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12,归园田居是退休后最好的生活方式

12,归园田居是退休后最好的生活方式

    12,归园田居是退休后最好的生活方式

    退休后要接受这样一个过程:

    一是从职场到家庭,变成一个退休人;

    二是从领导变为退职人员,变成一个普通人;

    三是从繁忙到无事可干,变成一个闲人;

    四是从手握重权工作繁忙到卸甲归田,变成一个多余的人;

    五是从吃不完的饭局喝不完的酒局到在家里吃清茶淡饭,变成一个生活清淡的人;

    六是从过去花少量的钱或者不花钱能得到一切到自己掏腰包,变成一个捉襟见肘的人;

    七是从过去生龙活虎精力充沛到上了岁数腿脚迈不动,胳膊肘伸不直,变成了一个多病和弱势的人。

    八是从过去门庭若市到人走茶凉,甚至是人还没有走,茶就凉了,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地球离开了谁都照样转。

    退休后你会明白,你现在的一切都是浮云!必须要明白以下事实:

    1、一个人退休后就等于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就没有了原来的平台,没有了跟别人进行价值交换的条件!人生在世世态炎凉,没人在需要你!你就会发现曾经要好的同事和朋友很快就和你疏远了。有的人退休后发现自己没有朋友,原来的圈子把你抛弃了,新的圈子又融不进去。

    2.生活中亲戚都是用利益来维护的,更需要花钱去经营,当你退休之后很多跟你有利益往来而产生感情的亲戚,这时候从你身上得不到了想要的东西了,这些亲戚都会跟你变淡,直至最后无情的疏远。

    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朋友是这样其他感情也是这样,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是利益交换是互相利用!成年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4,特别是在单位当过领导的人,又与同事住在一栋楼,是最尴尬的,上下楼见了面,是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你主动打招呼,别人爱理不理怎么办?有时同事还会冷嘲热讽地奚落你,怎么对待?

    5,你在职场之后的生活状态仍然在精神上还在惦念着职场上的那个职场上留给你的那个角色,那么你的退休生活就会进入到无穷无尽的苦闷与无助之中。

    明白了以上事实和变化,就要与时俱进,顺势而动,转换角色,换一种活法,人生才能更精彩。

    一是离开原来的地方,是明智的选择

    古人退出工作岗位,离开朝堂后,卸甲归田,是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们在职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在这个单位给人一种固定的印象,是正直的,有能力的,伟大的,正确的……这个印象实际上是自己被隐藏起来的假装出来的印象,而真实的自我是被隐藏起来的,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面具生活了几十年。你人前光鲜靓丽,人后也是一地鸡毛。退休之后这种印象如果还继续在自己装扮着生活,是比较痛苦的。如果你可以离开你扮演的三四十年的角色的这个地方,换个地方和原来的自己,你会感觉到焕然一新,重新开始,无忧无虑,投入本色的生活,才能快快活活自自在在。

    在一个新的地方,你可以卸掉过去的包袱,抹去脸上的油彩,轻轻松松,,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你会在田园里,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拿着锄头种地,赤足坐在不板上,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吃饭……

    二,从喧闹趋于平淡寂静

    退休后,当你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全部变了样,你会无所适从,精神上失去原来的依托,时间上没有了固定的约束,你的价值,作为一件实用的物品,你可能就会失去了你自己心灵中应得的地位和价值。

    要学习古人王维从喧闹趋于平淡寂静。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尽管如此,王维觉得还有腾挪空间。每到一处景点还吟诗唱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生四季,季节如流,每个人都要经历风霜雨雪,风景的美丽,内心的潋滟,以及那些悲苦,在希望中,都化作了春日暖阳里的萌动。

    向内觉察,回归本源。

    《道德经》中有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人也是一样的,从清静中来,亦会回到清静中去。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旅程,不管是何风景,最终都会放下,归于寂静。

    三,从探险向田园过渡

    英国作家伯克把天下美景分为两类:一种是“野牛般”景致,波澜壮阔,奇葩险峻,危险神秘,富于人类的探险和挑战;人们向往青藏高原的景致,并被它深深吸引,是它有“野牛般”的特征:

    一种“耕牛般”景致,春天的杨柳,桃红杏白,江南的水乡、小桥、田园、柔美的远山淡水,正如有人形容说,江南水乡的美,是精致的美,巧妙的美,温柔的美,女人的美,只有下江南,才知道什么是温柔贤淑,细雨、青石、小巷、油纸伞;只有到了江南,才知道什么叫婀娜恬静,万般风韵,石桥、画舫、烟幕、团扇。

    现在有些人退休了以后,热衷于旅游探险等配活动,这也无可厚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种激情和能力最终是会消退的,而最基础的最本质的一劳永逸的还是归于田园。

    陶渊明曾作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在田园体验季节变换,穿透日常存在,人自身融入自然,乐在其中。

    四,退休了,归园田居

    退休了,心底总呼唤一个种满花草的小院子,能贴近大自然,让时光变慢,疗愈心灵,回归宁静。

    园子很是清净,草丛里隐着小路,房间多是宽敞的,摆设也不多,但是窗开得很大,一抬头就是远处的青山白云。

    有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大自然有静谧适然的天分,尽管世事繁杂,有了小院子,内心平静淡定,市井声响也会顿时消散。

    “素心一宅,云来卧,风来坐,花影上墙,闲书落墨香。”

    初夏,阳光明媚,气温适宜,适合研墨,翻书,发呆,透过窗看街巷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画几幅水墨画,听风拂院内一缸莲,像雨声,连宣纸都氤氲了莲花的清凉、雅致。翻几页书,正是花瓣纷飞时,读几页,香几页,意境都在画中,在诗行,在闲书的墨香里。

    “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不觉间,嫣然一笑,初夏,适合做一只猫,慵懒于雨后长檐,静听青苔落雨,等雨深寂,等花开败,等夕阳醉酒,踩一径桃花瓣,消失在芭蕉里,无关其他!

    五,心灵一米阳光

    给心灵一米阳光,让心情常沐于花香,不惧这世间无常,只愿余生笑的很坦荡,心情够舒畅,便是此生好风光。

    待到年华迟暮,过往岁月,人生向晚,义务已尽,一片云烟。沉淀人生旅途中至美的画卷,那些曾经让自己喜乐起伏的往事,终究化成嘴角的一抹微微上扬,迎接岁月的清欢,一身轻松,归园田居,纵情为自己活上一回。

    六,换种活法

    退休后,换种活法,回归田园,过最朴素,最朴实,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城市里的人,每天早上一睁开眼,想的是:今天星期几了,我要完成什么事情。而田园中生活的人,每天醒来时,更关注门前瓜田花树的长势,和一日三餐。

    陶渊明为了田园放弃了官场,张翰在西风起时便有了莼鲈之思,朱子伟在天命之年就有了回家建房的打算!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恬静,蓝蓝的天,远远的山,绿绿的地,最惬意的生活,莫过于沉醉山水间,回归大自然。玩累了,到贝壳山居,入住一方小院,冲一壶茶,淡去纷繁城市的喧闹,怡然自得,平实而精致,宁静自然,轻松,质朴,当我们累了老了,真正渴望的是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