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107. 元宵夜 三

107. 元宵夜 三

    琴声响起,四座寂然,除了琴声之外,整个大酒楼之中,再没有一丝其他的声音。

    今日的诗会,市井酒客、无聊混混,以及带着小孩的三姑六婆,都是进不来的。

    没人敢在太岁头上撒野。

    一轮明月升上中天,几颗稀稀落落的星在天井深处闪烁,散发出微弱的光。

    杨梓的琴音,似乎是一种深邃的灵魂语言,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触动人心。

    杨梓的手指轻捻兰花,动作如行云流水,在伏羲琴的琴弦上轻轻抚过,发出一波又一波动听的乐音,在席间众人的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瑰丽的音乐画卷。

    琴声在夜色里流淌,如醉人的花香,令人陶醉。梓公主仿佛是在讲述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如泣如诉,时而低沉,时而高亢。

    细腻的琴音如同潺潺的流水。

    众人像是漫步在夏日的晨曦里,又像是徜徉在天穹的星光下,随夜色缓缓消散。

    又仿佛徜徉在清晨的微风之中,身边有婉转清前的莺啼,洒落在田田的荷叶上。

    杨梓的琴声,纯粹和朴实,席间众人似乎被唤醒了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不断引起共鸣。

    眼前轻纱遮面的女子,充满了神秘的韵味,媚惑天成。

    音符在大厅的空间里飞舞,在夜色里弥散,氤氲着悠扬、轻快略带肆意的情感。

    时而轻婉,时而激烈,但从整体上来说,都是轻松的曲调。

    这个可能便是音乐一种融合,表达轻松洒脱的心情,不一定只有轻灵柔婉的音乐,热情似火的音乐,一样可以做到。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并不存在什么听惯了雅乐就听不惯其他音乐的说法。

    如果将古筝版《春江花月夜》搬到这个时代,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

    前世的人们,有猎奇、从众的心态,在这个大隋朝,并没有什么两样。

    换个说法,杨梓不相信发展了上千年的音乐文化,比不上春秋宫廷里的雅乐,比不上那些老古董。

    老祖宗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值得尊重,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厚古薄今。

    大多数人其实是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只有既得利益者才会抱着更多的心思,顽固地反对新事物。

    因为这些新鲜事物,会影响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地位。

    杨梓作为眼下最受宠的公主,自然不用担心有谁会打压自己。

    好不好听,由粉丝们说了算。

    其实杨梓知道,在前世,只要你的作品不是太差,粉丝们都会将它们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席间众人如痴如醉,仿佛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生命的美妙。

    “这是什么曲子?”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开始打听。

    “婉约、轻快、不染一丝尘埃。听之令人有种想要放下一切的感动,寻梦于山水之间。”有人评价道。

    琴音缓缓消散,杨梓的演奏结束了,席间众人意犹未尽。

    如果不是有掌声响起,他们的心,尚还沉浸在杨梓用伏羲琴创造出来的美妙的世界里,难以自拔。

    ……

    诗词作品已经收了上来,杨梓快速扫描了一下。

    面前的红笺,足有二十多张,其中有一张是杨玉儿夹带的私货。

    好的诗词,不是那么容易出世的。

    当然,由于欣赏水平的差异,好作品被埋没,也不是不可能的。

    “玉郡主说了,如果你们的诗词能让她动心的话,可以选做骏马哟。”

    看着杨玉儿跃跃欲试的表情,杨梓面带微笑,忍俊不禁,临时加了个节目。

    只是她刚说完之后,便自觉地将手臂抬起,横在胸前。

    自从学诗以来,杨玉儿每日沉浸在自己的诗词世界里,对身边一切都不上心,杨梓有点担心,担心在这个大隋世界,出现一位身背大剑的斗战胜佛。

    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但这个有京城小魔女之称的玉郡主,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美丽的外表下,是一颗狂野的心。

    但是偏偏有人就好这口。

    杨玉儿对于梓儿给自己安排的相亲浑不在意,仿佛梓儿口中的玉郡主并不是她。

    只顾着一首一首地品读杨梓面前侍女们收集上来的红笺,尝试着领悟其中的意境,还有梓儿说的那个写作手法。

    “这?”杨玉儿手里拿着一张红笺,皱起了眉头。她的小宇宙即将爆发。

    “喜欢你,并不是错!”杨梓轻轻拍了拍玉儿姐姐微微颤抖的手,笑意莫名。

    席间觥筹交错,来自各大名楼的头牌花魁们纷纷上阵,为公主的诗会献上一份自己的礼物。

    “第一首,是玉郡主写的长短句,征求玉郡主本人的意见,由本宫代为吟诵。”杨梓微微一笑,展开红笺。

    她发现,自己的玉儿姐姐竟然不见了。

    “《花木兰》,作者:杨玉儿

    谁说女子不如男,弯弓征战有何难?

    一抹素心本清浅,杼机对坐小窗轩。”

    杨梓的声音从一开始的豪气干云,转入婉约含蓄的小女儿姿态,将一个征战沙场的女将军,微妙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意气之中夹杂着一丝矛盾,患得患失。

    “大雪满千山,跃马扬鞭。万里狂沙喑,破柔然。”

    杨梓笑了,这便是杨玉儿口中的长短句?果然有长有短,长短随意。

    就是这么任性。

    花木兰的故事,是大校场演武之后,杨梓给大眼萌妹子们讲的。

    “完了吗?”伍大福怔了一下,接着便开始疯狂鼓掌:“巾帼不让须眉,我心中…的女神。”

    伍小米笑容灿烂,跟着大哥一起发疯。

    席间众人也跟着鼓起掌来,不知道是受了伍氏兄妹的感染,还是本来就喜欢杨玉儿的美貌,亦或是本身就有征服欲。

    当然,杨玉儿背负大剑的形象,本来就有很多粉丝,只是他们大都不在这里。她的粉丝,在军营中,还有那些巡城卫。

    杨梓了解了一下,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花木兰的传说,至少京城没有。

    对着一个不知名的人物写诗写词,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共鸣的。

    除非是一直关注她的人,比如自己,比如……

    “第二首,没有署名,就由本宫开始诵读吧!”杨梓的目光朝二楼的护栏上望了望,没有看到熟悉的人。

    “建灯夜升南楼,诗一首: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杨梓的声音一开始悠远、空寂,似乎从天外而来。给人一种神迹天降时,由最初虚幻到后来真实的感觉。

    “这是一首元宵诗,作者很有想象力,将元宵灯夜刻画得美仑美奂,月光如水的夜,青烟袅袅的梵唱……”

    杨梓的脑海里,有甜美的歌声响起。

    美妙的旋律,将她的思绪,带回了二十一世纪。

    月光如水的夜,

    天空洒落着雨,

    青烟袅袅的梵唱,

    抚慰别离的惆怅。

    片片羽翼零落的霓裳,

    滴落着无言的伤,

    祈求三生的情缘,

    静静长在无忧的天堂。

    ……午夜的细雨,

    淋响了心的铃铛,

    ……

    ……

    在想你面庞的夜晚,

    ……

    席间的众人,此时都能感觉到,公主这可能是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境界……

    “公主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光。”

    “公主怎么哭了?我的心,好痛!”

    “这首诗有这么好吗?本公子怎么感觉不到!”

    ……

    一滴晶莹的泪珠,滴落而下。

    想你们面庞的夜晚,来世我还要做你们的女儿。三生三世,不!永生永世。

    “抱歉!本宫失态了。”

    歌声渐渐在脑海里湮灭,杨梓将思绪收了回来,略显尴尬地笑了笑,将一张红笺递给身旁的张紫烟:“紫烟,你来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