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六十六回 难怪蜀军筑城那么快

第六十六回 难怪蜀军筑城那么快

    司马懿将图传送到洛阳,在曹魏朝堂引发了一场讨论。

    众位大臣传阅图纸,都感叹设计之巧妙。

    司空陈群有些悻悻然:“此即龙骨水车也,魏国有之。”

    曹睿和众大臣觉得意外,怎么我们以前没见过?

    陈群一番解释,此前不是说蜀汉在长兴城卖的东西都很巧妙,我曾经建议魏国也广招巧匠以应对吗?我还真发现了一位叫马均的奇人,人家也刚发明了一种龙骨水车,其结构和这东西差不多,也可以把水从低处车往高处而不大费力,甚至连几岁的小孩子都可以完成。

    他也拿出几张图,话说我也是刚得到的啊,正准备呈献给皇帝,组织工匠大力制造,可以让魏国耕农解决高地用水的问题,增加粮食产量。

    曹睿把两张图放在一起,比较着观察了一番。

    马均的图上,那龙骨水车果然和汉使图上的构造差不多,都是水槽中置一长串龙骨串起的宽薄叶片,利用转轴带动叶片往高处往返运动时,叶片推着水顺着水槽往高处流动。

    但是,也就是差不多,差别还是有的。马均的水车,是在转轴上装了几块踏板,由人力踩动踏板不断翻转提供动力,而所谓的小儿亦可,则是指转轴加装摇柄,改脚踏为手摇。

    蜀汉的水车动力,则是不用人力,由往低处流的水势带动,水流不绝,车水不止,自动化的啊。

    曹睿也算得上明君,这种能解决农田灌溉的好东西,于国于民有利,要是能在看到蜀国水车之前,先看到马均的水车,肯定会很高兴,但是,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

    陈群忙道:“陛下,马均之巧思,亦有借水势自车水之物。”

    你倒是往后看啦,下面还有图。

    曹睿把后面一张图拿起来,看到的是一个大的圆型水车。

    这种水车,是做一个超大的圆形转盘,立着放在河边,上面斜绑着一圈竹筒。水车一部分置于水中,没入水中的竹筒自然就会灌满河水。

    在河道水流的推动下,水车会不停的转动,带着装满了水的竹筒也跟着转。由于竹筒是斜绑着的,当其处于水车下部时,开口是朝上的,竹筒里的水并不会流出来,而当竹筒转动到转轮上部时,其开口则变成了朝下,那时里面的水就会顺势流出,注入一旁的水槽之中。

    曹睿盯着图看了好久,想到头痛,勉强想明白了这种水车车水时的场景。

    唉,也难为马均想得出,确实是个自动车水的好东西,但是,有句俗话怎么说的来着?货比货……

    你这水车,车起水来,好像是扬扬洒酒,大部分都落回河里去了,或者被风吹散了吧?好像车起水来,效率不咋地啊,哪像人家的,直接车起一条水龙,呼呼地往上冒。

    陈群本来还想说什么,见曹睿兴致不高,便闭嘴不言了,以免引起皇帝生气,自己费力不讨好。

    曹睿对陈群其实还是忙客气的,道一声:“其理亦同,望司空大人告知马均,可再作改进。”

    好了,水车的事情先就这样,咱还是来说说水泥吧,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啊?

    按照司马懿来信提示,侍从找来一块木板,倒出些许水泥灰在上面,找了些河沙卵石,倒上水一顿搅拌,砌成一块砖的样子,然后就等着他干了再看。

    “陛下,置于日照之下。”有人提醒,放在屋里等着干,只怕要等的时间挺长的。

    侍从把木板连带水水泥砖搬到殿外檐下,大家都跟着去看。

    此时正值盛夏,一群人躲下檐下阴凉处,一边抹着汗,一边盯着那块砖。

    阳光毒辣,水泥砖肉眼可见的,水渍很快就不明显了,侍从忙上前去,先用手指按一下试一试。

    “陛下,硬了!”他向皇帝禀报。

    几位朝臣也忙跟着上去试试,刚才一堆烂泥,现在真的用手按不动了。

    再等等,不是说这东西完全干了以后,可以坚硬如石吗?

    又等了好一阵子,水泥砖都发白了,天气太热,曹睿便让侍从上前试试硬度。

    侍卫拔出腰刀,用力往水泥砖上一劈,“当”一声,震得虎口发麻。

    刀都卷刃了,青色水泥砖上只看到很小一点白印。

    哇!刚刚还是一堆烂泥,现在就真的和石头一样硬了耶,好神奇哦。

    天啦,这水泥砖,可比烧土砖要方便多了。要是烧起砖来,那可是要烧好多天啊,这水泥做砖,就这么一会会功夫就行了。

    啊,砖头也没有这个硬度啊,无论青砖红砖,一刀砍下去,怎么也要崩出好多碎屑啊。

    再试试,看看到底有多硬,拿铁锤来砸!

    侍卫先试着砸一锤,只见水泥砖上面,仅仅只有一块白印,没有任何裂痕。

    好家伙,这要是一块砖,无论青砖红砖,刚才这一锤下去,都要碎成渣了。

    再来!

    “咚!”“咚!”“咚!”侍卫连砸三锤,一锤比一锤有力,终于把那块水泥砖给砸开了,裂成两半。

    是的,就是两半,没有什么太多的碎渣。

    侍卫揉揉胳膊,这水泥砖,可比一般的砂质岩硬实多了。

    众魏臣擦着汗,重新回到大殿,议论纷纷。

    “此物神奇,坚比金石。”

    “初始为粉,以沙石拌之,随意塑型,可比泥瓦之便也。”

    对呀,有了这个东西,那造桥铺路,还要费老命去采什么石板干嘛?

    “噫,有此神物,无怪乎蜀之筑城,旬日可就。”

    曹睿一听脸都黑了,蜀寇敢快舟千里直下南阳,一点都不担心我军来战,原来筑城这么快,等我军知道消息赶过去,人家已经可以站在城头看风景了。

    话说以前他们在关中渭原筑城,还要靠烧砖来着?

    “未知此物从何而得,莫若真如传言,乃刘禅梦得神授?”

    什么刘阿斗天命神授,别胡说啊!曹睿赶紧申明:“大将军言,蜀欲得石灰石、铁矿石及煤炭诸物,应为造水泥之原料。”

    哦,原来是这样啊,但是这些东西,要怎么变成水泥呢?

    那谁知道呢,这种东西这么好,肯定是由刘阿斗和诸葛亮派亲信监制,即便是蜀中官员,能知道制作方法的,也没有几个,毕竟得知雍益大道那些桥梁是用水泥所造后,大将军司马懿可是派了好多探子混去汉中,从来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那就只能自己琢磨了,好在现在有样品了,曹睿想了想,看向司空陈群:“未知司空言之马均者,可得其计?”

    这哪知道,陈群估摸着,如果司马懿的猜测没错的话,这水泥制作方法,应该和道士炼丹什么的类似,因为这水泥看起来是青色的,一点都看不出什么石灰石什么煤炭的样子来。

    马均是个聪明人,会设计巧妙的机械工具,但这炼丹的话,没听他说过啊。

    陈群只能回答,去找马均问问,让他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