的地方交接就行了?难道他们还非要你们送到仓库去?

    杜江犹豫一下,叹口气道:“我们是远道来,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一把全赌上啊。何从事你也知道,他们是一匹便宜,五百匹单价更贵啊。我想,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这价格大概是不可能谈下来的。”

    何立刚想说,联合起来谈价有希望,那杜江又说道:“我早上起床的时候,一琢磨吧,既然一匹匹的买便宜,那就干脆一匹匹买好了。我今儿一大早,就在这长兴城外,找那些当地农户,把粮交给他们,就让他们一匹匹去换了来。这样既便宜得了蜀锦,还避免了去和他们费口水。何从事,我这里已经排队背粮来了,大家都停下太扎眼,我先走了,等他们换了蜀锦,再来和你细说。”

    你这——何立一跺脚,跟着去瞧仔细!扬手示意杨喜和杨彬及众随从跟上。

    看着杜江指使那些乡民背着粮食到了蜀锦铺,果然他们都老老实实在门口排队。杜江本人并不上前,只在后边盯着。

    最前头的一位村民把粮食往店前一放:“刘书佐,我们凑了些粮食来,想买些蜀锦。”

    刘书佐很意外,面前这乡民有些眼熟,那应该就是在长兴城外耕作的乡民无疑,可是,你们买蜀锦干嘛,不是魏国有令,平民不能穿戴蜀锦制品吗?

    想是这么想,他倒也没急着问,而是满口答应,让他们把粮食搬到店里码起来,然后给了他们三匹蜀锦。

    那些乡民得了蜀锦,出了市集,走出一段路,回头交给杜江:“这位掌柜,蜀锦换来了,您答应我们的报酬?”

    杜江一挥手:“自然兑付!你们再到那船上去,再背米来换,到时按背二十袋米送一袋给你们算。把这三匹蜀锦也送船上去,我在这里等你们。”

    那些乡民显然是头一回做这种活,有些不放心:“这位掌柜,我们刚才背了三十袋,按您说的,可得一袋半米,可不可以先拿了米回去,有人家里还等着下锅呢。”

    杜江也不含糊,头一次雇用他们,大家都不熟,谨慎也是应该的,就说:“行,先让你们拿一袋米走。先拿两袋吧,欠的那半袋,等换了蜀锦再扣除,至于怎么分,那是你们的事了啊。”

    那自然不用您操心,乡民们很开心,但还是要拿到手才放心,便听他们道:“掌柜的,您先领我们到船上,告知他们我们刚才换了蜀锦,可以领米了。”

    杜江本来不想跟着去了,有了三匹蜀锦,你们还担心人家不给你们两袋米?不过又一想,还是跟着去的好,万一他们拿了蜀锦跑了怎么办?嗨,刚才怎么没多带个自己人来?

    何立几个自然也只好跟上,就听杜江道:“其实这样也挺好,这些乡民都是帮他们蜀军种田的,就算蜀军发现了,应该也不会阻止,我们买蜀锦也少了风险,再说了,和他们接触次数多了,说不定,他们还能及时告诉我们,这长兴城集市上,又来了什么好东西呢。你知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有些东西,说不定就他们知道的多些。”

    何立和杨喜、杨彬只觉得天雷滚滚,互相望一眼,对呀,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谈什么价啊?就这么一匹匹搬不就行了吗,还可以光明正大的搬!

    杜江还在说着:“就是多花些交货时间,多出点钱雇人背粮,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毕竟这蜀锦,运到洛阳或者别的大城去卖,可以涨三倍啊。你们知道吧?以前大都要从孙权那边转买,那价钱,可不就是现在这价的三倍么?唉,孙吴那些奸商!吃人不吐骨头啊。”

    真是奸商啊!何立仨人满脸黑线。

    三倍利润啊,都叫孙权家那些奸商给赚走了,太黑了,奸商!

    你们说,咱还都自诩为聪明人读书多,咋就没想明白这里面奥妙呢?这杜家某个子弟的一个小管家,早上起来伸个懒腰,就把我们束手无策的事情想明白了,真是聪明,会做生意啊。唉,难怪说,无商不奸,真是至理名言。

    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