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8,初来乍到,刚开始的田园生活很难

8,初来乍到,刚开始的田园生活很难

    8,初来乍到,刚开始的田园生活很难

    梁老板住的民宿是新房,三年前打造的,花了他不少心血,是中国庭院风格,有浓浓的中国风味。

    我对这个民宿很喜欢,一见钟情。我也按照他的模式租赁民宿。

    这附近的农舍很多,乡村农舍,一家一户都是土窑或石头砌的房,更多的是土坯墙和土木结构的房子,门洞两侧,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屋檐下吊着玉米串,窗户上,贴着红艳艳的剪纸窗花,很有香土味。门桩上,交叉风晾着束束选做种子的谷穗、糜穗子,给人新颖别致的韵味。牛棚、猪圈、鸡窝就搭在院墙的外边,院墙外就是自家种的地,这就是标准的农家形象。

    住房要满足吃喝拉撒睡的功能。我们从城里来,习惯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水电暖气齐全,抽水马桶,物业配套,在生活上除了一日三餐,基本上没有自己可操心的事情。

    可是在农村,这些基本的生活条件差的很远,新农村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过去好多了,水电能保证,水泥路也通到各个村子,甚至到了家门口。

    但是也存在许多脏乱差的问题,我3月底到这里来考察房子,这时令,窑沿垴畔、坡洼上,还矗立起一垛垛拱形轮廓的金色的干草堆,房前屋檐下堆着柴禾,我问这是干什么的?他们说这里没有通天然气,靠柴火做饭,靠火取暖。

    家家院子外有个水泥坑洞,上面盖着石板,从旁边走过的时候闻到一股恶臭,我掩着鼻子问这是什么脏东西,老百姓告诉我:农村过去是旱厕,现在好多了,家家铺了水管用上了自来水,这个水泥坑就是旱厕改装的水厕,大小便用水冲到这个坑里,村里有人定期收集到地里做肥料。

    梁老板还告诉我:过去农村冬季取暖烧土炕,现在土炕都拆了,家家用的是电褥子,但屋子里的空气是冷的,他租了房后进行了大量的改造,重新铺设了电路和水管,安装了电地暖,修建了厕所,铺了瓷砖,安装了抽水马桶,并改造了下水系统和化粪池,屋里铺了木板砖,墙壁也重新进行了粉刷和装修,买瓶装液化气做饭,安装过水热淋浴器洗澡。才具备了现在好的生活条件。至于植树养花绿化,那是锦上添花的事,以后可以慢慢去做。

    我在他的指导下,租了一处青砖民舍。

    3月底签订了租赁合同,4月中旬还没有来得及改造和收拾,我就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

    当天就体会到了农村环境的艰苦和不方便的生活条件。这个季节春暖花开,城里的气温适宜,是很舒服的。但是乡村的4月,晚上冷风习习,我半夜被冻醒了,屋里只有两床被子,但是都潮乎乎的,加在一起,也抵御不了冷风的侵袭,我冻得瑟瑟发抖,一夜未眠。

    早晨起来第1件事就是刷牙洗脸,打开水龙头竟然没水,我以为是水管子坏了,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异常。我打电话求助房东,他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忘了提醒你,村里不是24小时供水,一天分早中晚三次放水,你等到早上9点水就来了,建议你买个储水罐,平时多储点水,以备不时之需。

    这早晨起来不能马上刷牙洗脸,觉得浑身都不自在。这是我吐槽的第1件事情。

    没办法,我躺到床上静等水来,不知多久以及迷迷糊糊的睡了,等我补了个回笼觉醒来,虫鸣鸟叫不绝于耳,还能听到近处的狗叫声,乡村的早晨根本不具备赖床的条件,怪不得当地人都起得早。

    刷完牙洗完脸,简单的打扫了卫生,一边吃面包喝牛奶,一边研究附近的环境,考虑对这个屋子做点什么改造。

    第二件事就是买个储水罐来装上,我开车来到离这里最近的三官庙镇上,大约6公里的路程,但是街面上冷清清的,只有一个超市,剩下的就是理发,小卖铺等小商店,到两个小五金店,也买不到储水桶,只能先买两个小桶回来。

    因为交通不便,秀㱓这样的山沟沟里面,上百年来,修房建屋用的建筑材料,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是木板、泥巴和石头,就地取材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而且还很省钱。

    要想对房屋进行改造和修缮以及装修,无论是材料还是施工队以及装修公司,都只能从外地买,从外边请人,确实有不方便的地方。

    闲的没事,我得做点什么?看院子里有木柴,那我就劈柴吧。

    拿来一个比碗口粗的木头,我抡起斧头砍下去,愣是没劈到那个木头,竟然甩空了,我瞄准目标,重新开始,一下两下,自己的手掌却被磨得皮开肉绽,幸好车上有创可贴。

    放下柴火,我看墙跟前放着一辆手推车,这推车还是铁制的,但是轮胎没有气,也找不到打气筒,我推着车去拉土,准备种花,这车子虽然小,但是挺重的,空车推起来都有点费力,我推着他来到崖畔,用铁锨挖土,那土生硬生硬的,像混凝土一样挖不动。这时过来了一个老农,他看着我笨手笨脚的,好心的告诉我:这是生土,很硬的,这土不能种树和种草种花。我第一次知道的土还分生熟。我按照他的指点来到一块庄稼地取熟土,这次挖起来轻松多了,很快装了一车土,可是我却拉不动车子,没办法,把土倒掉,拉着空车回来。

    我叹息:我是农村出身,小时候什么农活没有干过,12岁的时候,我一个人架着车子往地里运肥料,15岁的时候我能扛动100斤的粮食袋子。进了城30多年,我竟然颓废的手无缚鸡之力,现在什么也干不了,成了一个废人。

    我一个人出门溜达,遇到一位老太太推着我刚才推的那种架子车,往地里运肥料,我过去帮她推一把,顺便问她多大了,老太太说她83岁了,我一听失声感叹道:哎呀,我的个妈呀,你好厉害,我还不到60岁,刚才推这样的车子去拉土,竟然拉不动,你83岁了还能干农活,比我厉害。

    老太太无奈的说道,农村人不都是这样吗?

    我说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我妈妈也是农村的,前年84岁走了。

    她说:一看你就是城里人,你不经常干活,突然参加劳动,肯定受不了。

    她知道我租了这里的房子,农村就是这样,虽然闭塞,但是村子小,大小事都是事,这里发生的一切事,婚丧嫁娶,盖房子,生娃娃,吵架拌嘴,都瞒不过村子里的人,何况是一个外来人到这里租房,村子里的人很快就知道了。

    她说:你才来到这里,喜欢上农村,好!好!农村要有农村的活法,你才刚刚开始,修房种地劈柴做饭,事还多着呢,会碰上各种事,慢慢来吧,慢慢干吧。老太太通透的人生观,让我豁然开朗,沮丧和一事无成的心情一下子没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只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行,你想做的事必须要做到最后,若是半途而废的话不会觉得很无聊吗?

    我回到房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和情绪,再看一遍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张颂文远离市区,搬到了远郊的农村平房,刚搬进来时,墙是塌的,屋里是泥地,可谓是陋室一间。比我现在的条件还差。张颂文便在门前栽了一大丛月季,在院子里种满核桃、香椿、树,树上挂着风铃,微风吹来时,悦耳动听。每逢闲暇,张颂文就给树剪枝,给花浇水,在琐碎的日常中,觅得无数趣味,把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我还从网上得知,有一位80后画家,叫张二冬。他租下一间终南山上的老宅,改造成质朴舒适的屋子和小院,为了改造成理想模样,张二冬花了好多功夫,先是拆牛棚,刷墙,挖地基里的石头,足足挖了一个星期。千辛万苦之后,老宅终于焕然一新,取名为“沐暄堂”。张二冬在院子里种菜,养鸡养鹅,充满生机,一点也不冷清。他说:“从翻地,到埋下种子、菜苗,到发芽,成活,到结果子,到结的果子吃不完,到一声鸟啼,一场雨,一个有虫鸣的夏夜,带给我的新鲜,和丰满,远远比我在哪些个城市跑了一圈更震撼。”尘世喧嚣,张二冬在小院子贴近自然,觅得一份安乐。

    我从梁老板那里学习经验,找来了他用的建筑施工队和装修公司,对房屋进行重新装修,配齐水电暖等设施,修建厕所,安装抽水马桶,并且在院子里搭建休闲区。

    我也没有闲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对我来说,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几乎每天都在劳作,小修小补,整理菜园,打理植物等等。

    刚开始装修的时候,我连工具都不会用。自己一步一步上网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买来了斧头,锯子,锤子等一系列工具,在小修小补中,我充当了木匠,泥水匠,花匠,老农等各种角色,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每天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很充实。当你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咬牙去完成,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路。

    这一天天的忙下来,从早到晚,累得腰酸背痛,这一年我的手上到处都是伤疤,都是使用锯子斧头锤子不慎造成的伤痕,也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的强大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