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21,葡萄架下看闲书,听雨落花勤写作

21,葡萄架下看闲书,听雨落花勤写作

    21,葡萄架下看闲书,听雨落花勤写作

    宋代词人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一方小小的院子,落英扑帘,雨打芭蕉,花间独饮,月下沉吟,庭院承载了多少文人雅士之风流,藏满几许诗情画意。

    我喜欢古诗词,从这些诗词里了解了古人的清雅生活,这些清雅大多以田园生活有关,尤其是诗佛王维隐居着辋川,过着禅意的生活。在中国文人的,那精致的闲庭雅院,让多少人心生向往。

    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过上他们那样的生活。退休前,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养老,租居了乡村民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了一处美好的小院,过上了田园生活。

    我也一样,向古人学习,归园田居,在乡村民宿,有个小院,种花养草,精心打理,修竹一丛,遮荫树一方,紫藤和月季爬满了花架,还有其它的花草,有了绿色的幽致,春日吐新诗,夏光拨修竹,秋风听落木,冬雪压枝头。

    在这栖心养神的田园小院,隐去闹市里的喧嚣,回归到素雅清闲,在寂静中过日子。

    如今退休了,正像白居易所说:从前光阴属官家,而今光阴属自己。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生活,自由自在。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何让自己的余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那么干点什么呢?

    我看了很多养生的秘籍,说法很多,方式也很多,扯淡的也很多。但有一点是值得我称道的,中国的黄老去学和道教以及佛教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有婴幼儿的初心,即保持小时候的那种好奇心和一些兴趣,摒出杂念,减少欲望,才能超凡脱俗。

    人到中年,年华的褶皱里有许多沧桑,或许开始感慨,也开始回忆,心中思绪万千,但要学会沉淀,卸下过去背的名利包袱,放下过去,轻装上阵,从头开始,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兴趣爱好中,不计名利,不图物质,要将丰盈的精神揉捏进闲适的生活,在自然中陶冶情操,在寂静中修养身心,在读书中享受乐趣,在创作中感受清闲,这是我现在的人生信条。因此读书、写作、养花、锻炼,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在自然中陶冶情操,田园生活的本质就是融入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

    平时走在乡间小路,穿行在村舍院落,鸡鸣犬吠、花香果甜,心情格外开阔;闲来无事,在自家小院,植果木翠竹,养花种菜,遛狗撸猫,树上架有鸟窝,鸟儿翻飞,唧唧啾啾,画一般地美丽与祥和,自己就爱上这个环境了。

    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沏一壶茶,坐在窗边,捧一本自己喜爱的诗词书籍,思考时可以看着窗外的落花,这种生活真的令人向往。

    品茶: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

    读书:看的不是烟,而是自己的心境。

    听雨: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淡名,淡利,无争,无夺。

    赏花: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入幽美邈远的意境去。

    时间就在这静谧又安然中过去了,花开又花落,一念又一年,过去的遗憾已无法圆满,未来的日子,唯愿你心中无挂碍,自在又安然!

    在寂静中修养身心,只有学会了隐士的生活,顺从内心,恬淡和坦然,才能拥有自在的人生境界。

    唐·鸟窠禅师作《无题》: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红尘过往,路途迢迢,清风明月也好,烟雨迷蒙也罢,内心平静,一切风轻云淡,才能领悟。

    唐·王维作《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只有闲适的心,素淡的活,内心才能平静,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精神充盈,从容过活。

    在读书中享受乐趣,在创作中感受清闲,炎炎夏日,我在葡萄架下纳凉消暑,拿一本喜爱的书,坐在躺椅上轻轻摇,慢读细看。我的思想走进书里,与智者对话,与古人交流,突然发现文字的魅力,思想的光辉,智慧的传播,充实着心灵,读书让人远离恶俗,变得优雅而知性,沉寂在心里所有的心结瞬间就得到了释然,于尘世里盛放内心的安然。

    庭院,不独属于文人墨客,但是我自从过上了田园生活,在小院中的时光大部分是在写作中度过的。

    小院开阔,让我的想像飞扬;小院景美,能让我的思想并发出火花;小院沉静,能让我的思绪沉淀下来;小院安静而美好,心有所栖,旁无杂念,我文思泉涌;小院时光漫长,裁过云,剪过雨,轻风环响,文字如清风徐徐而来……

    枯燥乏味的单调蜗居生活和自由畅快的庭院生活真的有天壤之别。我不担忧,不寂寞,不孤独,不焦虑,更不必感叹光阴太瘦、岁月太薄,只是赞叹自然有它的风华,云很淡,风很轻,任星辰,浮浮沉沉。静坐岁月的屋檐,生命亦有它的静美。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拈一片时光风干的花瓣,一支素笔,一本好书,一砚淡墨,写下的每一笔,都自成烟火。