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周小道士 » 第二章 重回武师

第二章 重回武师

    翌日清晨,林寻缓缓睁开眼睛,神色略显疲惫,但脸上却挂着淡淡的笑意,经过一天的修炼,堵塞在经脉中的一处黑色真气终于被清除掉了。虽然在他感知中,其余十多处经脉仍有堵塞的地方,但至少已经表明,一直困扰林寻和整个林家的经脉问题,此时已经迎刃而解,最多不过是再多费些时间罢了。

    其实林寻也未曾想到,这经脉淤塞的问题,竟然就这般神奇的解决了。这让林寻对老道自幼便传授自己的《太平经》有了新的认识。

    对于《太平经》,因为好奇,林寻在开始时也曾上网搜索过,毕竟万事不知问度娘,是多数普通人最直接的选择,林寻也不例外。

    据网上记载,《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成书于东汉末年,在南朝时更是被列为道家“三洞四辅”七大道经之一,地位崇高,只可惜到了宋代逐渐为人淡忘。

    《太平经》上册记载着《太平道法》,乃是太平道根本,下册则包罗万象,医术、占卜、堪舆等无所不包。而在前世时,林寻在老道的督促下,道术、占卜、医术都有学习,但真正对他用处最大的还是医术,毕竟这可是老少二人混日子的看家本领。

    至于这道法,林寻还记得在刚开始老道传授自己时,便信誓旦旦的吹嘘为,可以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无上法门。惹得林寻半信半疑间,将大半精力都耗在了上面。直到自己在一次与人打架的时候,异想天开的运使起太平道法,可刚刚起手捏出法诀,便被人一拳打破了鼻梁,鲜血直流。

    从此以后,林寻才大彻大悟,以悬壶济世为己任,一心专研医术,造福苍生。若非老道一直胁迫,这容易造血光之灾的道法早就被他弃之不顾。

    任谁也没想到,这在穿越前早被自己认定成故弄玄虚,每日都是应付着修炼的道法,到了这个世界,却是显示出了自己神秘的一面,将困扰林家许久的难题轻易解决。

    只是同样的,这也更加证明了,林寻经脉淤塞的事情绝对不简单,因为那股诡异的黑色真气从本质上来讲,更接近自己修炼的太平道法力,比起武道真气要霸道的多。也就是说,在这个武道盛行的世界,很有可能是有修行道统传承的,大概率还是自己的敌人。

    “你小子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呐!”林寻心中轻叹道。身体才刚刚见到了恢复的曙光,还来不及高兴,便发现自己主角剧本的第一个小BOSS很可能已经刷新出来了,大概率还是高等级的法师。

    这让才刚刚开始修行太平道法的林寻恨不得大声疾呼:“谁还敢说这不是主角难度的剧本,谁敢?”

    “算了,别再多想了,最近这段时间,还是好好闭关修炼,解决经脉的问题吧。”林寻暗下决心,只要经脉问题不解决,自己便一苟到底,绝不踏出自己的院子一步。

    因为按照姜医师所言,林寻只是经脉淤塞,阻断了行功运气的路线,但实际武道修为还在,只要使经脉贯通,其武师的修为境界便可恢复。对自己而言,在这个世界也有了自保的手段。

    同样的,只要自己修为恢复,便还是那个有望武道至尊的天才,林家面临的困境也将迎刃而解。

    所以,对林寻而言,恢复武道修为,才是重中之重,至于手艺活,只能暂时先放一放了。林寻默默的看了一眼右手,希望五姑娘能够体谅自己的不易。

    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少爷,您起了吗?姜医师已经过来了!”门外,丫鬟云秀脆生生的喊道。

    “快让姜医师进来吧!”林寻只简单舒展了身子,便赶紧回应道。

    以姜医师在林家的地位,即便是林寻也要格外的尊重,丝毫不敢托大。

    要知道,以前的林家并不涉及官府军需的生意,只做些普通的药材买卖,但林家仍可在这偌大的琅琊城中立足,甚至小有名气,盖因为林家药房的姜医师乃是琅琊城中赫赫有名的杏坛高手。在最初林家底蕴尚浅时,不少巨商大族都重金前来聘请,但都被他拒绝,一直留在林家兢兢业业。即便如今的林家看起来已是风雨飘摇,依旧如此。也因此这位姜医师颇受林府众人尊敬。而林寻在从云秀口中知道这一切时,心里也对这个老者敬佩万分。

    房门打开,云秀引着姜医师走了进来。

    姜医师轻抚了下胡须,对林寻笑道:“看少爷今日脸色,看来伤势恢复的不错。”

    “这多亏了姜医师细心调养,”林寻坐在床上双手作揖道:“小子感激不尽。”

    姜医师笑了笑:“医者仁心,这本就是我等的本分,如果少爷日后走上医道,也会如此的。”

    “小子铭记在心!”在卧床的日子里,林寻也听云秀念了不少医术,有些与前世相仿,有些却似是而非,林寻一时技痒,便时常向姜医师讨教。凭借着前世跟着老道行医的经验,以及《太平经》下策中所记载的医术,倒是和年过半百的姜医师详谈甚欢,隐隐有忘年知己的感觉。被姜医师视作是从武道邪途中幡然醒悟的医道良材,赞叹不已。

    把脉过后,姜医师平静道:“身体恢复的不错,再有月余估计便能下床走路了,只是这经脉淤塞处…”

    看着姜医术欲言又止的样子,林寻心里略感纠结,虽然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经脉问题的办法,但在导致自己修为尽失的罪魁祸首仍没有头绪的情况下,还是继续苟起来更加安全。而且,这无数名医都束手无策的病症,突然说要好了,这如何去解释呢?

    还是暂时隐瞒下来,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说吧!

    “这经脉的伤势以后总有办法,姜医师已经为小子做了这般多,不必介怀。”

    姜医师闻言,随后摆了摆手,对林寻道:“老夫自不用少爷宽慰,只是少爷,你也不要过多忧心,即便是日后真的武道无法精进,以林少爷在医道上的悟性,假以时日,必成远胜过老夫的杏坛大家,足以保证林家之后的富贵,这习武之人,大都粗鄙不堪,不当也罢,何况琅琊城十大巨贾的名头,多少人盯着,是祸非福,让了又何妨?”

    林寻尴尬的笑了笑:“姜医师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家中的事情,自有父亲做主,小子也操不上什么心。”

    “嗨,以前我便让你跟我学医,你非要跟那个胖子学武,”说到这,姜医师似是回想起什么痛心的往事,原本一直温文尔雅的老头瞬间气血上涌,脸色腾的红了起来。

    “哎,算了,”姜医师轻最终轻叹一声,接着道:“我也就随便说说,总归是你林家自己的事,老夫一个外人,也懒得理会,吃你林家一天饭,就撞你林家一天钟,”姜医师不再多说,接着看向摆放在床头的一本医书,问道:“在看这《金匮要略方论》么?”

    “昨天看了一宿,只是这里面有些疑问,还要向姜医师请教。”林寻赶忙道

    “嗯,这《这金匮要略方论》乃是前朝太医张仲谋所著,里面所载千金方略多侧重气郁、痰湿之症状……”

    此后的月余时间里,林寻除了潜心修炼太平道法,打通经脉外,便是和姜医师学习讨教医术药学,日子过得倒也自在。

    秋意渐浓,林寻来到这方世界已过半年。

    向往常一样修炼过后,林寻坐在窗前继续研读着《金匮要略方论》,院外街上忽然有鞭炮声响起,伴着孩子的嬉闹声,煞是热闹。

    林寻有些好奇,向着门外问道:“云秀,出什么事情了吗,今天这么吵呢?”

    云秀推门而入,小脸上挂着笑意:“少爷,吵到你了吗?”随着这些时日的相处,云秀对于林寻的态度明显亲近了许多。虽说以前的林寻对待云秀也算和善,但是言谈举止间,仍透露着那种尊卑有序的态度,云秀其实也不敢太过亲近。

    而现在的林寻在前世不过是个自由散漫的游方道士,即便是对老道举止也格外随意,对这种阶级贵贱之分自然是嗤之以鼻,和云秀相处时更像是对待妹妹一般,这让云秀对他有了一种更亲切的感觉。

    “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热闹呢?”

    “少爷,再过一个礼拜就是夕元节了,城里的学堂休沐,所以现在城里都可热闹了!”

    “夕元节?”林寻如今对这方世界的人文历史,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在他看来,这夕元节倒是和前世的中秋节颇为类似,乃是一年之中大周朝人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除了赏月外,更有在月圆之日,放灯许愿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而琅琊城作为大周朝东部滨海第一重镇,琅琊王府所在,自然是热闹非凡,加上正值秋雨时节,更为琅琊城添了些许烟雨浪漫的气息。

    风吹萧瑟云上月,人盼团圆雨夕元。阑珊烛影无处去,随溪直入四海间。

    前朝大诗人刘允晚年下放担任琅琊府尹时,亦曾作诗一首,描写过琅琊城夕元节放灯时的场景。

    “夕元节还没到,就这么热闹?”林寻“醒来”已经半年,因为养伤的缘故,还未曾踏出林府一步,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新客,他对于外面的景色早已经心痒难耐,充满了猎奇般的兴趣。略一思索后,林寻开口倒:“那我们也出去看看吧!”

    闻言,云秀有些为难的皱了皱眉,手指摩梭着,小声道:“老爷交代过,外面有不少关于少爷的风言风语,您这段时间最好还是不要出去。”

    “哦,都说的什么,说给我听听。”林寻闻言,来了兴趣。于他而言,此林寻,非彼林寻,无论是何风言风语,对他而言,都更像是玩笑一样。

    “他们说,说……,”云秀欲言又止。

    “怕什么,说呀!”

    云秀银牙一咬,露出一丝气恼神色,道:“他们说少爷您武功全失,成了废人。”

    “就这?”林寻无所谓的笑了笑。

    “还有人说少爷您现在半身瘫痪,说我们林家要绝后了!”云秀继续气咻咻的道。

    “下半身残废?”林寻低头看了一眼后,脸色猛然一肃,道:“知道他家住哪,门牌号多少,老婆漂不漂亮,家里几口人吗?”

    我敲,你说啥都行,说这就不能原谅了。上一世当了一辈子的手艺人,这一世眼瞅着有机会将自己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实践一下,也让辛苦两世的五姑娘提前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就这样诅咒我,过分了啊。

    “少爷,”云秀看林寻脸色突变,神情紧张的回道:“少爷,我也听别人说的,我也不知道的。”

    “哦,那算了。”林寻看着云秀紧张的神色,面色一缓道:“饶他们一次吧。”

    “少爷,您这就不生气了吗?”云秀小心翼翼的道。

    林寻宠溺的摸了摸云秀的脑袋,笑着的道:“气都让你替我生完了,我还怎么生呢?”

    云秀皱了皱眉头,捂着脑袋躲开了林寻作怪的大手,小声埋怨道:“少爷,您再摸我头,我就长不高了!”

    “长不高怕什么,少爷我又不嫌弃你!”

    “夫人说,嫁不出去的!”云秀红着脸嘀咕道。

    “嫁不出去,少爷养你一辈子!”林寻开玩笑的道。

    闻言,云秀低着头气呼呼的道:“谁让你养!云秀嫁的出去!”

    看着小丫头娇憨的模样,林寻笑呵呵的道:“是是是,我家云秀这般聪明伶俐,谁娶了那是天大的福气,给个皇帝都不换!”

    “不跟你说了,少爷老是拿云秀开心!”小丫头气鼓鼓的道

    “少爷错了,走,咱们出去,少爷请客赔罪!”

    “啊!”云秀忽地抬头看着林寻,问道:“少爷,您真的要出去吗?”

    “不然呢?”

    “可外面……”小丫头欲言又止。

    “不怕,一切有少爷呢!”

    若是一月之前,身处暴风眼中的林寻,在面对外面的流言蜚语,以及不知何时何地会刷新出来的小BOSS,便是拿100G种子的平板在院子外勾引,他都会头也不回的苟回屋子里去,毕竟还是保住自己小命要紧。

    但如今,在太平法力的帮助下,月余时间,林寻不仅重回了武师之境,太平经的道法修为,也已经入门。按照老道前世的说法,道法修行四大境界,食气、胎息、存神、长生,此时的林寻已经算是一个一品食气境界的修行者了。虽说自己此时,对于修行者的力量还知之甚少,运用也不娴熟,但对于今世的武道,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

    记得那天晚上,在最后一团阻碍经脉的黑色真气被清除后,林寻突然感到浑身一松,体内的武道真气自行运转起来,按照独特的经脉路线行了一个周天,顿时,林寻感到身体里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喷薄而出。

    林寻尝试着一脚踢向旁边一把雕花木椅,结果那把敦实昂贵的铁栗木椅瞬间散架,这着实让他吃惊不已。

    在前世,林寻见惯了那些“接、化、发”的表演系武学大师,曾经对武道的力量也有过深深的质疑。直到此时,他才最终相信,武道真的可以大放异彩,至少在今世,他在书中看到的那些武道宗师一剑破万军的故事,也许真的存在。

    只是对于之前林寻修炼的武道功法,在此时林寻残留的记忆中并不完全,招式残缺,前后并不连贯。这就导致虽然目前林寻武道真气已经恢复如初,但仍无法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但即便如此,此时的林寻,仍旧是一个拥有武道真气,货真价实的武师,在这琅琊城中已经算是高手之列。更何况,自己修炼的太平道法,同样有着意想不到的能力,自保绝对绰绰有余。

    “可是,老爷那里……”云秀有些犹豫。

    “父亲那里我来说就行,就当陪少爷我散散心也好!”林寻无所谓的道。

    “那好,”云秀纠结一番后,最终天真好动的心性占了上风。小丫头抬头看了看,道:“那我去拿把伞吧,少爷,现在青州的天气说下就下的!”

    “行行行,去吧”林寻摆了摆手:“哎,等会,我房间里有一把黄油伞,你去拿过来吧!”

    “少爷,那把伞有些旧了吧?”云秀犹豫道。

    “呵!”林寻轻笑了一声,习惯的摸了摸云秀的冲天辫:“以前我也这么嫌弃它,甚至也想扔掉它,现在,却真舍不得了。”

    “少爷,那伞是真的宝贝吗?”云秀好奇的道。

    “不只是宝贝,现在它也算是我在这世上的亲人了。”想着这黄油伞的两世相伴,不离不弃,林寻眼中神色莫名,有些感慨。

    云秀闻言,转身便跑开了。

    “你这丫头,又怎么了?”林寻有些疑惑。

    “少爷您等我下,我先去给伞少爷找件衣服穿!”

    林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