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139. 大漠敌踪 三

139. 大漠敌踪 三

    下令封锁沿河路线,防止有敌人斥候渗透进来。同时加派己方斥候,打探河对岸突厥人的动静。

    耳聪目明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隋军连夜开始造船。

    沿河一线前面造船,后面暗中造筏,这时代黄河两岸的山林间有很多树木,在不缺人力的情况下,制造木筏的速度极快。

    黄河边很少看见竹子。

    除了木筏之外,还有蒲筏,是用蒲草扎成的渡河工具。

    后世的《武经总要》记载:蒲筏者,以蒲束九大围,颠倒为十道,缚如束枪状,量长短为之。无蒲,用苇。

    也就是说,用一束束的蒲草或芦苇,扎成简单的小筏子,类似于竹筏一样。

    不过竹筏是扁平的,而蒲筏是扎成捆的。

    ……

    “哈哈哈!这些中原人,傻了吧,这么多人渡河,没有半个月,休想办到。船少了,大爷就把他们直接按死在滩头上。”

    拔也术哈哈大笑,望着河对面正在倒下的大树,一脸不屑:“等他们造好,咱们早走了。”

    “不可大意!”阿勿拉豆皱了皱眉头,抬头望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两日后,五百木筏,三百蒲筏准备就绪。

    还有一百条小船,相比之下,木筏、蒲筏可载人量大得多,每条可载七八人。

    若是泅水的话,则可以更多,潜在水中,还能利用这些筏子当盾牌,有效躲避敌人的矢石。

    一次可渡万余人。

    入夜已深,黄河南岸灯火通明。

    那是隋军正在全力造船。

    “加强治河巡查,不得松懈!”阿勿拉豆吩咐道,他的心已经有了一丝松懈。再有五日,自己的队伍便能赶着牛羊远去,从此山高水阔,长河落日,逍遥自在。

    “卑职遵命!”突厥人万夫长连忙躬身作答,心中则不以为然。以隋军造船的架势,没有旬日的时间,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渡河攻击。

    ……

    大黑河属于黄河干流水系,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大量洪水漫地而形成的特殊季节性河流。古称敕勒川、黑水。

    大黑河口上游的河段,在这个时代水流颇为缓慢,筏子划过去,顺水漂流不到一里。对大军渡河不会形成多大困扰。

    夜初静,人未寐。

    夜色神秘而美丽,如浓稠的墨砚,深得蕴化不开。天空似藏青色的帷幕,缀着点点繁星,望之让人不由沉醉。

    在大黑河口上游三里处,杨梓站在一块石壁上,一身黑衣,身后是一众大眼萌妹子与十二名府卫。

    杨玉儿身负大剑,望向黄河北岸,眼神犀利。

    下方是密密麻麻的隋军,将已用火烤干的木筏、蒲筏推进水里。

    他们没有点火把,只是借着淡淡的月光,轻手轻脚,行动井然有序。

    自从行军以来,杨梓就与杨素探讨过,改进军队中的伙食,针对这时代多有的夜盲症、佝偻病搭配食物,采购了大量的蔬菜。

    大隋朝的近海不产海带,自己在公主府里吃到的海带,都是扶余、倭国等小邦小国进贡来的。

    杨梓将这条信息,记录在小本本上。

    军队中的饭食以吃饱为主,没多少人会在意营养。

    每天不饿,是基本要求。

    什么眼睛发黑,四肢无力,都会认为是身体不好,正常现象。

    给点肉吃就好了,可是肉的配额,极为有限。

    还有很多当兵的有了饱饭吃,就不吃菜,为此公主只能强行改进他们的饮食习惯,弄得一些大头兵叫苦连天。

    当然宣传是少不了的。

    经过一个多月,很多情况都有所改进,特别是黑夜视物。

    有的大木筏上系着长绳,二十人一组,他们的任务是将自己的长绳固定在对岸,守住滩头,为后续隋军渡河提供方便。

    在北方冷空气的作用下,河面上泛起星星点点的白雾,黑夜里的能见度很低,一百五十米外难以视物。

    对岸是一片滩涂,不适合跑马,也没有大量突厥人驻守,只有两个十人小队下马,在此搭了几个棚,点起两堆篝火驱赶蚊虫与野兽。

    在这个位置,突厥人的巡骑离河至少一里。

    强渡河流,是非常复杂的战斗。

    攻方必须通过自己的侦察手段,对该流域的水文、流速,还有渡河地点以及敌军设防的情况,进行充分侦察之后,才能制定出有利于己方的作战方案。

    强力的侦察体系,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

    早有隋军斥候精锐,嘴里含着细竹管,从水里泅渡过来,将这一片滩地,摸了个一清二楚。

    他们像水鬼一样,在夜色里冒出头来,望向白茫茫的河面。

    他们在等待。

    他们之前在水中已经呆了四个时辰,再强健的体质,也有些吃不消。

    还好入夜之后可以离开缺乏温度的河水,潜伏在可以避风的乱石后继续盯梢。

    两个突厥人从上方驻扎的营地走向河滩,前来换岗。

    另外两个突厥人起身离开帐篷,朝着河对面望了望,发现什么也看不见后,转身朝着驻扎在两里外的骑兵营地行去。

    约一个时辰,这是这滩涂上的突厥人,与驻地通信的频率。

    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一个时辰,驻扎在上面的突厥人没有收到信息的话,可能会派更多的人下河滩来查看情况。

    这一个时辰,就是隋军抢滩的机会。

    斥候统领李清,对着同伴打了个手势,在河面下摸索出一根绳索,开始拉动起来。

    三十二名斥候精锐,朝着滩涂上的两个火堆摸了过去。

    还有三名斥候,留下帮忙拉绳。

    “来了!”杨玉儿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杨梓。

    这一条蒲筏上,是青一色的萌妹子。她们手中没有划水用的木桨,只有大弓。

    杨梓、杨玉儿,还有桃谷六仙子。除了杨梓之外,青一色的弓箭手。

    她们的蒲筏不需用人力划水,也能在河面上保持稳定,不被流动的河水冲向下游。

    为此杨梓采取了两条措施,上方两条小船拉着。蒲筏上有铜环,活扣。

    杨梓眼下采用的是第二个措施。

    上游约一百二十米处,有几根跨河的大索,沿着河流斜向铺设,上面挂着的木筏则会借助水力,漂浮到大索上离对岸只有一百多米的大铜环处停下。

    绳索的斜度,也可以决定大木筏停留的位置。但斜度越大,需要的绳索也越长,越难管理。

    上游的大索处,有专业渔人和军士,划着小船管理,解扣绳索。解扣后的绳索拿回南岸的起始点,协渡另一条大木筏。

    杨梓这条蒲筏有特殊用途,专门配了两条小船,停在渡河隋军筏队的上面。

    卢芳解开了蒲筏上的活扣,扔到水里,上游的管理者自然会收回绳索,重新利用。

    杨玉儿虽然已被禁止拉弓乱射,但她的战斗力还在。她是来保护梓儿的。

    杨梓也对主帅杨素做过承诺,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决不贸然冲锋。不然杨素也不可能让她前来。

    观摩战场,临机应变。

    见势不对,立马撤退。这是公主的权利,不受军法管辖。

    抢滩的主将不是她,是杨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