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160. 归途 三

160. 归途 三

    “公主,吃杏!”青儿将去皮的杏肉塞进杨梓嘴里,酸得她眼睛直眯。逗得一旁的雪薇、小梦格格地笑。

    “昨天那个婆婆说,再晚几天就没有了。”青儿像捡到宝似的,小丫头们很喜欢这些酸酸甜甜的的东西。

    船工们会撒网捕鱼,肉食基本不缺。

    刚补充了蔬菜瓜果的萌妹子们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公主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悠闲,自在。

    船队继续向下,八九日后,行至龙王辿。

    杨梓与萌妹子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奇观——旱地行船。

    府卫们牵马下船。

    此地至长安,走旱路六百多里,游山玩水,五六日可达。

    走水路至潼关渡口,五百多里,然后转渭河,走广通渠,耗时甚多。

    如果要游览渭河,水路蜿蜒曲折足有三百多里。即使在潼关上岸,陆路也接近三百里。

    已经养精蓄锐多日的萌妹子们一致表决,走旱路。

    她们想要与自己的马儿亲密接触,以后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战斗力。

    其实公主也是这么想的。

    里面还有个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公主说,玉郡主已经回到京城了。

    ……

    “兄长,玉儿想去接梓儿她们!”

    “那就走吧!”几天都等不及了吗?袁天纲笑而不语,一派高人风范已经养成。

    ……

    两个红点逐渐重叠。

    杨梓睁开眼睛,萌妹军团已经在这里歇了小半日,方便袁天纲定位自己。

    这里是同州,后世黄龙、白水的交界处,离长安三百五十多里。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山中便是仙。

    这是杨梓的萌妹军团准备歇脚的一家山间小栈。

    杨玉儿与袁天纲两人两骑,走得很快。玉儿姐姐急切的心情,让杨梓很感动。

    众人相见,雪薇与孙娇哭得稀里哗啦。

    公主眼睛望天,她要顾及自己的形象,挺起一个钢铁女汉子的坚实脊梁。

    ……

    “结婚?喜服!”听说玉儿姐姐被换上了红妆,公主顿时来了兴趣,露出一脸八卦的笑容。

    一众大眼萌妹子围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嘻笑起哄,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自己这便宜兄长真是黑呀!杨梓觉得自己被刷新了三观。

    资州,离自己前世那个家,还有五百多里。

    僚人?九姨太,有点儿意思。

    公主记得后世的杜甫有首诗,就是描写僚人阿段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去引水的故事。诗云: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郡人入夜绝余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所以玉儿姐姐你这是?将人家的女儿许配给一个下人,还做了小?!

    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杨梓记得金大侠的小说里,杨逍把小殷的女朋友给拱了,最后被小殷将他的女儿拱了。

    这个傅大,将那个莫洛的心上人,抢去做了小老婆,最后被那个莫洛把女儿拱了,哈哈哈哈!也是做小老婆。

    玉儿姐姐你真是…太有才了!!!

    公主的心中满满的,都是槽点。

    杨玉儿这经历真够奇异的,两次远古大墓之旅,都与众不同,不知道算是幸运还是倒霉。

    还好这次被卷走的是杨玉儿这尊女武神,要是孙娇、小梦雪薇这种小丫头,后果将不堪设想。杨梓心中禁不住一阵后怕。

    还有那些已经变得焦黑的尸体。该不会是多次被卷入了同一个地方吧。

    ……

    整座山居客栈都被公主的萌妹军团包下了。

    沐浴一番,一众大眼萌妹子心情愉悦,喜上眉梢。因为公主说今天是女儿节,是她们的节日。公主要为她们过一个节日。

    刚刚吃了晚饭,她们便在月光下摆了一桌子的瓜果、酒水、糕点等祭品;

    又有鲜花无数,下束红纸,插在几个瓷罐里,花的前面还特意放置了一个小香炉。

    不是公主要搞什么封建迷信,是她知道小丫头们喜欢这一套。前世看的那些电视剧里都是这么说的。

    夜幕早已降临,山风吹拂,带来一阵凉爽。

    七夕天河白露明,这是南朝陈后主佞臣江总的诗句。

    今天正好是七月初七。

    七夕之夜。

    农历七月,又称“兰月”,故七夕又称为“兰夜”。

    大眼萌妹子们开始了祈福仪式,包括上贡品、净手、上香、拜祭等环节。

    围坐在桌前祈祷,默念自己的心事,向天上的织女星许愿。

    杨梓看了一下,诗是其中最虔诚的那一个。

    “从前有一个牛郎……”

    “那老牛给牛郎出了个主意,偷走仙子的衣服……”

    “在一些农村,七夕夜里会有许多女子,悄悄站在瓜棚李下,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躲在葡萄架下,也能听到他们说悄悄话?”杨玉儿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怀疑的光芒。

    姐姐!这只是个故事,杨梓深深地看了杨玉儿一眼。

    高梁地里也行啊!!!

    公主讲了一个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这时代已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了,但流传并不广泛,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精彩的细节。

    《月令广义.七月令》引用南朝梁殷芸小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关于七夕的来源有多个说法,最广为人知的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实际上七夕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最早记载是东晋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

    汉朝时,宫女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进行缝衣大赛,看谁的针线缝得又快又好,谁就是冠军。

    这种风俗也叫做“乞巧”,乞求自己能心灵手巧、蕙质兰心。这种风俗在宫中风靡之后,民间纷纷仿效,形成一种时代风潮。

    所以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情爱并没有什么关联,仅仅是女红的技能大比拼。

    而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下来,是因为织女最初就是织布的,而且姿色出众、心灵手巧。

    牛郎和织女又是七月七日这一天,在鹊桥相会,所以人们就将七夕与美丽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了一起。

    ……

    “这个王母娘娘,真是可恶!”女中豪杰杨玉儿义愤填膺。

    故事里的美好,让萌妹子们亮晶晶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向往。

    青儿也不例外。

    这丫头,是情窦初开了吗?!

    “是那两颗最亮的星星吗?”草原上萌妹子诗指着银河两侧的星星问公主。

    这两个月跟着萌妹军团,虽然仍旧是风餐露宿,但这个草原上的姑娘还是被养得白嫩了许多。

    “上面那是织女?”

    “嗯!”

    “没有动啊!”

    “废话!你见过星星自己会动吗?”会动的,那是坠落的流星!杨梓白了眼前这个小丫头一眼。

    “可是织女自己会动啊!不动,怎么到鹊桥上与牛郎相会?!”

    公主连忙伸手按在自己眉间来回挤压。

    不过她可以肯定,青儿的心思,绝对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复杂。

    ……

    “七七”也是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男子以八岁为一个周期,女子以七岁一个周期。

    女子七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

    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

    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

    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

    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这个生命周期可以打破吗?

    杨梓想过这个问题。

    以前也许她会觉得这个想法很荒唐,觉得这是痴人说梦,无稽之谈。

    但很多事情,让她改变了想法。

    大花、荷花精,以及最后见到的紫阳真人。

    虽然不能百分百确认,他们可以长生不死,但这其中的秘密,值得她去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