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130. 奇袭破敌 一

130. 奇袭破敌 一

    四月二十八,宜驭马,宜攻伐。

    在主帅杨素的指挥下,大隋军队对全河发起了进攻。

    城墙上射出的箭矢从天而降,像下暴雨一样,插在攻城隋军的方盾上。

    也有不少倒霉的将士,被从盾阵缝隙中透过来的箭矢射中大腿,甚至还有人被射在咽喉上丢了性命。

    城墙上的突厥人密密麻麻。

    城墙并不高大,隋军在人数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突厥人仗着守城之利,而隋军凭借兵器精良,双方各有损伤,这样攻城,其实就是换人战术。

    突厥人对守城没有什么经验,但城墙的存在,还是会让隋军付出巨大的伤亡。

    当然这只是试探性的进攻,旨在摸清突厥人的防御,以便于后期发起更有针对性的攻击。

    城上的擂木、热汤、火油纷纷落下,战局一时焦灼。

    “用投石车!攻城士兵待命!”杨素发出了一道军令。

    城墙下的攻防战消停了下来。先登将士们退入安全位置,驻足观望。

    带着火油的石弹炮,冒着滚滚浓烟,砸在城门上,砸在夯土墙上,石块、夯土四处飞溅,墙头震动,声如雷鸣。

    巨大的石弹撕裂了空气,在城池上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入城中,掀起漫天烟尘。

    投石车可以从远距离打击敌方城墙,杀伤守城的突厥人,大大减少了隋军士兵的伤亡。

    城墙上的突厥人不得不大量撤下,躲入城池之中。

    靠近城墙的建筑被引燃,熊熊烈火,吞天耀日。

    城墙上很快被砸出一道道豁口,千疮百孔。

    隋军的炮兵在战场上忙碌着,穿梭于石弹、火油、投石车之间,将火油和石弹不断装填进投石车中。

    隋军士兵们用力拉动投石车的绳索,紧紧握住手中的火把,随时准备向城墙上的突厥人,发起致命一击。

    城墙上剩余的突厥人,不断躲避着石火弹的攻击,脸上带着恐惧和焦虑,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无助。

    他们不敢后退,只能试图在城墙上寻找更加安全的避难处,以摆脱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威胁。

    未时初刻,在投石车的掩护下,隋军又一次发起蚁附攻城,下方的箭纷纷射向城头,压制城墙上的突厥人。

    杨素亲自督战,前队倒下,后队跟上,谁也不敢后退一步。

    杨梓站在主帅的身后,她终于见识了这个时代战争的残酷,心生侧隐。

    虽然隋军人人奋勇、甲坚矛利,但近两丈高的夯土城墙挡住了他们的脚步,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战果不显。

    杨玉儿来回踱步,望着城墙上争夺的士兵,心情似乎有些焦躁。

    战场上硝烟弥漫,残骸和尸体散落在地上,构成了这场血腥、残酷战斗的主画面。

    投石车的轰鸣声,和城墙的崩裂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曲死亡的交响乐,唤起士兵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申时未刻,一片硝烟弥漫中,隋军将士才在一通鸣金声中退了下来。

    后续的援军尚未到来,形势对隋军有些不利。

    这时代的突厥人还没有四百年后那种“上万就不可敌的气势”,杨梓觉得这要从战法优劣、兵甲之利,甚至士气等因素上来分析。

    在大隋军队面前,眼下的突厥人没有任何心理优势,大隋的将士,有钢铁一样的脊梁。

    杨梓觉得这主要应该归功于自己的父皇,还有靠山王、越国公、长孙晟这些文臣武将,不是后世那种软蛋。

    爱好和平是对的,但一味委屈求全的主和派祸国殃民。

    ……

    夜幕降临,北方的天空上高悬着七颗星辰,形如玉勺,这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

    斗柄东移,天下皆春。

    杨梓将一双玉足泡在木盆中,享受着这一刻的温馨与宁静。

    青儿的一双小脚被她踩在足下,烫得呲牙咧嘴。

    杨梓觉得有些奇怪,自己明明觉得,这水一点都不烫。

    不过小丫头似乎又有些乐此不疲。

    不停地将小脚丫抽出来压在公主上面,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看到公主伸手提壶,便赶紧将脚抽离水面,抢过水壶缓缓为公主加水。

    “禀公主,这两个人一直在营帐周围鬼鬼祟祟,被我们抓到,才说自己是大隋臣民。”帐篷外响起了府卫统领林海的声音。

    这么晚了,亥时将尽。

    杨梓秀眉微皱,穿好鞋袜,走出帐篷。

    外面的两人一男一女,见到杨梓,其中的小女孩仆倒在地,行跪拜之礼。

    不断用手轻扯身边的胡族男子的衣衫,但男子似乎是个愣头青,痴愣愣地盯着杨梓,始终不肯下跪,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小女孩的年纪与自己差不多,皮肤有些黑,但五官颇为精致。

    男子已成年,脚上有铁链锁着,一路叮叮当当,二十多岁的样子。

    杨梓让青儿扶起跪在地上的小女孩。

    “你们找我?”杨梓问道,话语里透着温和。

    “嗯…”小女孩连忙点头,喉咙空咽了一下,看起来心情颇为激动。

    “小女阿史那•诗,见过圣公主。”小女孩拉了一下旁边的男子,“俟利弗设,还不见快过圣公主。”

    男子回过神来,以手抚胸,算是行了参拜之礼。

    俟利弗设,启民可汗第二子,二十三岁。诗是启民可汗的小女儿,为人机警聪慧。

    “城中有多少突厥人?”杨梓让府卫为俟利弗设解了镣铐,安排饮食,开始询问起此次突厥人南下的来龙去脉。

    俟利弗设看了看身旁的小妹。

    “他们有六万多人,启民部内被掳走的人口有五千多,大半是青壮劳力。”

    “全河城中还有一万多普通百姓,都被突厥人看管了起来。”

    小姑娘说话很有条理,似乎知道杨梓问话的目的。

    突厥人凶恶成性,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这些被抓到的男人,对他们来说就是牲口。女人也是,只不过比男人多了个作用,可以让他们清热降火。

    “你们的父汗,越国公会想办法营救。”杨梓出言安慰眼前的兄妹二人:“你们找本宫,还有何事?”

    “我们昨日看到公主大战阿勿拉豆的人了,诗和哥哥都很佩服公主。”

    “大军攻城,不知道多久才能打下来,诗知道有一条密道可以进城,不知对攻城有没有帮助。”小姑娘的眼睛里透着晶彩与急切。

    “有密道?”杨梓心中诧异。

    在这片荒凉的大漠之中,竟然会有一条密道隐藏其中,杨梓实在难以想象。

    难道自己真的是气运之子?不!气运之女。

    在这大漠底下挖密道,这固沙的工程可不是闹着玩的。除了前世的基建……,谁还有这个能力?

    不!也许还有一个。杨梓在心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要等到将来去那个金色光点所在的位置一探究竟,才可以确定。

    “诗,你的名字,谁给你取的?”杨梓笑问眼前的小女孩。

    “父汗取的,他说他很喜欢中原文化,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说是要像诗一样美丽。”诗的笑容,很迷人。

    诗是一个有趣的姑娘。

    离开之前,她悄悄地告诉了杨梓一个秘密。

    杨梓抬头看了正站在远处仰望城市夜色的俟利弗设一眼,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