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青莲传说 » 第二十三章 准备炼器(上)

第二十三章 准备炼器(上)

    过了不久,族议结束,终于散会了。

    李祖安继续回他的庭院闭关,而李德广和李庆江则回到书房,徐卿早已准备好了点新茶水,等候多时。

    “爹,怎么样了?长青入选了吗?”徐卿迫不及待的问道,美眸中满是期待。

    “放心吧,我父亲亲自拍板决定的,更何况谁还没有点私心呢。”李德广白了李庆江一眼,笑眯眯的对着徐卿说道。

    李庆江苦笑了一下,解释道:“我就是怕你和爷爷推荐长青,这才反对的,我不想让人说咱们家的闲话。”

    李德广白眼一翻,毫不客气的训斥道:“闲话?这有什么好说的?他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去,我又不能把人家的嘴堵上,更何况有五个名额,长青只是占了其中一个,抛开血脉关系,长青基础扎实,若是在族内也肯定会被挑选为炼器师培养的。”

    徐卿点头说道:“就是,从长青会跑开始,他就每天都去找六叔,六叔每天都给他灌输了不少炼器知识,不过族内能同时培养五名炼器师吗?培养一名炼器师的花费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更别说同时培养五名炼器师了。”

    “当然不可能了,同时培养五名炼器师,可是会把家族的底都掏空的,我们只是先挑选出十位族人,选出五人培养一段时间,再然后进行考核,留下最优秀的两个人重点培养。”李德广解释道。

    徐卿顿时眉开眼笑,催促道:“既然长青入选了,庆江,你快写信给他,让他回来吧!”

    “可是...”李庆江畏畏缩缩,有些为难的说道。

    “可是什么?这是家族的决定,更何况谣言止于智者,我当族长这些年来,做事公允,一向公正,相信族人们顶多只是发几句牢骚。”李德广意味深长的说道。

    “父亲说的没有错,更何况长青还要参加考核呢,如果长青没有那个本事的话,迟早会被淘汰下来,如果长青能够成为炼器师,其他人也不会说闲话,你还是赶快把长青喊回来吧。”徐卿兴奋的接过话来。

    李庆江苦笑了一声,连声答应下来。

    “我立刻修书一封,让长青回来,劳烦父亲盖上族长的印信。”

    ...

    金田县,紫竹峰。

    夕阳西下,晚霞将天空烧的通红,给紫竹峰披上了一件黄灿灿的披风。

    李长青坐在石亭中,左手捧着《炼器纪要》,看的痴迷。

    现在他已经背熟了所有基础的炼器知识以及数百种一阶炼器材料的特征,只要有炼器炉、炼器材料和法器图纸,他就可以开始尝试炼器了。

    “四叔公,族内传讯。”李功成快步走了过来,手上拿着一张书信。

    信上只有一行字和一个印信“速回青莲山,父李庆江书”以及家族印信。

    “速回青莲山,族内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么匆忙?”

    李长青皱眉,脸上浮现出几丝疑惑。

    他才刚回到紫竹峰一个月,怎么这么快就把他调回去,这不是父亲的风格,更不是爷爷的作风。

    “功成,你确定是族内传讯?”李长青郑重的问道。

    “是的,族内使用的信鸽跟一般的信鸽并不一样,确实是族内的传讯。”

    得到李功成肯定的回答,李长青心中还稍稍有些欣喜。

    “你们好生看好紫竹峰,我要回青莲山一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解决不了,就族内传讯。”李长青叮嘱了一声,收起《炼器纪要》,嘴唇微动了几下,一团白色云团在脚下凭空浮现,将他一托而起,朝着高空飞去。

    李长青回到青莲山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径直往书房走去。

    此时,李德广在书房中处理族务,正在翻阅书册。

    “咦,爷爷,我回来了。”

    李德广放下手上的书册,跑到李长青的面前,激动的说道:“小孙孙,爷爷好想你啊!都是你父亲,你一回来他就喊你继续去紫竹峰,都不跟爷爷告个别,对了,小孙孙,你上次回来我都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你,你就走了,你怎么瘦了呀?”

    “爷爷,先别说这个,父亲叫我回来,到底干什么呀?居然还盖了家族印信!”李长青有些不知所措道。

    “是这么一回事儿,金晶矿脉总有挖空的一天,于是在前几天我召开了族议,经过我和族老们的商议,打算从族内挑选五名族人加以培养,这五名族人只是初步甄选,培养一段时间后,参加考核,留下最优秀的两个人作为炼器师培养,而你就是这五人的其中之一,你要努力学习,好好表现,争取成为一名炼器师,要给爷爷长脸,家族的未来在你们年轻一辈的身上,知道吗?”李德广突然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李长青顿时大喜,连声答应下来:“孙儿明白了,孙儿一定会努力的。”

    若能成为炼器师,他以后就不用为修炼资源发愁了,就算李德广不说,李长青也会努力的。

    “对了,你不要再去见你父亲了,不想让你看到他那张臭脸。”李德广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李长青说道。

    这个时候,李庆江走了进来,板着脸说道:“长青,你要珍视这次机会,这可是你曾祖父给你的机会,你要...”

    徐卿突然闯了进来,打断李庆江说道:“父亲,庆江,长青都准备吃饭吧,其他,以后再说吧,快到厨房吃饭,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来到厨房,李长青看到一大桌子菜,香气扑鼻,不由的咽了咽口水。

    五菜一汤,白扒通天翅,清炖鸡孚,干煸冬笋,酿茄子,麻辣子鸡,七星鱼丸汤。

    “就咱们四个人,怎么做了这么多菜,食物放久了,灵气也就会变淡的。”李庆江皱了皱眉头。

    “谁和你说的只有咱们四个人?我还叫了长鸣和长夏,他们平时可没少帮我,特别是长鸣,每年都帮我给长青送东西,我早就想请他吃顿便饭了,我已经通知他们了,相信他们很快就会过来了。”

    徐卿的话音刚落,李长鸣的声音就从外面传来:“三伯母,我和三妹来蹭饭了。”

    “长鸣,长夏,快进来,都是自家人,不要见外。”

    徐卿快步走了出去,将李长鸣和李长夏带了进来。

    “三伯母,你做了这么多好菜,这次可有口福了,我带了两颗灵兽蛋,蒸熟就可以吃了。”李长夏从袖子里取出两颗拳头大小的灵兽蛋。

    “三伯公,三伯,四弟,这是我自己酿的灵酒,是用一阶下品的白金玉米酿的,你们可不要嫌弃。”李长鸣取出一个精美的酒壶,放到了桌上。

    “都是一家人,过来吃饭吧,不用这么客气。”李德广开口道。

    “父亲说的对,你们这两个人呀,来就来了嘛,带什么东西,又不是外人。”徐卿用一种责备的语气附和道。

    “礼多人不怪嘛,三伯母,你做了这么多的好菜,我们可不好意思空着手来,二伯公,这我们的一点心意,请你们务必收下。”李长鸣笑嘻嘻的说道。

    “都过来吃吧,卿儿,你去把灵兽蛋做一下,再端上来。”李庆江热情的开口道。

    徐卿拿起两个灵兽蛋,满厨房走去,李长青连忙招呼堂兄和堂姐坐下。

    “长鸣,长夏,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动筷吧!”李德广和颜悦色的说道,拿起汤勺给李长鸣和李长夏下盛汤。

    李长鸣和李长夏连声称谢,喝了一口。

    “还是三伯母做的汤好喝,我可做不出这么好的味道。”李长夏甜甜一笑,称赞道。

    “你这丫头,嘴巴就跟抹了灵蜜似的,你擅长照顾灵兽,又做的一手好菜,谁娶了你,谁就有福了。”徐卿打趣道。

    她把灵兽蛋做好,端了过来,然后坐下。

    李长夏的脸颊飞起一抹红晕,低下脑袋喝汤。

    “对了,三伯,四弟怎么回来了?他不是坐镇金田县么?”李长鸣随口问道。

    “族内打算培养自己的炼器师了,长青被选中,回来学习炼器之术,毕竟从他会跑开始,六叔就给他灌输了炼器知识,希望他能努力学习,通过考核,成为炼器师吧。”徐卿微笑着解释道。

    李长夏听了这话,抬起头说道:“是啊!记得小时候,从道堂回来,我们都吃饭了,只有四弟每次都还要跑去找六叔公,六叔公也让他背诵一些炼器知识,也在四弟面前修补法器,从来没有一日间断,想必四弟学到了不少。”

    “是啊,六叔公可是个怪人,自我记事后,基本没有走出过他的屋子,只有四弟经常去找他,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李长鸣抿嘴一笑。

    李长青听到堂兄和堂姐的话,脸上憋红,开玩笑的解释道:“六叔公可不是个怪人,他每次都给我讲好多的故事,特别有趣,还跟我说了一些有关炼器的传说。”

    “诶,对了,我记得小时候三姐嘴馋想吃灵蜜,天还没亮就去百草园偷灵蜜吃,被灵尾马蜂遮得满头包,还有二哥半夜到百草园偷摘桃子,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好在我娘及时发现,后来一个月内,都看到二哥拄着拐杖呢。”

    说起往事,李长鸣和李长夏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聊了一下小时候的趣事,李长鸣和李长夏也没有那么拘束了,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有说有笑的,气氛融洽。

    李长青频繁夹起蛋花,放到嘴里,灵蛋花鲜嫩可口,满嘴留香,落肚之后,还有一小股灵气在腹部缓缓升起。

    “怎么样?四弟,我养的灵兽生产的灵兽蛋,口感好不好?”李长夏看到李长青频繁动筷,就随口问了一句。

    李长青应声称赞道:“这灵兽蛋口感极好,不愧是二姐养的灵兽生产的。”

    “对了,四弟,我在门前开垦了一小块灵田给我妹妹,她种植一些灵豆和灵草,拿来喂养灵兽,这些灵兽,我估计再养个十年,它就能进阶一阶上品,到时候它就会多下蛋,灵蛋内蕴含的灵气也会更多,对了,四弟,你可以在院中开垦一块灵田,种植一些一阶的灵谷和灵豆,拿来喂养金眼穿山甲,对它的进阶有帮助。”

    “金眼穿山甲?四弟,什么时候养了一只金眼穿山甲?记得上次我和大姐返市里看到有人在售卖金眼穿山甲,不过对方要一百三十多块灵石,我跟大姐拿出全身的灵石也凑不到一百块灵石。”

    李长夏眨了眨眼,好奇的问道。

    “前段时间,我路过一处山谷,里面有一只一阶中品的冰焰蟒,斩杀它后,侥幸在一处山洞内发现了一条一阶的灵脉,听世俗的族人说,那里经常出现寻宝鲮鲤,可能这只金眼穿山甲就是里面的王,意外找到灵脉,在灵脉之地做了窝,发现它后,我觉得它还蛮有趣的,我就把它收服了。”

    李长青将事情说了出来。

    “四弟,你已经认主了吗?”

    李长夏有些不死心,期待的望着李长青,问道。

    “认主了。”

    李长夏闻言,脸上不由的露出失望的神色。

    李庆江安慰道:“长夏,一只金眼穿山甲而已,改日我托你四伯买一只金眼穿山甲回来,你爹虽然不在了,可三伯会好好照顾你们的,你也快长大了,到时候我让你三伯母给你说一门好亲事,风风光光把你嫁出去。”

    听了这话,李长夏心里暖洋洋的,摇了摇,认真的说道:“三伯,谢谢你的好意,不用劳烦四伯买了,我自己攒钱买,我已经想好了,我不会外嫁的,爷爷年纪大了,我娘的身体就不好,我想和哥哥一起留在二老身边尽孝,我想和大姑一样,一辈子为家族效力。”

    “傻丫头,三伯会照顾好他们的,用不着你操心,大姐是为情所伤,这才留在家族效力的,你放心,你三伯母一定会替你说个好人家的,绝不会让你委屈,我在你爹坟前发过重视,一定照顾好你们,我李庆江说到做到。”

    李庆江说到这里,脸色再次严肃起来。

    徐卿点头说道:“是啊,长夏,你爹虽然不在了,你还有大伯,二伯,三伯和其他叔辈照顾,再不济还有你哥哥,我们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李长夏听了这些话,心里很是感动,没有在说什么。

    这时,李长夏取出一个黄色布袋,递给了李长青。

    黄色布袋的颜色很浅,在布袋上的隐隐有些花纹,显然不是普通的布袋。

    “不用了,三姐,我还用不上灵兽袋。”

    李长青摇了摇头,委婉的拒绝。

    “这只灵兽袋不过是中品法器,还是旧的,不值几个钱,你要是不要,就是瞧不起三姐。”

    李长夏板着脸说道。

    “三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哥哥送你的东西你就收下,我送你灵兽袋,你就不要,你还说不是这个意思。”李长夏佯怒道。

    李德广面容慈祥,缓缓开口道:“既然是你三姐送你的,你就收下吧,以后要是再抓到一只金眼穿山甲,别忘了送给你三姐,还有你其他的兄弟姐妹,弄到好东西,别忘了族人。”

    李长青答应一声,收下灵兽袋。

    小半个时辰后,这顿饭也吃完了,李长鸣和李长夏起身告辞离开,李长青亲自把堂兄和堂姐送出自家院子。

    “长青,你刚回来,好好休息,明天开始,爷爷会亲自教导你炼器知识。”

    李长青回到自己的住处,先把灵兽袋祭炼了,再给金眼穿山甲为了二十粒血米后,将金眼穿山甲收入灵兽袋中。

    第二天一大早,李长青用过早饭,便在李德广的监督下,学习炼器知识。

    李德广虽然没有系统的学过炼器,但他有丰富的阅历,而且身为族长,多多少少还是懂一些的,炼器理论知识还是很充实的。

    若是能成为家族培养的炼器师,自己就不用为修炼资源发愁,因此,李长青学得很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爷爷,李德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天后,李长青遵照爷爷的吩咐,一大早就来到了一座幽静的院子。

    院子里聚集了三男一女,为首的是一名面容较好,清颜淡装的中年女子。

    “大姑,四叔,六叔,三哥,早。”

    李长青看到四人,老实的打了一声招呼。

    四人按照辈分,分别是李庆梅、李庆灵、李庆汉、李长鸿。

    李庆梅今年四十九岁,比李庆江大三个月,早年为情所伤,终身不嫁,一直在为家族做事,炼气七层。

    李庆灵今年四十七岁,炼气六层,喜欢四处游历,见多识广。

    李庆汉今年四十四岁,炼气六层,在家族中负责对外探索,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提炼矿石。

    李长鸿今年二十岁,是李长青六叔公的独孙,已经出来做事三年了,前不久刚去金晶矿脉帮忙,但也调回来了。

    “长青,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不是被你爷爷派去金田县担任天师了吗?难道你就第五位候选人?”

    李庆梅点头,好奇的问道。

    听她说的话语,似乎并不知道李长青也入选了。

    “嗯,爷爷三天前把我调回来了,说是让我用心学习炼器之术。”

    “我们刚刚还在猜第五个人是谁呢!没想到是你,也是,在你小的时候,经常跑来找爷爷讲故事,爷爷也让你背熟炼器知识,你理应入学。”

    李长鸿微笑着说道。

    “现在族内的情况并不好过,怎么突然要培养炼器师,而且一下子就是五名,这样耗费多少修炼资源啊?”

    李庆灵皱眉道,眼中露出几分疑惑之色。

    “我相信三叔不会无的放矢,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李庆梅不以为然。

    “庆梅这番话说的好。”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骤然响起。

    话音刚落,一位六十多岁的红袍老者从院子里的房屋中走了出来。

    红袍老者须发皆白,下巴上蓄着一撮寸许长的山羊胡,面色红润。

    “六叔,一猜就知道是您老人家。”

    李庆梅平静的说道。

    红袍老者名为李德松,今年六十八岁,在“德”字辈中排行第六,早年被当作炼器师培养,遗憾的是耗费了大量的炼器材料,他虽然能炼制出法器,不过只能炼制出下品法器,而且成功率很低,家族财政困难,也就没有继续投入资源培养。

    数十年过去了,李德松也成为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原本应该含饴弄孙的他,被家族为以重任,教导后辈,争取培养出自己的炼器师,借此恢复祖上的荣光。

    李德松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当年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无法成为炼器师,浪费了家族大量的灵石,喜的是,家族依然相信他,把教导后辈这个担子交给了他,而且自己的独孙李长鸿还入了选。

    从他接到这个任务开始,又知道李长鸿入选,他就兴奋的睡不着觉,将以前学习炼器时留下的炼器心得全部找了出来,一页一页的翻看,好在教导后辈的时候,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节省一些灵石。

    家族一定要有自己的炼器师,如果没有,也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炼器师,恢复祖上荣光,这是李家所有族老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