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141. 大漠敌踪 五

141. 大漠敌踪 五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草原牧歌。这首记录在《乐府诗集》中的北朝民歌,前世流传极广,小学生都知道。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空高远辽阔,像一顶巨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广袤无边的原野。

    青天苍苍,大地茫茫,一阵风儿吹过来,草儿低头,原野上显现出大群大群肥硕的牛羊。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塞北大漠一直是个遥远而神秘的所在。

    那里有黄沙漫天,也有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草原美景。

    一望无际的草原,背景是连绵起伏的阴山,草原深处,碧蓝的天空与葱茏翠绿的大地连为一体,那是多么壮阔的景象。

    自由地策马奔驰在苍茫的草原上,是古往今来多少人心中的梦想。

    阴山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

    呈东西走向,连绵横亘于塞外的草原之上,让苍茫的草原显得更为壮阔。

    山地位于温带半干旱区与干旱区。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大青山较为湿润。

    山坡低处为草地,高坡上有各种各样的树,密密匝匝掩映了天空,不见天日。

    杨梓记得前世有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就是这片地区。

    ……

    这里是古云中往北一百里处。

    为了防止突厥人卷着牛羊出境,杨素、长孙晟率一万精骑,阿史那染干与其子俟利佛设率五千族中精锐,向北追击。

    杨梓的萌妹军团也在这支队伍中。

    杨玄感率四万五千大军向西追击,同时防止突厥人向北逃窜。军中高层早已拟定好倘若突厥人大军北去的预案。

    脚下的河流就是敕勒川,由北向南,后世称大黑河。

    前日隋军渡河的位置,就是这条河流入黄河的入口,上游三里处。

    阴山在前方三十里外。

    突厥人赶着牛羊走得极慢,只用了一日半,马不停蹄,隋军在牛羊进山之前,发现了自己的目标。

    一旦牛羊进山,就很难追回来了。

    杨梓、杨玉儿跟在杨素身边,同行的还有杨素的两名精锐轻骑,以及两名已经投靠大隋的突厥人。

    杨素与两名心腹都会说突厥人的语言。

    杨梓与杨玉儿,……当然不会。

    两个抓来的汉人小奴隶,不会也没什么稀奇。

    昨日下午隋军斥候便已发现了突厥人的踪迹,在前方二十里外。

    隋军就地休整,养精蓄锐。

    有大量的斥候在前面清理着突厥人的哨骑。拖着二十里的距离,突厥人不可能察觉即将到来的危险。

    杨素、杨梓和杨玉儿在两个突厥人的带领下,昨日夜里便已归营,混在突厥人的营地里。

    两个突厥人小酋长已经联络了自己的亲信族人,等待后方最多小半日可达的隋军精骑。

    两个小奴隶始终跟在小酋长身后。

    不过这两个突厥人小酋长临时返水的可能性不大,他们有很多族人已经归降,在大隋,他们有美好的明天。

    住瓦房,过文明人的日子,何须回大漠的苦寒之地,到处流浪。

    前方大青山在望,连绵不绝。

    突厥人开始欢呼起来。

    这只押送牛羊的队伍有万余人,人人骑马挎弓,牛羊超过十二万头。

    杨梓一声叹息。

    她已经心有所感,是千军万马踏过大地的悸动。

    突然间,后方烟尘大起,大地震动。

    突厥人变得惶惶不安。

    “隋军来了,是精锐,多得数不清。”突厥人的哨骑比隋军轻骑快不了多少,被一路追着赶了过来。

    突厥人营地乱了起来,有大爆竹在营地里炸响。

    “撤!快走,驱散牛羊。”突厥人万夫长术吉赤大喝一声,带头朝阴山奔去。

    杨梓拉开了手中的铜梢弓。

    弓弦声响,术吉赤应声跌下马来。

    射人先射马,杨梓有些遗憾。她射歪了,射在了马颈子上。

    一众突厥人亲卫抢上前来,有人让出马匹,将术吉赤重新扶上马,向北奔逃。

    隋军一路掩杀,箭矢如雨。

    很多舍不得财物的人要么被俘,要么死于刀箭之下。

    跟随术吉赤逃进山里的突厥人,不足三千之数。

    成群的牛羊全部滞留在大青山脚下。

    ……

    沿大青山南麓,一路向西。

    大量的斥候已经派出去了,

    启民部三千精锐骑兵,押着五千伤俘,成群的马牛羊,渡河南下,返回全河驻地。

    ……

    突厥人仗着来去如风,边狙边走,望东北大青山而去。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丝毫不觉。

    沿着山麓路,随时可以分散隐入山中,这是突厥人的算盘。

    前方拔延三千骑兵开路,阿勿拉豆坐镇中军,拔也术率领五千骑兵断后,山道狭窄,兵马再多,施展不开。

    杨玄感在突厥人后方死死咬着,小心翼翼,偶尔会发起规模不大的佯攻。

    但气势很足,杀声震天,刚一接战便退了。

    雷声大,雨点小。

    弄得许多突厥人这两天人心惶惶,坐卧不宁,吊着两个大眼装,哈欠连天。

    ……

    “敌人已在前方六十里处。”隋军帅帐中,杨素指着一张字迹潦草的地图说道。

    地图是隋军精锐斥候昨夜画的。上面只有一些简单的线条,河流、山脉走势,以及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点。

    画地图,是隋军斥候必备的一项技能。

    青山连绵,前方五里处,便是可以没伏的险要隘口。

    是一个天然的笼子。

    在这一段,大军很难在这个地方大规模的进入阴山。能进的地方,就用骑兵给堵了。

    向南逃窜,突厥人逃不脱被分散歼灭的命运。

    只要被打散,突厥人短时间内再难形成气候。大漠以南,可保数十年安宁,这也是大隋朝廷想要的效果。

    ……

    “拔延大人,前方二十里没有发现隋军踪迹。”离杨素军十五里外,突厥人哨骑报告着自己的所见。

    拔延兀思勒住马缰,抬头望了一眼左面的大青山,又将目光投向远袤无垠的南方。

    长途跋涉,人马俱乏,这位突厥人首领举起手中的马奶酒,咕嘟咕嘟喝了几口。

    “继续前行!”拔延兀思淡淡地说道。

    也许术吉赤赶着牛羊已经进山,正在大青山中与隋人周旋。

    这是拔延兀思心中的想法。

    ……

    突厥人已经进入了笼子。

    杨玄感缀在突厥人后方二十里,不紧不慢,加派了斥候全天候侦查。

    如果父帅那边顺利的话,歼灭突厥人的战斗,应该就在这两日了。

    这次北征,能不能建全功,为此行划上圆满的句号,就看这两日的战果了。

    “加快速度,衔尾袭扰突厥人。”

    “梁默、张定,你们各率本部八千精骑,绕南而行,包围突厥人。倘若突厥人大军南窜,不要硬接,利用地形与他们周旋,衔尾追杀即可。”杨玄感发出一道道将令。

    隋军将士领命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